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利权专利>正文

一种一次性使用医用导管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5590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医用导管针,其包括钢针组件、导管组件和胶套组件;导管组件卡接在胶套组件中,导管组件插设在钢针组件内;导管组件包括导管、延长管、输液接头和卡套;导管垂直插设在卡套中,导管一端通过延长管连接输液接头;卡套上端内侧还设置第一卡口;胶套组件包括锥状的管套,管套一端通过胶塞密封固定;管套另一端开设通孔,通孔外侧固定设置第二卡口;导管组件通过第一卡口卡合在胶套组件中的第二卡口实现固定。该一次性使用医用导管针,结构简单,通过钢管内设导管,提高其成功率;采用短钢针设计,更加人性化设计;采用半圆形针体,提高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减少皮肤受压,提高整体操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使用医用导管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施的
,尤其是一种一次性使用医用导管针。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医疗行业中,会常常使用到各种不同医疗设施;其中套管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使用的导管针存在以下缺陷:一、其柄部都为圆形,粘贴敷料固定后,受压后,舒适度较差,更有甚者会出现压疮现象;二、现有套管针无论是普通型、安全防刺伤型,都需要将钢针拔出,丟弃至锐器垃圾桶,此操作过程存在刺伤、划伤的风险,应用在传染病患者身上的套管针钢针可携带患者血液,属于高风险传染源,全国每年因穿刺针头刺伤导致被传染案例很多;三、现有套管针通过多年临床实践使用已经很成熟,广大医务同仁穿刺技术很娴熟,成功率已经很高,但,从临床工作当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穿刺可见回流血液,但是软管不能送进血管,最终导致穿刺失败,更有甚者出现血肿淤青,尤其是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长期化疗血管壁很硬者,以及血管很细很脆穿刺难度高的患者,造成患者身心的痛苦以及套管针耗材的浪费,同时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成功率还需通过新的设计继续提高;四、现有套管针因为需要足够长的软管送入血管,所以钢针也设计的很长,操作时候会给患者心理上带来压力、恐惧;五、现有套管针都采用钢针外包裹软套管的设计,仔细观察会发现,软管前段距离针尖斜面有几毫米的距离,而且针尖斜面也有几毫米的长度,因此在穿刺操作中,针尖斜面刺穿血管壁,看到回流血液并不代表软管已经进入血管,血管条件好的再进针少许可以将软管送进血管,血管条件不好的(很细,脆,滚动等)不容许再进针的,此时很大概率会出现“见回血而送不进软管”的现象,最终穿刺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医用导管针,结构简单,通过钢管内设导管,提高其成功率;采用短钢针设计,更加人性化设计;采用半圆形针体,提高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减少皮肤受压,提高整体操作的稳定性,便于广泛推广和使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使用医用导管针,包括钢针组件、导管组件和胶套组件;所述的导管组件卡接在胶套组件中,所述的导管组件插设在钢针组件内;所述的导管组件包括导管、延长管、输液接头和卡套;所述的导管垂直插设在卡套中,所述的导管一端通过延长管连接输液接头;所述的卡套上端内侧还设置第一卡口;所述的胶套组件包括锥状的管套,所述的管套一端通过胶塞密封固定;所述的管套另一端开设通孔,所述的通孔外侧固定设置第二卡口;所述的导管组件通过第一卡口卡合在胶套组件中的第二卡口实现固定。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钢针组件包括钢针和针柄;所述的钢针端部一侧通过针柄固定设置。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管套包括锥状部分和柱状部分;所述的锥状部分与柱状部分相连通,所述的锥状部分端部通过胶塞密封;所述的柱状部分一端沿圆周方向还设置卡槽内卡口。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通孔一侧位于管套上开设针柄槽口,所述的针柄槽口沿管套长度方向呈锥状结构,用于钢针组件的移动操作。