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按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567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振动按摩器,包括壳体、水平地固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双出轴电机、固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支撑架、以及至少两组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的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至少两组按摩头,以及连接于所述按摩头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铰接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按摩组件的一端通过偏心连杆与所述双出轴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由双出轴电机的输出轴经偏心连杆驱动按摩组件绕铰接点上下摆动,从而实现按摩组件的两侧按摩头交替敲打动作,敲打按摩力度大且不会摩擦皮肤,可刺激深层肌肉从而达到更好的按摩效果;由一个电机可同时带动至少四个按摩头进行交替敲击按摩,使得振动按摩器的结构紧凑、体积更小,但按摩力度大、按摩点多。

A vibration massa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振动按摩器
本技术涉及振动按摩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振动按摩器主要结构原理包括以下两种,一种是电磁式按摩器,主要由固定铁芯、可动铁芯、线圈、振动弹簧片和按摩头组成,固定铁芯上的线圈接通交流电时,即产生交变磁场,在磁场力和振动弹簧片的作用下,按摩头反复振动;这种按摩器产生的是敲击按摩效果,敲击力度由振动弹簧片的弹力决定,通常不会太大,该类按摩器通常采用单个按摩头结构。另一种电动机式按摩器则主要由电动机、弹簧轴、弹簧、偏心轮和按摩头组成,电动机通过弹簧轴带动偏心轮高速转动,偏心轮使按摩头产生振动;这种按摩器是由偏心轮甩动产生的震动效果,通常设置多个按摩头,这种按摩器力度虽然较大,但按摩头的振动方向为横向摆动,难以刺激到深层肌肉,且摆动式的按摩头长时间在一个位置使用时会因摩擦皮肤而造成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敲击力度大、且布局紧凑、按摩点多的振动按摩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振动按摩器,包括壳体、水平地固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双出轴电机、固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支撑架、以及至少两组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的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至少两组按摩头,以及连接于所述按摩头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铰接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按摩组件的一端通过偏心连杆与所述双出轴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进一步,所述支撑架沿轴向固定于所述双出轴电机的顶部,所述双出轴电机两端的所述输出轴上方均对应地设有所述按摩组件,而所述按摩组件呈水平设置,且所述按摩组件垂直且对称地铰接于所述支撑架上。进一步,所述按摩组件包括两组按摩头。进一步,对应所述双出轴电机两端的所述输出轴上方各设有两组所述按摩组件,位于同一端的两组所述按摩组件通过互为反向的两组所述偏心连杆分别与所述输出轴连接。进一步,所述按摩组件包括四个呈左右对称的所述按摩头。进一步,所述双出轴电机的底面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设有减震垫。进一步,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双出轴电机的两侧,而所述按摩组件呈水平设置且与所述双出轴电机的轴向平行。进一步,各所述按摩头内还设有发热组件。进一步,各所述按摩头与所述壳体内壁接触处还设有缓冲垫。进一步,所述壳体的两端具有握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双出轴电机的输出轴经偏心连杆驱动按摩组件绕铰接点上下摆动,从而实现按摩组件的两侧按摩头交替敲打动作,敲打按摩力度大且不会摩擦皮肤,可刺激深层肌肉从而达到更好的按摩效果;由一个电机可同时带动至少四个按摩头进行交替敲击按摩,使得振动按摩器的结构紧凑、体积更小,但按摩力度大、按摩点多。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按摩器第一种实施例的内部结构仰视示意图;图2为第一种实施例内部结构侧视示意图;图3为按摩器第二种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按摩器第三种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按摩器第四种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壳体;11、握柄;2、双出轴电机;21、输出轴;3、支撑架;4、按摩组件;41、按摩头;42、连接部;5、控制电路板;6、偏心连杆;61、偏心轮;62、连杆部;621、斜向杆;622、竖向杆;7、减震垫;8、缓冲垫。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至图5所示,一种振动按摩器,包括壳体1、水平地固设于所述壳体1内的双出轴电机2、固设于所述壳体1内的支撑架3、至少两组安装于所述支撑架3上的按摩组件4、以及控制电路板5,所述按摩组件4包括对称设置的至少两组按摩头41,以及连接于所述按摩头41之间的连接部42,所述连接部42铰接于所述支撑架3上,所述按摩组件4的一端通过偏心连杆6与所述双出轴电机2的输出轴21连接。