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5013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包含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后端;导光板,设置于所述背板上;光源,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侧方;印刷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光源上,所述光源电连接至所述印刷电路板;导热片,包括连接部和延伸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背向所述光源的一侧并与所述印刷电路板连接,所述延伸部自连接部向外侧延伸并至少贴合至所述背板外侧的侧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能够通过所述导热片将所述光源和所述印刷电路板产生的热量传导到背板外侧以实现散热,这样既能具备稳定的光源品味,亮度性能,组装便捷性;同时也获得良好的散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为了显示图像,目前液晶显示装置(LCD)内部通常采用包括光源的背光模组(BackLightUnit),而上述背光模组的光源主要使用外部电极型荧光灯(EEFL)、冷阴极管荧光灯(CCFL)或发光二级管(LED)等。背光模组依照光源入射位置的不同分成侧入式背光模组与直下式背光模组两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是将发光光源设置在液晶面板后方,直接形成面光源提供给液晶面板。而侧入式背光模组是将背光源LED灯条(Lightbar)设于液晶面板侧后方的背板边缘处,LED灯条发出的光线从导光板(LightGuidePlate,LGP)一侧的入光面进入导光板,经反射和扩散后从导光板出光面射出,再经由光学膜片组,以形成面光源提供给液晶面板。最近随着LED背光源的应用领域的扩大,显示装置中LED散热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特别是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全面屏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装置朝着窄边框和高亮等方向发展,侧入式的背光模组中,如果要实现更窄的下边框,则要求下框处的LED的数量比常规数量更多,以便LED进行更密集的排布,从而减轻hotspot等光学不良现象,同时要求LED的支架外形比常规外形更小,以便占用更少的下边框空间,进一步实现更大的LED排布密度,这进一步要求在设计LED背光源时对LED的散热体系进行改善。侧入式背光模组有灯条正组和灯条反组两种结构,请参阅图1、图2所示,背光模组101的灯条正组结构是将设有灯条光源4的印刷电路板6(PCB)置于遮光胶背后并通过双面胶7与遮光胶9连接;背光模组102的灯条反组结构则是将设有灯条光源4的印刷电路板6(PCB)通过双面胶7连接在背板2内侧。灯条正组结构相对于灯条反组结构,具有亮度更高,组装更便捷,光学品味稳定等优点,灯条反组结构则具备更好的散热性能等优点。现有技术中已经有提出在安装有光源的背板上形成散热薄膜进而解决背光模组中LED工作带来的散热问题(参见专利文献1),但是该技术方案仍然是基于灯条反组结构进行的改进,而正组结构中由于LED光源和背板需要预留一定的间隙,这是因为LED光源的外形厚度存在外形公差,同时LED光源焊锡时焊锡高度也存在公差波动,为了避免组装灯条时LED光源受挤压而损坏,一般会预留0.05mm以上的间隙,图1所示为灯条正组结构的背光模组101,印刷电路板6是直接通过双面胶7与遮光胶9连接,而与背板2则是保留有一定的间隙,由于遮光胶9的散热导热效果远远没有背板2导热效果理想,可见灯条正组结构中的LED光源无法直接与贴有散热薄膜的背板直接接触,使得LED光源产生的热量无法通过传导到背板实现散热。参考文献:专利文献1:CN103336388A。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具有良好散热结构的背光模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后端;导光板,设置于所述背板上;光源,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侧方;印刷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光源上,所述光源电连接至所述印刷电路板;导热片,包括连接部和延伸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背向所述光源的一侧并与所述印刷电路板连接,所述延伸部自所述连接部向外侧延伸并至少贴合至所述背板外侧的侧面。较佳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背板之间设置支撑印刷电路板的中框。较佳地,所述导热片为石墨片,所述石墨片的厚度为0.02mm-0.1mm。较佳地,所述石墨片的厚度为0.05mm。较佳地,所述导热片的延伸部贴合至所述背板外侧的背面。较佳地,所述印刷电路板背向所述光源的一侧设有上表面裸露的铜区,所述光源通过走线与所述铜区电连接。较佳地,所述铜区分为第一铜区和第二铜区,所述第一铜区与所述光源的正极走线连通,所述第二铜区与所述光源的负极走线连通。较佳地,所述光源包括多个光源支路,所述铜区设置成包括多个细分铜区,其中一个所述细分铜区与上述多个光源支路的正极走线连通,其余所述细分铜区分别与上述多个电路支路的负极走线一一相连。较佳地,所述铜区与所述导热片之间通过硅胶带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含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灯条正组结构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灯条反组结构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印刷电路板的光源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印刷电路板的背向光源侧铜区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印刷电路板的铜区接线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印刷电路板的背向光源侧铜区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印刷电路板的铜区接线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101、102,背光模组;2,背板;3,导光板;4,光源;5,中框;6,印刷电路板;7,双面胶;8,导热片;9,遮光胶;10,铜区;11,细分铜区;12,硅胶带;A,正极;K1、K2、K3,负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n背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后端;/n导光板,设置于所述背板上;/n光源,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侧方;/n印刷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光源上,所述光源电连接至所述印刷电路板;/n导热片,包括连接部和延伸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背向所述光源的一侧并与所述印刷电路板连接,所述延伸部自所述连接部向外侧延伸并至少贴合至所述背板外侧的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背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后端;
导光板,设置于所述背板上;
光源,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侧方;
印刷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光源上,所述光源电连接至所述印刷电路板;
导热片,包括连接部和延伸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背向所述光源的一侧并与所述印刷电路板连接,所述延伸部自所述连接部向外侧延伸并至少贴合至所述背板外侧的侧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背板之间设置支撑印刷电路板的中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片为石墨片,所述石墨片的厚度为0.02mm-0.1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片的厚度为0.05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