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折反向折叠伞架及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5315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两折反向折叠伞架,包含:中棒;上巢,固定于中棒的上端部;下巢,套接于中棒;上伞歧骨,铰接于上巢、且远离上巢的另一端铰接有一牵引件;反折伞骨,通过第一铰接点铰接于上伞歧骨;支撑骨,一端铰接于下巢、且远离下巢的一端铰接于上伞歧骨;以及下伞歧骨,一端铰接于下巢、且远离下巢的另一端铰接于一相对反折伞骨能够滑动的滑块;包含有通过下压机构,下压机构包含:滑动件,滑配于反折伞骨;施力杆,一端通过第二铰接点铰接于上伞歧骨、且另一端通过第三铰接点铰接于滑动件;第三铰接点配置于滑动件上且位于反折伞骨下侧、以在上伞歧骨向上铰接活动时能够向下拉动反折伞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两折反向折叠伞。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wo fold reverse folding umbrella stand and an umbrel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折反向折叠伞架及伞
本技术涉及伞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两折反向折叠伞架以及一种两折反向折叠伞。
技术介绍
伞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品,用以遮蔽阳光或是遮风挡雨,下雨时期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目前市场上的伞具,其伞布都以由上往下的方式收合,故收合完的伞布其接触雨水的伞面朝外,很容易沾湿人们的衣物;而且由于伞布以由上往下的方式收合,使用者欲进入室内或车内时,伞布的收合方向朝向外面,使得在收藏雨伞时会弄湿室内或车内,因此非常不便。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全自动开收伞中,该伞具有中棒1、设置在中棒1上的上巢2和下巢3,将伞撑开时,通过由下往上推动下巢3,使得铰接在下巢3上的支撑骨5推动铰接在上巢2上的上伞歧骨4向外展开,向外展开的上伞歧骨4会推动铰接在上伞歧骨4上的反折伞骨6伞骨展开,同时,铰接在下巢3上的下伞歧骨7向外展开。布置在反折伞骨6和上伞歧骨4上的伞布构成了朝外用于挡雨的伞面,布置在下伞歧骨7上的伞布构成了下伞面。将伞收合时,通过由上往下推动下巢3,使得支撑骨5拉动上伞歧骨4内缩,同时带动反折伞骨6铰接于上伞歧骨4的一端下移以使上伞面收合,使得收合伞后下伞面构成了外表面,从而达到收合后的伞不会弄湿室内或车内的目的。然而,在有的伞中,反折伞骨6是由刚性较小而韧性较大的材料构成的,在撑开伞时,反折伞骨6由于自身的弹性形变较大,在向外展开的过程中,其远离铰接于上伞歧骨4的一端在外伞布的拉力下无法向下活动,此时,在撑开伞后反折伞骨6是向上翘的,造成了使用者的不便。鉴于该问题,专利技术人提出了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是如何使反折伞骨在撑开伞时不会上翘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两折反向折叠伞架,包含:中棒;上巢,固定于所述中棒的上端部;下巢,套接于所述中棒;上伞歧骨,一端铰接于所述上巢、且远离所述上巢的另一端铰接有一牵引件;反折伞骨,一端通过第一铰接点铰接于所述上伞歧骨;支撑骨,一端铰接于所述下巢、且远离所述下巢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上伞歧骨;以及下伞歧骨,一端铰接于所述下巢、且远离所述下巢的另一端铰接于一相对所述反折伞骨能够滑动的滑块;还包含有通过下压机构,所述下压机构包含:滑动件,滑配于所述反折伞骨;及施力杆,一端通过第二铰接点铰接于所述上伞歧骨、且另一端通过第三铰接点铰接于所述滑动件;所述第三铰接点配置于所述滑动件上且位于所述反折伞骨下侧、以在所述上伞歧骨向上铰接活动时能够向下拉动反折伞骨。较佳地,所述滑动件具有一滑孔、以通过所述滑孔滑配于所述反折伞骨。较佳地,所述滑动件的两侧开设有分别用于铰接所述施力杆的第一铰接孔。较佳地,所述施力杆包含长杆部、位于长杆部一端上用于铰接所述滑动件的第一铰接部、以及长杆部上远离所述第一铰接部的另一端的第二铰接部。较佳地,较佳地,所述第一铰接部包含有两个分设于所述滑动件两侧的第一固定臂、以及开设在所述第一固定臂上的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二铰接部包含有两个分设于所述滑动件两侧的第二固定臂、以及开设在所述第二固定臂上的第三铰接孔。较佳地,所述上巢包含用于铰接上伞歧骨的固定部、以及配置于所述固定部上端的安装部。本技术另提供一种两折反向折叠伞,其包含上述任一所述的伞架、覆盖并紧固于上伞歧骨和反折伞骨上侧的外伞布、覆盖并紧固于下伞歧骨下侧的内伞布;其中,所述外伞布在开伞状态时完全覆盖所述内伞布。较佳地,包含有具有一挂孔的挂件,所述上巢包含用于铰接上伞歧骨的固定部、以及配置于所述固定部上端的安装部,所述挂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部。较佳地,所述安装部外周配置有一沿径向向外凸出的固定环,所述挂件下端开设有具有一内周有沿径向向外凹陷的固定槽的安装孔,所示固定环能够嵌入所述固定槽以固定所述挂件。