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光面板、调光玻璃及装置、光透过率调节系统
本申请涉及显示
、调光玻璃
,尤其涉及一种调光面板、调光玻璃及装置、光透过率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基于电致变色技术实现的调光面板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并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和交通工具中。传统的调光面板只具备单独的调光功能,即调光面板只过滤可见光区的光线,对红外光区的光线不具有过滤的作用。为了实现调光面板对红外光线的过滤作用,会在传统的调光面板上涂覆Low-E膜层,Low-E膜层是由多层金属或其它化合物组成的膜系产品,其对可见光具有高透过率及对红外光具有高反射率的特性,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然而,Low-E膜层对红外光线的过滤作用(即反射率)是固定的,例如涂覆有Low-E膜层的调光面板在夏天会过滤红外光线,在冬天也会过滤红外光线,涂覆有Low-E膜层的调光面板的滤红外光线的功能不可调节,导致调光面板在夏天和冬天的隔热效果是相同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调光面板,包括:红外调光结构;所述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光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调光结构;所述红外调光结构包括:/n第一衬底;/n第一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上;/n第二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n第一电解质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一电解质层用于在向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施加电压后,释放带电离子;/n电致调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所述电致调光层用于在向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施加电压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对红外光进行反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光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调光结构;所述红外调光结构包括:
第一衬底;
第一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上;
第二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
第一电解质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一电解质层用于在向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施加电压后,释放带电离子;
电致调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所述电致调光层用于在向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施加电压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对红外光进行反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调光结构还包括第一离子储存层,与所述第一电解质层靠近或远离所述电致调光层的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离子储存层用于存储所述带电离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调光层包括多个电致调光图案和多个第一挡墙,所述第一挡墙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电致调光图案之间;所述第一电极层或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图案;
其中,一个所述电致调光图案与一个所述第一电极图案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面板还包括:可见光调光结构,所述可见光调光结构包括:
第二衬底;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极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
第三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二衬底上;
第四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三电极层远离所述第二衬底的一侧;
第二电解质层,设置于所述第三电极层和所述第四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二电解质层用于在向所述第三电极层和所述第四电极层施加电压后,释放带电离子;
第一电致变色层,设置于所述第三电极层和所述第四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用于在向所述第三电极层和所述第四电极层施加电压后,在透明状态和显色状态之间发生可逆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调光结构还包括:
第二电致变色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解质层远离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一侧的表面,分别向所述第三电极层和所述第四电极层施加电压后,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在透明状态和显色状态之间发生可逆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调光结构还包括:
第二离子储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和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之间;所述第二离子储存层用于存储所述带电离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光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包括多个第一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娟,于静,张思凯,王春雷,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