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装配的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5530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05
本文公开了一种便于装配的锅具,包括锅体、支座、把手、螺杆和护套,所述锅体侧面设有支座,所述护套套装在支座外,所述把手端部插入所述护套内,所述螺杆贯穿所述把手并与所述支座固定连接,所述护套内侧设有向所述支座延伸的定位筋,所述支座对应所述定位筋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定位筋与所述第一定位槽配合以周向限位。本文涉及厨房器具领域,提供了一种便于装配的锅具,可解决安装过程中螺杆与支座难对准的问题,其限位了支座与护套,在安装过程中利于螺杆与支座上的连接口对齐,同时可防止护套在锅体上移动而导致护套口部划伤锅体外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装配的锅具
本文涉及厨房器具领域,尤指一种便于装配的锅具。
技术介绍
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厨房用具,每口锅都具有相应的把手供使用者握持。目前,一些把手与锅体之间通常使用支座固定,并在支座外周设置护套,把手与支座通过螺纹配合来固定。其中,支座与护套之间并无限位,容易导致安装过程中螺杆难对准,不好安装。而且在安装把手的过程中,护套没有固定,护套与支座有相对位移,并在锅体上移动导致护套口部划伤锅体外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装配的锅具,可解决安装过程中螺杆与支座难对准的问题,其限位了支座与护套,在安装过程中利于螺杆与支座上的连接口对齐,同时可防止护套在锅体上移动而导致护套口部划伤锅体外涂。为了达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装配的锅具,包括锅体、支座、把手、螺杆和护套,所述锅体侧面设有支座,所述护套套装在支座外,所述把手端部插入所述护套内,所述螺杆贯穿所述把手并与所述支座固定连接,所述护套内侧设有向所述支座延伸的定位筋,所述支座对应所述定位筋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定位筋与所述第一定位槽配合以周向限位。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护套设有周向均匀设置的多个定位筋,所述支座对应多个所述定位筋设有多个第一定位槽。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把手的端部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插入所述护套内,所述连接部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定位筋与所述第二定位槽配合。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支座包括与所述螺杆螺接的连接口,所述连接口的外周侧设有向所述护套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形成有所述第一定位槽。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支座还包括与锅体铆接、焊接或螺接的固定口。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支座经弯折以形成“C”形,所述支座的两端开设固定口,所述支座中间开设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内侧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螺杆的内螺纹。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定位筋沿所述护套的轴向延伸且贯穿所述护套。一种可能的设计,两个所述延伸部设置在所述连接口的相对两侧。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连接口设有用于连接所述螺杆的螺母。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定位筋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配合深度为3-1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锅具的有益效果如下:1.定位筋与第一定位槽配合,限位了支座与护套,在安装过程中利于螺杆与支座上的连接口对齐,方便装配。2.定位筋与第一定位槽限位支座与护套,避免安装过程中护套活动,可防止护套在锅体上移动而导致护套口部划伤锅体外涂。3.定位筋还与第二定位槽配合,限位了护套和把手,防止把手旋转,更加利于安装。4.连接口设有用于连接螺杆的螺母,螺母与支座采用焊接或者铆接,结合更牢固,螺牙部分不容易滑牙、损坏。5.支座与延伸部为一体件,方便安装和加工。