较佳地,所述挂件由硅橡胶材料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本方案的两折反向折叠伞架通过配置有下压机构,通过下压机构使得在撑开伞的过程中,下压机构能够为反折伞骨提供一向下的拉力,使得反折伞骨具有向下的活动趋势,从而达到解决在撑开伞后反折伞骨会上翘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绘示了现有技术中的伞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绘示了本技术的两折反向折叠伞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绘示了图2中P处下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绘示了本技术的施力杆与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绘示了本技术的两折反向折叠伞架安装有挂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1、中棒;2、上巢;21、安装部;22、固定环;3、下巢;4、上伞歧骨;41、第一铰接点;42、第二铰接点;5、支撑骨;6、反折伞骨;61、滑块;7、下伞歧骨;8、下压机构;81、施力杆;811、长杆部;812、第一固定臂;813、第二铰接孔;814、第二固定臂;815、第三铰接孔;82、滑动件;821、第一铰接孔;83、滑孔;84、第三铰接点;9、挂件;91、挂孔;92、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上端”、“下端”、“上段”、“下段”、“上侧”、“下侧”、“中间”、“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现结合图1至图3对本申请的方案的结构以及功能进行详细的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两折反向折叠伞架,其包含中棒1、上巢2、下巢3、上伞歧骨4、下伞歧骨7、反折伞骨6、支撑骨5以及下压机构8。上巢2固定于所述中棒1的上端部,下巢3以相对所述中棒1能够活动的方式套接于所述中棒1,上伞歧骨4一端铰接于所述上巢2、且远离所述上巢2的另一端铰接有一牵引件,反折伞骨6一端通过第一铰接点41铰接于所述上伞歧骨4,支撑骨5一端铰接于所述下巢3、且远离所述下巢3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上伞歧骨4,下伞歧骨7一端铰接于所述下巢3、且远离所述下巢3的另一端铰接于一相对所述反折伞骨6能够滑动的滑块61。在撑开伞和收合伞的过程中,滑块61相对反折伞骨6滑动。可理解的是,本技术中,两折反向折叠伞架包含沿周向间隔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折反向折叠伞架,包含:/n中棒;/n上巢,固定于所述中棒的上端部;/n下巢,套接于所述中棒;/n上伞歧骨,一端铰接于所述上巢、且远离所述上巢的另一端铰接有一牵引件;/n反折伞骨,一端通过第一铰接点铰接于所述上伞歧骨;/n支撑骨,一端铰接于所述下巢、且远离所述下巢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上伞歧骨;以及/n下伞歧骨,一端铰接于所述下巢、且远离所述下巢的另一端铰接于一相对所述反折伞骨能够滑动的滑块;/n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通过下压机构,所述下压机构包含:/n滑动件,滑配于所述反折伞骨;及/n施力杆,一端通过第二铰接点铰接于所述上伞歧骨、且另一端通过第三铰接点铰接于所述滑动件;/n所述第三铰接点配置于所述滑动件上且位于所述反折伞骨下侧、以在所述上伞歧骨向上铰接活动时能够向下拉动反折伞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折反向折叠伞架,包含:
中棒;
上巢,固定于所述中棒的上端部;
下巢,套接于所述中棒;
上伞歧骨,一端铰接于所述上巢、且远离所述上巢的另一端铰接有一牵引件;
反折伞骨,一端通过第一铰接点铰接于所述上伞歧骨;
支撑骨,一端铰接于所述下巢、且远离所述下巢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上伞歧骨;以及
下伞歧骨,一端铰接于所述下巢、且远离所述下巢的另一端铰接于一相对所述反折伞骨能够滑动的滑块;
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通过下压机构,所述下压机构包含:
滑动件,滑配于所述反折伞骨;及
施力杆,一端通过第二铰接点铰接于所述上伞歧骨、且另一端通过第三铰接点铰接于所述滑动件;
所述第三铰接点配置于所述滑动件上且位于所述反折伞骨下侧、以在所述上伞歧骨向上铰接活动时能够向下拉动反折伞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折反向折叠伞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具有一滑孔、以通过所述滑孔滑配于所述反折伞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折反向折叠伞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的两侧开设有分别用于铰接所述施力杆的第一铰接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折反向折叠伞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杆包含长杆部、位于长杆部一端上用于铰接所述滑动件的第一铰接部、以及长杆部上远离所述第一铰接部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朝展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新鸿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