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柱状部分截面为底部平面的圆柱形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一次性使用医用导管针,结构简单,通过钢管内设导管,提高其成功率;采用短钢针设计,更加人性化设计;采用半圆形针体,提高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减少皮肤受压,提高整体操作的稳定性,便于广泛推广和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钢针位于扎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钢针后撤到尾部针柄槽口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导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胶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钢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钢针组件插入状态的截面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钢针组件后退后的定位截面示意图。附图中的标号为:1、导管,2、延长管,3、输液接头,4、卡套,5、第一卡口,6、管套,7、胶塞,8、通孔,9、第二卡口,10、钢针,11、针柄,12、锥状部分,13、柱状部分,14、卡槽内卡口,15、针柄槽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见图1~7所示的是一种一次性使用医用导管针,包括钢针组件、导管组件和胶套组件;导管组件卡接在胶套组件中,导管组件插设在钢针组件内;导管组件包括导管1、延长管2、输液接头3和卡套4;导管1垂直插设在卡套4中,导管1一端通过延长管2连接输液接头3;卡套4上端内侧还设置第一卡口5;胶套组件包括锥状的管套6,管套6一端通过胶塞7密封固定;管套6另一端开设通孔8,通孔8外侧固定设置第二卡口9;导管组件通过第一卡口5卡合在胶套组件中的第二卡口9实现固定。其中,钢针组件包括钢针10和针柄11;钢针10端部一侧通过针柄11固定设置。管套6包括锥状部分12和柱状部分13;锥状部分12与柱状部分13相连通,锥状部分12端部通过胶塞7密封;柱状部分13一端沿圆周方向还设置卡槽内卡口14。通孔8一侧位于管套6上开设针柄槽口15,针柄槽口15沿管套6长度方向呈锥状结构,用于钢针组件的移动操作。柱状部分13截面为底部平面的圆柱形结构。该一次性使用医用导管针的使用原理如下:首先,当医务人员需要进行扎针采血或输液的时候;通过将钢针组件中的针柄11推动,使得钢针10在导管1上滑动,直到将其推动到将导管1前端全部包围后,手握针柄11进行扎针,当扎到位的时候,这时见到回流液向前推导管组件,将导管送入血管后采用第一卡口5和卡槽内卡口卡住;通过针柄11将钢针组件进行后撤,直到钢针组件中钢针10端部撤回到胶塞7中,同时针柄11卡死在针柄槽口15内,防止再次外力推送使得钢针外漏扎人现象发生;有效的利用导管1进行采血或输液的操作。本申请相对于传统导管针具有如下优点:1、钢针10内部设计可抽送的导管1,可以极大的提高成功率。2、钢针10卡死在针体内部,无需将针拔出,彻底的杜绝了针刺伤。3、短钢针更人性化。4、半圆柱型针体,皮肤接触面积更大更舒适,减少皮肤受压。5、结构简单,可靠性稳定性高。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使用医用导管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钢针组件、导管组件和胶套组件;所述的导管组件卡接在胶套组件中,所述的导管组件插设在钢针组件内;所述的导管组件包括导管、延长管、输液接头和卡套;所述的导管垂直插设在卡套中,所述的导管一端通过延长管连接输液接头;所述的卡套上端内侧还设置第一卡口;所述的胶套组件包括锥状的管套,所述的管套一端通过胶塞密封固定;所述的管套另一端开设通孔,所述的通孔外侧固定设置第二卡口;所述的导管组件通过第一卡口卡合在胶套组件中的第二卡口实现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使用医用导管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钢针组件、导管组件和胶套组件;所述的导管组件卡接在胶套组件中,所述的导管组件插设在钢针组件内;所述的导管组件包括导管、延长管、输液接头和卡套;所述的导管垂直插设在卡套中,所述的导管一端通过延长管连接输液接头;所述的卡套上端内侧还设置第一卡口;所述的胶套组件包括锥状的管套,所述的管套一端通过胶塞密封固定;所述的管套另一端开设通孔,所述的通孔外侧固定设置第二卡口;所述的导管组件通过第一卡口卡合在胶套组件中的第二卡口实现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使用医用导管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针组件包括钢针和针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利权
申请(专利权)人:赵利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