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救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564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急救包。急救包本体包括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体;后面体与上下左右面体相接,右面体与前面体相接;左面体与前面体拉链连接;上、下面体与左右前面体贴合连接;后面体外侧设有两背带,上面体内侧设有多个放有药物的透明且带兜盖的第一兜袋,左面体内侧设有多个放有静脉输液穿刺用物的第二兜袋,右、前面体内侧设有多个放有气道保护用物的第三兜袋,后面体内侧上部设有多个放有手套、舌钳、吸球、止血钳、纱布的透明的第四兜袋和下部设有多条固有三叉接头、电筒、剪刀、体温计和叩诊锤的弹力固定带,下面体内侧设有多个放有自动血压计、胎心仪、耦合剂、听诊器和手握式脉搏血氧仪的储物袋;急救包本体内部放有至少一个呼吸气囊。

A first aid k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救包
本技术涉及医疗卫生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急救包。
技术介绍
传统的急救包一般都是包或者箱,其质地一般是全软质或者全硬质,采用多层设计或者层叠设计,收纳空间较小。其布局设置没有根据存放物品进行量身设计,布局没有按照抢救需求进行设置,这样导致使用者在放置物品时只能因原有布局去摆放,而不能按照临床需求,也就是说存在物品摆放不直观,放置物品时会出现堆积、空间闲置、物品散落、物品挤压变形、破损的现象,受已有布局限制导致抢救物品摆放不符合急救需求;急救包打开时物品不能全暴露在使用者视线内;当遇到侧翻或者倾倒时物品因为不能充分固定而会移位,药品更是容易移位和破碎,这样给后续工作造成很大困扰,例如药品消耗,花更多时间去整理,甚至造成再次应用时不能在规定位置取到物品。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救包,结构巧妙,收纳空间大,可平铺以将所有急救用品展现在使用者视线内,直观可见,非常方便拿取,提高急救效率,可避免物品堆积、挤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急救包,其中,包括呈六面体结构的急救包本体,所述急救包本体包括上面体、下面体、左面体、右面体、前面体和后面体;所述后面体的四侧分别与上面体、下面体、左面体和右面体相连接,右面体的右侧与前面体的左侧相连接;所述左面体的左侧与前面体的右侧拉链连接;所述上面体的内侧面分别与左面体、右面体、前面体的顶面贴合连接;所述下面体的内侧面分别与左面体、右面体、前面体的底面贴合连接;所述后面体的外侧面设有两背带,上面体的内侧面设有用于放置药物的多个透明且带兜盖的第一兜袋,左面体的内侧面设有用于放置静脉输液穿刺用物的多个第二兜袋,右面体和前面体的内侧面均设有用于放置气道保护用物的多个第三兜袋,后面体的内侧面上部分设有用于放置手套、舌钳、吸球、止血钳、纱布的多个透明的第四兜袋,后面体的内侧面下部分设有用于固定三叉接头、电筒、剪刀、体温计和叩诊锤的多条弹力固定带,下面体的内侧面设有多个用于放置自动血压计、胎心仪、耦合剂、听诊器和手握式脉搏血氧仪的储物袋;所述急救包本体的内部放有至少一个呼吸气囊。所述的急救包中,所述上面体、下面体、左面体、右面体、前面体和后面体的外侧面均设有由聚丙烯材料制成的表面层。所述的急救包中,所述上面体、下面体、左面体、右面体、前面体和后面体的内部均设有隔热层。所述的急救包中,所述隔热层是由聚氨酯泡沫塑料制成的。所述的急救包中,所述上面体的顶面设有吊带。所述的急救包中,所述左面体、右面体、前面体的顶面均设有第一魔术贴勾面,上面体的内侧面对应设有与第一魔术贴勾面贴合连接的第一魔术贴毛面。所述的急救包中,所述左面体、右面体、前面体的底面均设有第二魔术贴勾面,下面体的内侧面对应设有与第二魔术贴勾面贴合连接的第二魔术贴毛面。所述的急救包中,所述上面体的内侧面设有用于遮挡药物的遮光布,遮光布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上面体的内侧面,遮光布的另一端设有至少一条的弹性绳,所述弹性绳固定有一拉环,上面体的内侧面对应设有与拉环卡扣连接的钮扣。所述的急救包中,所述遮光布的底端部缝制连接于上面体的内侧面,弹性绳缝制连接于遮光布的顶端部。所述的急救包中,所述第一兜袋、第四兜袋采用透明乳胶制成。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急救包,结构巧妙,收纳空间大,可平铺以将所有急救用品展现在使用者视线内,直观可见,非常方便拿取,提高急救效率,可避免急救包内存放的药物、急救用具出现堆积、挤压。本技术公开的急救包设有六个面体,其中后面体分别与上下左右面体缝制连接,右面体和前面体相接,左面体和前面体以拉链方式连接,上面体和下面体通过魔术贴分别与前、左、右面体贴合连接,以连接成一个六面体,可防止雨水、灰尘从缝隙进入急救包内部。这样的设计,在打开急救包后便可进行平铺,使得急救包内的急救用品能够直观可见,方便使用者快速取用急救用品,提高急救效率。上面体设有用于放置药物的透明的带兜盖的开口朝向水平的第一兜袋,采用透明、兜盖设计,可供使用者直观清楚的查看药物种类,快速取用所需药物,缩短急救所用时间,而且可防止药物从第一兜袋轻易掉出来以导致需要该药物时翻找急救包,浪费时间。急救包采用第一兜袋、开口朝上的第二兜袋和第三兜袋及第四兜袋、弹力固定带和储物袋来放置、固定相关的药物、急救用具,避免药物、急救用具因急救包侧翻或倾倒时不能固定好而移位。