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科用X光片辅助拍片调节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5568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射科用X光片辅助拍片调节支撑装置,包括主板,所述主板的内部开设有主板槽,所述主板槽内套设有第二拍摄机支撑杆,所述第二拍摄机支撑杆远离主板槽的一端内部套设有第一拍摄机支撑杆,所述第一拍摄机支撑杆的外壁上中间外置处安装有拍摄机,所述主板的底部焊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内部套设有中间轴,且旋转块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大轮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旋转块结构,可供病人站立以及躺着拍片,解决了原有装置多为站立式固定的问题,避免了病人无法站立时而无法拍片,同时设置了套设在主板内部的拍摄机支撑杆结构,解决了原有拍摄机不方便跟随主板的位置调整而跟随拍摄的问题,避免了需要大幅度调整拍摄机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射科用X光片辅助拍片调节支撑装置
本技术属于放射科
,具体涉及一种放射科用X光片辅助拍片调节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在现代医院建设中,放射科是一个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的科室,临床各科许多疾病都须通过放射科设备检查达到明确诊断和辅助诊断。但是,目前市场现有的放射科用X光片辅助拍片调节支撑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现有装置多为站立式固定,当遇到特殊病人无法站立时而无法顺利拍片,同时拍摄机与支撑固定装置多为分开式结构,需要大幅度调整拍摄机的位置,不便于拍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射科用X光片辅助拍片调节支撑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无法根据病人的状态而选择合适的拍片方式,同时需要大幅度调整拍摄机的位置不便于拍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放射科用X光片辅助拍片调节支撑装置,包括主板,所述主板的内部开设有主板槽,所述主板槽内套设有第二拍摄机支撑杆,所述第二拍摄机支撑杆远离主板槽的一端内部套设有第一拍摄机支撑杆,所述第一拍摄机支撑杆的外壁上中间外置处安装有拍摄机,所述主板的底部焊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内部套设有中间轴,且旋转块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大轮齿,所述中间轴的外壁上位于旋转块的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小轮齿,且中间轴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把手杆,所述把手杆远离中间轴的一端外壁上套设有把手,所述中间轴靠近把手杆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二支柱圈,所述第二支柱圈的底部焊接有第二支柱,所述中间轴相对于第二支柱圈的一端外壁上套设有第一支柱圈,所述第一支柱圈的底部焊接有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底部安装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底轮。优选的,所述第一拍摄机支撑杆和第二拍摄机支撑杆均为圆柱体结构,且第一拍摄机支撑杆和第二拍摄机支撑杆呈U型结构。优选的,所述小轮齿和大轮齿均设置有二十个,且二十个小轮齿和二十个大轮齿均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小轮齿与大轮齿相啮合。优选的,所述底轮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底轮均匀分布在固定底板的底部。优选的,所述把手杆呈弯曲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均为圆柱体结构,且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分别位于旋转块的两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置了可以进行竖直方向翻转的旋转块结构,通过旋转块内部的齿轮以及中间轴上齿轮的啮合作用,在转动中间轴时可带动旋转块翻转旋转进而使得主板可以进行翻转,可以供病人站立进行拍片,也可以在病人不方便站立时水平放置供病人躺着进行拍片,解决了原有装置多为站立式固定的问题,避免了当遇到特殊病人无法站立时而无法顺利拍片。(2)本技术设置了套设在主板内部的拍摄机支撑杆结构,可以在主板内部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方便对病人的各个部位进行拍摄而无需病人变换姿势,同时将拍摄机固定在主板上,当主板处于竖直位置时,也可以通过主板槽调整拍摄机的位置进行全方位的拍摄,解决了原有拍摄机不方便跟随主板的位置调整而跟随拍摄的问题,避免了需要大幅度调整拍摄机的位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中:1-拍摄机、2-第一拍摄机支撑杆、3-第二拍摄机支撑杆、4-主板、5-主板槽、6-旋转块、7-第一支柱、8-固定底板、9-底轮、10-把手杆、11-把手、12-第二支柱、13-第二支柱圈、14-中间轴、15-第一支柱圈、16-小轮齿、17-大轮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放射科用X光片辅助拍片调节支撑装置,包括主板4,主板4的内部开设有主板槽5,主板槽5的内径略大于第二拍摄机支撑杆3的横面直径,可以便于第二拍摄机支撑杆3在主板槽5内部进行移动,主板槽5内套设有第二拍摄机支撑杆3,第二拍摄机支撑杆3远离主板槽5的一端内部套设有第一拍摄机支撑杆2,第一拍摄机支撑杆2的外壁上中间外置处安装有拍摄机1,主板4的底部焊接有旋转块6,旋转块6的内部套设有中间轴14,且旋转块6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大轮齿17,中间轴14的外壁上位于旋转块6的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小轮齿16,大齿轮17固定在旋转块6的内部,且大齿轮17与小齿轮16相啮合可以方便通过中间轴14的转动而带动旋转块6旋转,且中间轴14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把手杆10,把手杆10远离中间轴14的一端外壁上套设有把手11,中间轴14靠近把手杆10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二支柱圈13,第二支柱圈13的底部焊接有第二支柱12,中间轴14相对于第二支柱圈13的一端外壁上套设有第一支柱圈15,第一支柱圈15的底部焊接有第一支柱7,第一支柱7和第二支柱12的底部安装有固定底板8,固定底板8的设置可以增强整个装置的稳定性,防止病人躺在主板4上时不够稳固,固定底板8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底轮9。