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内科用新型刮痧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5673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刮痧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用新型刮痧板,所述刮痧板主体的前后表面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且刮痧板主体的内部由上而下依次开设有相通的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所述刮痧板主体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一收纳槽相通的注油口,所述第一收纳槽的内部还设置有调节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的结合使用,为使用者的手指提供了相应的支撑点,可以便于使用者手指进行施力,同时通过弧形面上的防滑凸起还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更加利于使用者进行刮痧,通过调节组件可以调节第一收纳槽内的滴油速度和滴油量,从而使刮痧板主体可以主动将刮痧油导入人的皮肤上,便于进行刮痧操作。

A new scraping board for internal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内科用新型刮痧板
本技术涉及刮痧板
,具体是一种中医内科用新型刮痧板。
技术介绍
刮痧板是刮痧的主要器具,刮痧板一般选择本色玄黄的砭石与天然水牛角做原料,通过刺激人体的相关经络、穴位,从而达到康健养生的效果,同时刮痧板也是中医内科的常用器械。但是现有的刮痧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表面光滑,使用者在握持时,手指的受力点难以查找,同时现有的刮痧板上虽然具有滴油功能,但是滴油速度和滴油量却难以把控,实用性不够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中医内科用新型刮痧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内科用新型刮痧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内科用新型刮痧板,包括刮痧板主体、一体成型在刮痧板主体两侧边的握持槽、一体成型在刮痧板主体下表面且相连的弧形凸起和弧形凹槽以及开设在刮痧板主体前表面边缘处的挂孔,所述刮痧板主体的前后表面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且刮痧板主体的内部由上而下依次开设有相通的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所述刮痧板主体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一收纳槽相通的注油口,所述弧形凸起的底部贯穿有与第二收纳槽相通的圆孔,所述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的连接处成型有弯折部,所述第一收纳槽的内部还设置有调节组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安装部、防滑凸起、按压块和弧形面,且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的内部构件相同,所述按压块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弧形面,且按压块的下表面一体连接有呈长方体状的安装部,所述弧形面上还固定粘接有呈半圆状的防滑凸起。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滑凸起为橡胶材质的构件,且防滑凸起数量为二十个,相邻所述防滑凸起之间为等间距分布。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块、螺纹杆、限位块和活塞,所述螺纹杆贯穿刮痧板主体的上表面并延伸至第一收纳槽的内部,且螺纹杆与刮痧板主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顶端一体连接有便于旋转其自身的固定块,且螺纹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呈圆柱体状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部还一体连接有呈圆台状的活塞。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块的直径小于第一收纳槽的直径,所述限位块和螺纹杆均为塑料材质的构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塞的上底直径小于弯折部的直径,且活塞的下底直径大于弯折部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的结合使用,为使用者的手指提供了相应的支撑点,可以便于使用者手指进行施力,同时通过弧形面上的防滑凸起还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更加利于使用者进行刮痧;2、通过调节组件可以调节第一收纳槽内的滴油速度和滴油量,从而使刮痧板主体可以主动将刮痧油导入人的皮肤上,便于进行刮痧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中医内科用新型刮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中医内科用新型刮痧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中医内科用新型刮痧板中第一支撑组件的和第二支撑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弧形凹槽;2、弧形凸起;3、第一支撑组件;4、握持槽;5、刮痧板主体;6、挂孔;7、调节组件;8、固定块;9、螺纹杆;10、限位块;11、活塞;12、圆孔;13、弯折部;14、第一收纳槽;15、安装部;16、防滑凸起;17、按压块;18、弧形面;19、第二支撑组件;20、注油口;21、第二收纳槽。