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移支路振荡电流可控的多断口直流开关设备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开关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转移支路振荡电流可控的多断口直流开关设备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电力生产、传输、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柔性直流系统已成为电力系统重要的发展方向,而直流断路器在柔性直流系统的输电领域和配电领域中承担着关键作用。直流断路器的拓扑方案较多但可靠性有待进一步验证。目前用电容器进行电流转移的直流断路器拓扑结构存在振荡电流不可控的问题。如果采用可控电子元器件对振荡电流进行双向控制,将导致输电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用电容器进行电流转移的直流断路器拓扑结构振荡电流无法控制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移支路振荡电流可控的多断口直流开关设备及控制方法,可应用于高压、中压和低压领域,具备经济性好、通用度高和快速开断振荡电流的优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移支路振荡电流可控的多断口直流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支路、可控型开关模块,转移支路、耗能支路、第一侧开关和第二侧开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移支路振荡电流可控的多断口直流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支路、可控型开关模块,转移支路、耗能支路、第一侧开关(6)和第二侧开关(7);/n所述主控支路包括第一至第n个机械开关,依次串联在在电力系统的输配电回路中;n≥1;/n所述可控型开关模块包括第一至m个可控型开关模块,每一个可控型开关模块可以和任意单个或相邻的多个机械开关构成并联关系,且共有k个机械开关与之构成并联关系;0<m≤k≤n;/n所述转移支路通过与第一至第a个机械开关的串联结构并联,k≤a≤n;/n所述耗能支路两端分别在第一侧开关(6)和第二侧开关(7)的控制下,连接至第一至第n个机械开关的串联结构的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移支路振荡电流可控的多断口直流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支路、可控型开关模块,转移支路、耗能支路、第一侧开关(6)和第二侧开关(7);
所述主控支路包括第一至第n个机械开关,依次串联在在电力系统的输配电回路中;n≥1;
所述可控型开关模块包括第一至m个可控型开关模块,每一个可控型开关模块可以和任意单个或相邻的多个机械开关构成并联关系,且共有k个机械开关与之构成并联关系;0<m≤k≤n;
所述转移支路通过与第一至第a个机械开关的串联结构并联,k≤a≤n;
所述耗能支路两端分别在第一侧开关(6)和第二侧开关(7)的控制下,连接至第一至第n个机械开关的串联结构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支路振荡电流可控的多断口直流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支路包括串联的储能模块(3)和储能辅助模块(4);储能模块(3)为电容或者包括:电阻器、放电控制开关和电容元件,电阻器与放电控制开关串联后与电容元件并联;所述储能辅助模块(4)为限流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移支路振荡电流可控的多断口直流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支路为避雷器(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移支路振荡电流可控的多断口直流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支路通过第一侧开关(6)控制并联至第一至第a个机械开关的串联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移支路振荡电流可控的多断口直流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型开关模块包括双向可控型开关及与其并联的避雷器;双向可控型开关为二极管、IGBT、IECT或GTO组成的桥式结构或反向串联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移支路振荡电流可控的多断口直流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开关(6)和第二侧开关(7)为具备绝缘和隔离能力的机械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钊,张杰,纪江辉,张玉婵,姜亚军,白维正,张文凯,李俊豪,王金雷,
申请(专利权)人: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