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为实施例一的锅具截面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截面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的支座截面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一的支座与护套装配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一的支座俯视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一的把手及与之装配部件拆分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二的支座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三的支座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四的把手与锅体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1-锅体、2-锅盖、3-把手、4-螺杆、5-护套、6-支座、7-定位筋、8-第二定位槽、9-连接口、10-固定口、11-内螺纹、12-第一定位槽、13-延伸部、14-第一通孔、15-第二通孔、16-螺母、17-沉槽、18-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至图6的本技术的锅具的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6所示,该锅具包括锅体1、锅盖2、支座6、把手3、螺杆4和护套5,其中,锅盖2盖设在锅体1上,锅体1的侧面设有支座6,护套5套装在支座6外,而把手3的端部插入护套5内,同时,螺杆4贯穿把手3并与支座6固定连接,形成把手3和锅体1的连接。特别地,护套5的内侧设有向支座6延伸的定位筋7,支座6对应定位筋7设有第一定位槽12,该定位筋7与第一定位槽12配合以周向限位。由此,定位筋7与第一定位槽12限位了护套5,在安装过程中利于螺杆4与支座6上的连接口9对齐,方便装配。同时,也避免安装过程中护套5活动,可防止护套5在锅体1的表面移动而导致护套5的口部划伤锅体1外涂。具体地,如图1、图3和图6所示,上述支座6焊接在锅体1的外侧,其为金属板材弯折形成,其呈“C”形,该支座6的两端开设固定口10,用以与锅体1焊接,而支座6的中间开设连接口9,该连接口9内侧开设有用于连接螺杆4的内螺纹11。上述把手3设有贯通的第一通孔14,使得上述螺杆4穿过第一通孔14后,其一端的螺帽抵在把手3的一端,加工有螺纹的另一端可与连接口9内的内螺纹11配合,形成把手3与锅体1的连接。在安装时,需要先将支座6固定在锅体1上,随后将护套5套设在支座6外,并将把手3的一端插入护套内,最后操作人员需要将螺杆4贯穿把手3并与支座6连接,完成组装。在组装后,上述护套5的两端分别抵在锅体1和把手3上,在把手3长度方向形成了限位。而为了周向限位该护套5,如图4和图5所示,该护套5与支座6之间设有定位筋7和第一定位槽12,其中,上述支座6在连接口9的外周侧设有向护套5延伸的两个延伸部13,支座6和延伸部13为一体件,两个延伸部13设置在连接口9的相对两侧且背向延伸,而该延伸部13上形成有上述第一定位槽12;同时,护套5的内侧设有径向延伸的定位筋7,即向支座6延伸,该定位筋7的长度方向沿护套5的轴向布置且贯穿护套5;上述第一定位槽12的槽宽略大于定位筋7的宽度。由此,两个定位筋7分别插入第一定位槽12内,形成护套5的周向限位,使得护套5与支座6相对固定。另外,为了保证限位稳定,该定位筋7延伸至第一定位槽12的槽底,且与第一定位槽12的配合深度优选5mm。就把手3而言,如图2和图6所示,把手3的端部包括连接部18,在组装后,连接部18会插入护套5内,特别地,该连接部18设有避让上述定位筋7的第二定位槽8,在组装后,定位筋7可插入第二定位槽8内,周向限位了把手3,可防止把手3旋转,更加利于安装。综上可知,定位筋7可分别与第一定位槽12和第二定位槽8配合,限位护套5和把手3,可防止两者在安装过程中旋转,保护了锅体1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装配的锅具,包括锅体、支座、把手、螺杆和护套,所述锅体侧面设有支座,所述护套套装在支座外,所述把手端部插入所述护套内,所述螺杆贯穿所述把手并与所述支座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内侧设有向所述支座延伸的定位筋,所述支座对应所述定位筋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定位筋与所述第一定位槽配合以周向限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装配的锅具,包括锅体、支座、把手、螺杆和护套,所述锅体侧面设有支座,所述护套套装在支座外,所述把手端部插入所述护套内,所述螺杆贯穿所述把手并与所述支座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内侧设有向所述支座延伸的定位筋,所述支座对应所述定位筋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定位筋与所述第一定位槽配合以周向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装配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设有周向均匀设置的多个定位筋,所述支座对应多个所述定位筋设有多个第一定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装配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端部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插入所述护套内,所述连接部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定位筋与所述第二定位槽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装配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包括与所述螺杆螺接的连接口,所述连接口的外周侧设有向所述护套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形成有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张彬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