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中医内科用新型刮痧板,包括刮痧板主体5、一体成型在刮痧板主体5两侧边的握持槽4、一体成型在刮痧板主体5下表面且相连的弧形凸起2和弧形凹槽1以及开设在刮痧板主体5前表面边缘处的挂孔6,刮痧板主体5的前后表面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组件3和第二支撑组件19,第一支撑组件3包括安装部15、防滑凸起16、按压块17和弧形面18,且第一支撑组件3和第二支撑组件19的内部构件相同,按压块17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弧形面18,且按压块17的下表面一体连接有呈长方体状的安装部15,弧形面18上还固定粘接有呈半圆状的防滑凸起16,防滑凸起16为橡胶材质的构件,且防滑凸起16数量为二十个,相邻防滑凸起16之间为等间距分布,通过第一支撑组件3和第二支撑组件19的结合使用,为使用者的手指提供了相应的支撑点,可以便于使用者手指进行施力,同时通过弧形面18上的防滑凸起16还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更加利于使用者进行刮痧。在图2中:刮痧板主体5的内部由上而下依次开设有相通的第一收纳槽14和第二收纳槽21,刮痧板主体5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一收纳槽14相通的注油口20,弧形凸起2的底部贯穿有与第二收纳槽21相通的圆孔12,第一收纳槽14和第二收纳槽21的连接处成型有弯折部13,第一收纳槽14的内部还设置有调节组件7,调节组件7包括固定块8、螺纹杆9、限位块10和活塞11,螺纹杆9贯穿刮痧板主体5的上表面并延伸至第一收纳槽14的内部,且螺纹杆9与刮痧板主体5通过螺纹连接,螺纹杆9的顶端一体连接有便于旋转其自身的固定块8,且螺纹杆9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呈圆柱体状的限位块10,限位块10的底部还一体连接有呈圆台状的活塞11,限位块10的直径小于第一收纳槽14的直径,限位块10和螺纹杆9均为塑料材质的构件,活塞11的上底直径小于弯折部13的直径,且活塞11的下底直径大于弯折部13的直径,通过调节组件7可以调节第一收纳槽14内的滴油速度和滴油量,从而使刮痧板主体5可以主动将刮痧油导入人的皮肤上,便于进行刮痧操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者先将拇指按压在弧形面18上,此时通过弧形面18上的防滑凸起16与使用者的拇指接触后可以增加相应的摩擦力,同时使用者再将其余手指放在第二支撑组件19上,由于第一支撑组件3和第二支撑组件19分别位于刮痧板主体5的前后表面上,所以通过第一支撑组件3和第二支撑组件19的结合使用,为使用者的手指提供了相应的支撑点,可以便于使用者手指进行施力,同时通过弧形面18上的防滑凸起16还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更加利于使用者进行刮痧,而后使用者将外部的刮痧油通过注油口20倒入,并通过外部的橡皮塞将注油口20密封,此时刮痧油通过注油口20进入第一收纳槽14内,并且向下流入至第二收纳槽21和圆孔12内,此时使用者可以顺时针转动固定块8,进而带动螺纹杆9顺时针转动,由于螺纹杆9与刮痧板主体5通过螺纹连接,所以此时可以带动限位块10和活塞11下移,由于活塞11与弯折部13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所以此时通过二者之间的刮痧油流速和流量都在减少,同理,使用者逆时针转动固定块8时,此时可以带动限位块10和活塞11上移,此时活塞11与弯折部13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此时通过二者之间的刮痧油流速和流量都在增加,所以通过调节组件7可以调节第一收纳槽14内的滴油速度和滴油量,从而使刮痧板主体5可以主动将刮痧油导入人的皮肤上,便于进行刮痧操作。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内科用新型刮痧板,包括刮痧板主体(5)、一体成型在刮痧板主体(5)两侧边的握持槽(4)、一体成型在刮痧板主体(5)下表面且相连的弧形凸起(2)和弧形凹槽(1)以及开设在刮痧板主体(5)前表面边缘处的挂孔(6),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痧板主体(5)的前后表面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组件(3)和第二支撑组件(19),且刮痧板主体(5)的内部由上而下依次开设有相通的第一收纳槽(14)和第二收纳槽(21),所述刮痧板主体(5)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一收纳槽(14)相通的注油口(20),所述弧形凸起(2)的底部贯穿有与第二收纳槽(21)相通的圆孔(12),所述第一收纳槽(14)和第二收纳槽(21)的连接处成型有弯折部(13),所述第一收纳槽(14)的内部还设置有调节组件(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内科用新型刮痧板,包括刮痧板主体(5)、一体成型在刮痧板主体(5)两侧边的握持槽(4)、一体成型在刮痧板主体(5)下表面且相连的弧形凸起(2)和弧形凹槽(1)以及开设在刮痧板主体(5)前表面边缘处的挂孔(6),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痧板主体(5)的前后表面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组件(3)和第二支撑组件(19),且刮痧板主体(5)的内部由上而下依次开设有相通的第一收纳槽(14)和第二收纳槽(21),所述刮痧板主体(5)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一收纳槽(14)相通的注油口(20),所述弧形凸起(2)的底部贯穿有与第二收纳槽(21)相通的圆孔(12),所述第一收纳槽(14)和第二收纳槽(21)的连接处成型有弯折部(13),所述第一收纳槽(14)的内部还设置有调节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新型刮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3)包括安装部(15)、防滑凸起(16)、按压块(17)和弧形面(18),且第一支撑组件(3)和第二支撑组件(19)的内部构件相同,所述按压块(17)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弧形面(18),且按压块(17)的下表面一体连接有呈长方体状的安装部(15),所述弧形面(18)上还固定粘接有呈半圆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蕾何远利吴雪梅薛华黄修华王冀昱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