所述壳体1可设置成上壳与下壳盖合结构;上壳内底面用于安装控制电路板5,而各所述按摩头41活动地嵌置在下壳底面。双出轴电机2锁固于上壳内底面。支撑架3则可直接固定于壳体1上,或是固定于双出轴电机2上,只要能保持稳定性即可;支撑架3形状不限,只需包括至少两个用于与所述按摩组件4铰接的支撑点。按摩组件4包括以铰接点对称的两组按摩头41,每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按摩头41。偏心连杆6包括可活动套设于所述输出轴21上的偏心轮61,以及由偏心轮61周壁延伸出的连杆部62,连杆部62通常包括与偏心轮61连接的斜向杆621及与按摩组件4连接的竖向杆622,而连杆部62与按摩组件4之间根据振动幅度可为刚性连接或铰接,刚性连接时,连杆部62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所述按摩组件4的连接部42与所述支撑架3之间为转动铰接,转动铰接具体结构可以有多种形式,均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工作时,双出轴电机2启动,两端的所述输出轴21转动,从而带动偏心连杆6的偏心轮61做偏心摆动,偏心轮61与输出轴21之间可通过轴承连接成可相对转动的结构,偏心轮61的偏心摆动带动连杆部62做上下跳动,跳动幅度与偏心轮61的半径差相关,连杆部62再推动按摩组件4的一端上下跳动,从而实现按摩组件4的两侧按摩头41绕铰接点交替敲打动作,敲打力由双出轴电机2的输出轴21刚性传导至按摩头41,使得敲打按摩力度大,而且敲打按摩不会摩擦皮肤,可刺激深层肌肉从而达到更好的按摩效果;由一个电机可同时带动至少四个按摩头41进行交替敲击按摩,使得振动按摩器的结构紧凑、体积更小,但按摩力度大、按摩点多。参考图1所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支撑架3沿轴向固定于所述双出轴电机2的顶部,所述双出轴电机2两端的所述输出轴21上方均对应地设有所述按摩组件4,而所述按摩组件4呈水平设置,且所述按摩组件4垂直且对称地铰接于所述支撑架3上。支撑架3直接固定于双出轴电机2上,可与电机保持同步振动,使得振动按摩器结构更稳定;按摩组件4对称设置且垂直于支撑架3,可保证各按摩头41在振动时力度的均匀一致。由于按摩组件4直接对应地设于输出轴21的上方,因此所需偏心连杆6的长度较短,结构更为紧凑。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按摩组件4包括两组按摩头41。参考图3所示,一种优选实施例,对应所述双出轴电机2两端的所述输出轴21上方各设有两组所述按摩组件4,位于同一端的两组所述按摩组件4通过互为反向的两组所述偏心连杆6分别与所述输出轴21连接。在所述双出轴电机2的每个输出轴21上装设两个甚至多个所述偏心连杆6,对应地,支撑架3上也铰接多组并列的按摩组件4,各按摩组件4分别由一所述偏心连杆6驱动,通常,相邻两组按摩组件4互为反向敲击时更为舒适,因此相邻的两组偏心连杆6也设置成互为反向。单侧所述输出轴21可驱动多个按摩组件4,使得按摩器可扩展出多个按摩头41,结构简单,扩展性好。参考图4所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按摩组件4包括四个呈左右对称的所述按摩头41。除了沿双出轴电机2的轴向扩展按摩组件4,还可通过扩展单个按摩组件4的按摩头41数量来增加按摩器的按摩点。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双出轴电机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振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水平地固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双出轴电机、固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支撑架、以及至少两组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的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至少两组按摩头,以及连接于所述按摩头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铰接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按摩组件的一端通过偏心连杆与所述双出轴电机的输出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水平地固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双出轴电机、固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支撑架、以及至少两组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的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至少两组按摩头,以及连接于所述按摩头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铰接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按摩组件的一端通过偏心连杆与所述双出轴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振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沿轴向固定于所述双出轴电机的顶部,所述双出轴电机两端的所述输出轴上方均对应地设有所述按摩组件,而所述按摩组件呈水平设置,且所述按摩组件垂直且对称地铰接于所述支撑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振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组件包括两组按摩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振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双出轴电机两端的所述输出轴上方各设有两组所述按摩组件,位于同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九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