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肋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5628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肋骨固定装置,包括本体、绑扎带、卡扣;本体为长方形的五层结构,在表层及底层之间设置内网层,边沿处设有U形气囊,表面上设有贯穿本体的引流窗;内网层为双层缓冲层中间包裹拉力层组成;绑扎带一端与本体固定连接,并在绑扎带表面设有刻度;卡扣安装在与绑扎带对称的本体一端。适应患者左侧或右侧肋骨的固定,能够减轻对患者皮肤的压迫,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可将引流管固定在固定带外侧,防止引流管受压迫、弯折,方便观察引流管中情况,防止引流管对患者皮肤造成压痕,防止引流管被牵拉;调整患者不同部位的受力大小,适应不同需要;固定带与患者的连接更加稳固。

An improved rib fix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肋骨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肋骨外固定
,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肋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肋骨骨折是常见的骨科疾病,在肋骨骨折的治疗中,常采用外固定的肋骨固定方法,肋骨骨折常伴随着气血胸、液胸等并发症,在治疗中需插入引流管将胸腔中的积液或积气引导出体外;目前对肋骨的治疗中使用固定带对肋骨骨折的外部进行固定及矫正,常会对患者皮肤造成勒伤,且固定稳定性差,在将引流管一同包裹固定时,容易将引流管压迫,并无法观察,影响引流效果,也会在患者皮肤上造成引流管的压痕,使患者不适;在对肋骨进行外固定时,固定带施加在肋骨外的力量一致,不能根据需要调整对不同部位施加的不同大小的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改进的肋骨固定装置,可以对不同的部位施加不同的力,并能将引流管固定在固定带外壁,防止引流管被压迫、弯折,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
技术实现思路
实现的:一种改进的肋骨固定装置,包括本体、绑扎带、卡扣;所述本体为长方形的五层结构,在表层及底层之间设置内网层,边沿处设有U形气囊,表面上设有贯穿本体的引流窗;所述内网层为双层缓冲层中间包裹拉力层组成;所述绑扎带一端与本体固定连接,并在绑扎带表面设有刻度;所述卡扣安装在与绑扎带对称的本体一端,并在卡扣两侧对称设有与一端本体连接的棉质衬垫,并在棉质衬垫相对的表面设有相配合的魔术贴。进一步的,所述U形气囊沿本体长边端设置,其中一条短边端为U形气囊开口端,且U形气囊对称设置在本体两端面。<br>进一步的,所述绑扎带设置在U形气囊开口端,绑扎带沿本体短边端对称设置四条,每条绑扎带两端面均设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进一步的,所述卡扣设置在本体两侧U形气囊的对称平面上并与所述绑扎带一一对应。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为高密度海绵。进一步的,所述拉力层为锦纶材质。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窗为圆形,并在本体两端面沿引流窗周向设有魔术贴的子贴和母贴,在脱离本体的魔术贴背面设有棉质衬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适应患者左侧或右侧肋骨的固定,能够减轻对患者皮肤的压迫,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可将引流管固定在固定带外侧,防止引流管受压迫、弯折,方便观察引流管中情况,也能防止引流管对患者皮肤造成压痕,防止引流管被牵拉;能够调整患者不同部位的受力大小,适应不同需要;固定带与患者的连接更加稳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改进的肋骨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改进的肋骨固定装置的本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改进的肋骨固定装置的本体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本体,101-表层,102-缓冲层,103-拉力层,104-底层,2-绑扎带,201-刻度,3-卡扣,4-U形气囊,5-引流窗,6-棉质衬垫,8-周向魔术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3所示,一种改进的肋骨固定装置,包括本体1、绑扎带2、卡扣3;所述本体1为长方形的五层结构,在表层101及底层104之间设置内网层,边沿处设有U形气囊4,表面上设有贯穿本体1的引流窗5;所述内网层为双层缓冲层102中间包裹拉力层103组成;所述绑扎带2一端与本体1固定连接,并在绑扎带2表面设有刻度201;所述卡扣3安装在与绑扎带2对称的本体1一端,并在卡扣3两侧对称设有与一端本体1连接的棉质衬垫6,并在棉质衬垫6相对的表面设有相配合的魔术贴。所述U形气囊4沿本体1长边端设置,其中一条短边端为U形气囊4开口端,且U形气囊4对称设置在本体1两端面。所述绑扎带2设置在U形气囊4开口端,绑扎带2沿本体1短边端对称设置四条,每条绑扎带2两端面均设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所述卡扣3设置在本体1两侧U形气囊4的对称平面上并与所述绑扎带2一一对应。所述缓冲层102为高密度海绵。所述拉力层103为锦纶材质。所述引流窗5为圆形,并在本体1两端面沿引流窗5周向设有周向魔术贴8的子贴和母贴,在脱离本体1的魔术贴背面设有棉质衬垫。为了更加清晰的描述本技术的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做以下描述:实施例本技术作为一种改进的肋骨固定装置使用时的具体应用为:使用时根据患者骨折所处位置在左侧还是右侧,将该固定带翻转调整与人体的接触面,使该固定带的表层变为底层,底层变为表层,使得在收紧绑扎带时绑扎带与卡扣配合连接处位于人体前腹部,防止患者休息时绑扎带与卡扣配合连接处对背部、腰部造成压痕,使患者不适;调整时将固定带上的引流窗正对引流管,将引流管从引流窗中穿出,使用引流窗周向的魔术贴将引流管固定在该肋骨固定带上,防止引流管被压迫、弯折,影响引流效果,也可防止引流管对患者皮肤造成压痕;将绑扎带对应穿过卡扣翻转使用绑扎带上的魔术贴预固定,通过该肋骨固定带本体上的充气口对U形气囊充气,以减轻对患者皮肤的压迫,充气完成后,再分别调整绑扎带的长度,根据绑扎带表面的刻度可直观的观察到绑扎带收紧的程度,通过调整不同绑扎带的收紧程度,带动拉力层收紧,使得拉力层在被绑扎带拉伸收紧过程中对肋骨收紧的力度不同,收紧的位置也不同,可实现对不同位置施加不同的收紧力;在该固定带中设有包裹拉力层的海绵层,可减轻对患者皮肤的压迫;在绑扎带与卡扣配合固定时,棉质衬垫能够贴合患者皮肤,防止绑扎带与卡扣的连接点压迫皮肤,相对的棉质衬垫通过魔术贴贴合并将防止绑扎带与卡扣的连接点盖合。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肋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绑扎带、卡扣;所述本体为长方形的五层结构,在表层及底层之间设置内网层,边沿处设有U形气囊,表面上设有贯穿本体的引流窗;所述内网层为双层缓冲层中间包裹拉力层组成;所述绑扎带一端与本体固定连接,并在绑扎带表面设有刻度;所述卡扣安装在与绑扎带对称的本体一端,并在卡扣两侧对称设有与一端本体连接的棉质衬垫,并在棉质衬垫相对的表面设有相配合的魔术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肋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绑扎带、卡扣;所述本体为长方形的五层结构,在表层及底层之间设置内网层,边沿处设有U形气囊,表面上设有贯穿本体的引流窗;所述内网层为双层缓冲层中间包裹拉力层组成;所述绑扎带一端与本体固定连接,并在绑扎带表面设有刻度;所述卡扣安装在与绑扎带对称的本体一端,并在卡扣两侧对称设有与一端本体连接的棉质衬垫,并在棉质衬垫相对的表面设有相配合的魔术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肋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气囊沿本体长边端设置,其中一条短边端为U形气囊开口端,且U形气囊对称设置在本体两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肋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丽莉李莉娟龙云霞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