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内窥镜消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5695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辅助医疗设备或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内窥镜消毒装置。包括双层套筒、插入双层套筒中的单层导热筒、设于双层套筒以及单层导热筒之间的半导体制冷器;用于密封双层套筒的外端盖,用于密封单层导热筒的内端盖,以及设于双层套筒底部的电源;双层套筒包括底部连接封闭的导热内筒和隔热外筒;单层导热筒呈试管状,其内部围成内处理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消化内科临床用内窥镜消毒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携带,不需要额外的设备支持,便于院外急诊、入门诊断等治疗方式的展开,提高基层医疗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内窥镜消毒装置
本技术属于辅助医疗设备或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内窥镜消毒装置。
技术介绍
内窥镜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由可弯曲部分、光源及一组镜头组成。经人体的天然孔道,或者是经手术做的小切口进入人体内。使用时将内窥镜导入预检查的器官,可直接窥视有关部位的变化。由于内窥镜使用过程中会直接接触人体内部体液或者药液,因此无法避免的会沾染各类液态或者碎末状杂质或污染物等,因此在每次使用前后均需要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其一般清理措施包括术后床侧清洗,拔出内窥镜后在电源连接状态下直接进行清洗用纱布蘸上洗涤液或酶洗液擦拭插入部,拔下各送气送水按钮并放入洗涤液中,并使用专用清洗按钮反复送气送水等等步骤,通过利用清洗液冲洗以及擦拭的方式将内窥镜上粘附的污染物,包括病菌、残留液体等进行清理,但上述过程中由于需要使用专用的清理环境以及设备,对医疗单位的硬件要求较高,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配备有大型内窥设备的专业医疗单位会设置健全的清理消毒设施。在基层以及医疗环境较落后的区域,经常使用的是小型化简化的设备或者未配置完备的维护清理系统,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内窥镜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套筒(1)、插入双层套筒(1)中的单层导热筒(2)、设于双层套筒(1)以及单层导热筒(2)之间的半导体制冷器(4);用于密封双层套筒(1)的外端盖(10),用于密封单层导热筒(2)的内端盖(20),以及设于双层套筒(1)底部的电源(3);/n双层套筒(1)包括底部连接封闭的导热内筒(1a)和隔热外筒(1b),导热内筒(1a)和隔热外筒(1b)之间围成外处理腔(9a);导热内筒(1a)的顶部设有限位台(1c),限位台(1c)中间设有连接孔(1d);隔热外筒(1b)向下延伸形成电源腔(9b);电源(3)设于电源腔(9b)内;/n单层导热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内窥镜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套筒(1)、插入双层套筒(1)中的单层导热筒(2)、设于双层套筒(1)以及单层导热筒(2)之间的半导体制冷器(4);用于密封双层套筒(1)的外端盖(10),用于密封单层导热筒(2)的内端盖(20),以及设于双层套筒(1)底部的电源(3);
双层套筒(1)包括底部连接封闭的导热内筒(1a)和隔热外筒(1b),导热内筒(1a)和隔热外筒(1b)之间围成外处理腔(9a);导热内筒(1a)的顶部设有限位台(1c),限位台(1c)中间设有连接孔(1d);隔热外筒(1b)向下延伸形成电源腔(9b);电源(3)设于电源腔(9b)内;
单层导热筒(2)呈试管状,其内部围成内处理腔(9c),单层导热筒(2)的上端设有连接台(2a),连接台(2a)呈环形且外径与导热内筒(1a)的内径匹配,单层导热筒位于连接台(2a)上方的部分为设置有外螺纹的螺纹部(2b),单层导热筒(2)设于导热内筒(1a)内部,螺纹部(2b)从下方插入连接孔(1d)中;
单层导热筒(2)外径小于导热内筒(1a)内径,中间围成安装腔(9d),半导体制冷器(4)设于安装腔(9d)中,半导体制冷器(4)为圆筒状并套设在单层导热筒(2)外部,半导体制冷器(4)两侧导热板分别与单层导热筒(2)外壁和导热内筒(1a)内壁紧贴;
所述外端盖(10)呈环形,中间设有可与螺纹部(2b)配合的内螺纹,外端盖(10)的下方设有可伸入双层套筒(1)顶部开口中的密封部(10a);
所述内端盖(20)扣设在螺纹部(2b)上,内端盖的下端设有与螺纹部(2b)匹配的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春艳胡勇彭玲玲胡燕
申请(专利权)人:公安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