下面体设有多个并排分布且开口朝向水平的储物袋,用于放置、固定自动血压计、胎心仪、耦合剂和手握式脉搏血氧仪,不仅有利于快速取用、固定好这些工具,而且还对它们加以保护,避免它们之间直接互相撞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急救包的结构展开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急救包的结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急救包的上面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急救包的下面体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急救包,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急救包,其中,包括呈六面体结构的急救包本体9,急救包本体9包括上面体1、下面体5、左面体3、右面体4、前面体6和后面体2;后面体2的四侧通过缝制方式分别与上面体1、下面体5、左面体3和右面体4相连接,右面体4的右侧与前面体6的左侧通过缝制相连接;左面体3的左侧与前面体6的右侧拉链连接,左面体3缝制有第一拉链带32,前面体缝制有带拉头的第二拉链带62,将第一拉链带和第二拉链带上的链牙咬合连接实现左面体和前面体的拉链连接;上面体1的内侧面分别与左面体3、右面体4、前面体6的顶面贴合连接;下面体5的内侧面分别与左面体3、右面体4、前面体6的底面贴合连接;后面体2的外侧面设有两背带92,上面体1的内侧面设有用于放置药物的多个透明且带兜盖12的第一兜袋11,左面体3的内侧面设有用于放置静脉输液穿刺用物的多个第二兜袋31,右面体4的内侧面设有用于放置气道保护用物的多个第三兜袋41,前面体6的内侧面设有用于放置气道保护用物的多个第三兜袋61,后面体2的内侧面上部分设有用于放置手套、舌钳、吸球、止血钳、纱布的多个透明的第四兜袋21,后面体2的内侧面下部分设有用于固定三叉接头、电筒、剪刀、体温计和叩诊锤的多条弹力固定带22,下面体5的内侧面设有多个用于放置自动血压计、胎心仪、耦合剂、听诊器和手握式脉搏血氧仪的储物袋51;急救包本体9的内部放有至少一个呼吸气囊(图中未示出)。该呼吸气囊包括成人、儿童和新生儿三种型号的呼吸气囊。急救包本体打开后可进行平铺,使得急救包内存放的所有急救用物直观可见,尽显在使用者视线内,方便取用,不需翻找急救包。如图1所示,第二兜袋、第三兜袋和第四兜袋的开口均朝上,在拿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急救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六面体结构的急救包本体,所述急救包本体包括上面体、下面体、左面体、右面体、前面体和后面体;所述后面体的四侧分别与上面体、下面体、左面体和右面体相连接,右面体的右侧与前面体的左侧相连接;所述左面体的左侧与前面体的右侧拉链连接;所述上面体的内侧面分别与左面体、右面体、前面体的顶面贴合连接;所述下面体的内侧面分别与左面体、右面体、前面体的底面贴合连接;所述后面体的外侧面设有两背带,上面体的内侧面设有用于放置药物的多个透明且带兜盖的第一兜袋,左面体的内侧面设有用于放置静脉输液穿刺用物的多个第二兜袋,右面体和前面体的内侧面均设有用于放置气道保护用物的多个第三兜袋,后面体的内侧面上部分设有用于放置手套、舌钳、吸球、止血钳、纱布的多个透明的第四兜袋,后面体的内侧面下部分设有用于固定三叉接头、电筒、剪刀、体温计和叩诊锤的多条弹力固定带,下面体的内侧面设有多个用于放置自动血压计、胎心仪、耦合剂、听诊器和手握式脉搏血氧仪的储物袋;所述急救包本体的内部放有至少一个呼吸气囊;/n所述上面体的内侧面设有用于遮挡药物的遮光布,遮光布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上面体的内侧面,遮光布的另一端设有至少一条的弹性绳,所述弹性绳固定有一拉环,上面体的内侧面对应设有与拉环卡扣连接的钮扣;/n所述遮光布的底端部缝制连接于上面体的内侧面,弹性绳缝制连接于遮光布的顶端部;/n所述上面体、下面体、左面体、右面体、前面体和后面体的外侧面均设有由聚丙烯材料制成的表面层;/n所述上面体、下面体、左面体、右面体、前面体和后面体的内部均设有隔热层;/n所述上面体的顶面设有吊带;/n所述第一兜袋、第四兜袋采用透明乳胶制成;/n所述左面体或右面体的外侧面设有用于安放可折叠式输液架的第二储物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救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六面体结构的急救包本体,所述急救包本体包括上面体、下面体、左面体、右面体、前面体和后面体;所述后面体的四侧分别与上面体、下面体、左面体和右面体相连接,右面体的右侧与前面体的左侧相连接;所述左面体的左侧与前面体的右侧拉链连接;所述上面体的内侧面分别与左面体、右面体、前面体的顶面贴合连接;所述下面体的内侧面分别与左面体、右面体、前面体的底面贴合连接;所述后面体的外侧面设有两背带,上面体的内侧面设有用于放置药物的多个透明且带兜盖的第一兜袋,左面体的内侧面设有用于放置静脉输液穿刺用物的多个第二兜袋,右面体和前面体的内侧面均设有用于放置气道保护用物的多个第三兜袋,后面体的内侧面上部分设有用于放置手套、舌钳、吸球、止血钳、纱布的多个透明的第四兜袋,后面体的内侧面下部分设有用于固定三叉接头、电筒、剪刀、体温计和叩诊锤的多条弹力固定带,下面体的内侧面设有多个用于放置自动血压计、胎心仪、耦合剂、听诊器和手握式脉搏血氧仪的储物袋;所述急救包本体的内部放有至少一个呼吸气囊;
所述上面体的内侧面设有用于遮挡药物的遮光布,遮光布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上面体的内侧面,遮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博冼敏霞彭敏捷陈彩俊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