为了方便第二拍摄机支撑杆3在主板槽5内进行移动并且方便第一拍摄机支撑杆2与第二拍摄机支撑杆3进行连接固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拍摄机支撑杆2和第二拍摄机支撑杆3均为圆柱体结构,且第一拍摄机支撑杆2和第二拍摄机支撑杆3呈U型结构。为了方便通过转动中间轴14而带动旋转块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主板进行翻转,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小轮齿16和大轮齿17均设置有二十个,且二十个小轮齿16和二十个大轮齿17均呈环形阵列分布,小轮齿16与大轮齿17相啮合。为了方便对本装置进行移动并且保持装置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轮9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底轮9均匀分布在固定底板8的底部。为了方便通过旋转把手11而带动中间轴14进行转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把手杆10呈弯曲结构。为了利用第一支柱7和第二支柱12对主板4进行支撑作用并且维持装置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支柱7和第二支柱12均为圆柱体结构,且第一支柱7和第二支柱12分别位于旋转块6的两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首先通过底轮9轻松移动到合适位置,当需要使用站立状态的拍片方式时,将底轮9固定后旋转把手杆10一端的把手11,带动位于第一支柱7和第二支柱12上的第一支柱圈15和第二支柱圈13内的中间轴14进行旋转,中间轴外壁的小轮齿16转动后带动啮合的大轮齿17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旋转块6旋转,主板4便可调整至竖直位置,当病人站立在固定底板8上背靠在主板上后,便可通过移动第一拍摄机支撑杆2和第二拍摄机支撑杆3调整拍摄机1的位置进而对病人进行全方位的拍片,如若遇到无法站立拍摄的病人时,便可将主板4调整至水平位置,病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射科用X光片辅助拍片调节支撑装置,包括主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4)的内部开设有主板槽(5),所述主板槽(5)内套设有第二拍摄机支撑杆(3),所述第二拍摄机支撑杆(3)远离主板槽(5)的一端内部套设有第一拍摄机支撑杆(2),所述第一拍摄机支撑杆(2)的外壁上中间外置处安装有拍摄机(1),所述主板(4)的底部焊接有旋转块(6),所述旋转块(6)的内部套设有中间轴(14),且旋转块(6)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大轮齿(17),所述中间轴(14)的外壁上位于旋转块(6)的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小轮齿(16),且中间轴(14)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把手杆(10),所述把手杆(10)远离中间轴(14)的一端外壁上套设有把手(11),所述中间轴(14)靠近把手杆(10)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二支柱圈(13),所述第二支柱圈(13)的底部焊接有第二支柱(12),所述中间轴(14)相对于第二支柱圈(13)的一端外壁上套设有第一支柱圈(15),所述第一支柱圈(15)的底部焊接有第一支柱(7),所述第一支柱(7)和第二支柱(12)的底部安装有固定底板(8),所述固定底板(8)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底轮(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科用X光片辅助拍片调节支撑装置,包括主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4)的内部开设有主板槽(5),所述主板槽(5)内套设有第二拍摄机支撑杆(3),所述第二拍摄机支撑杆(3)远离主板槽(5)的一端内部套设有第一拍摄机支撑杆(2),所述第一拍摄机支撑杆(2)的外壁上中间外置处安装有拍摄机(1),所述主板(4)的底部焊接有旋转块(6),所述旋转块(6)的内部套设有中间轴(14),且旋转块(6)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大轮齿(17),所述中间轴(14)的外壁上位于旋转块(6)的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小轮齿(16),且中间轴(14)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把手杆(10),所述把手杆(10)远离中间轴(14)的一端外壁上套设有把手(11),所述中间轴(14)靠近把手杆(10)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二支柱圈(13),所述第二支柱圈(13)的底部焊接有第二支柱(12),所述中间轴(14)相对于第二支柱圈(13)的一端外壁上套设有第一支柱圈(15),所述第一支柱圈(15)的底部焊接有第一支柱(7),所述第一支柱(7)和第二支柱(12)的底部安装有固定底板(8),所述固定底板(8)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底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宁
申请(专利权)人:宁县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