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地貌恢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50057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古地貌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某一构造运动前的初始地质模型;步骤2:确定初始地质模型的岩石力学参数;步骤3:对初始地质模型施加载荷和约束以及进行网格化处理;步骤4:根据步骤3处理后的初始地质模型,进行应力‑应变模拟;步骤5:利用应力‑应变模拟,计算构造运动后的变形量;步骤6:根据变形量,绘制构造运动后的古地貌等值线图。本发明专利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从控制古地貌的根本地质营力‑构造应力出发,考虑沉积及岩相特征差异,通过模拟不同地层在构造控制下的应力‑应变响应,进行变形量计算,能够较真实地反映地层差异抬升或沉降,并与原始地貌进行叠加,从而更为真实地反映构造运动后的古地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地貌恢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基础地质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为地层、沉积与古地理恢复提供依据的古地貌恢复方法。
技术介绍
古地貌是某一地层在某一特定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形特征,它是控制盆地后期地层沉积与剥蚀的一个主要因素,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沉积体系的类型及展布,也是后期构造变形的基础。特别是在含油气盆地,古地貌进一步控制了烃源岩、储层与盖层等的分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后期油气藏的储盖组合以及油气藏分布,古地貌研究及恢复古地貌是油气勘探、开发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古地貌是构造变形、沉积充填、差异压实、风化剥蚀等多种地质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最重要的控制作用是构造运动,往往导致盆地面貌的整体变化,是其中最大的影响因素。沉积盆地的古构造格局对于盆地内潜在的油气生烃、运移、聚集、成藏各要素均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恢复盆地内的古构造可以为盆地模拟、分析提供坚实可靠的依据。所以对盆地内古构造研究及恢复是盆地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的含油气沉积盆地大多经历了多旋回、多期次的演化及复杂的地质运动,进行精细古构造恢复能够有效指导油气勘探。现有的古地貌恢复方法包括残余厚度法、印模法、沉积学方法、经典及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等;残余厚度法将待恢复地貌结束剥蚀开始上覆地层沉积时视为一等时面,然后选择沉积地层中某一特殊岩性段为基准面,将其拉平,该面以上残余厚度的大小则代表了古地貌的形态。印模法是利用上覆地层与残余古地貌之间的“镜像”关系,通过上覆地层的厚度半定量恢复古地貌的形态,该方法的前提是古地貌被新层系填平补齐。以上两种方法均基于现今地层厚度来恢复古地貌,但是现今残余地层厚度是经过压实改造后的厚度,与地层原始沉积厚度并不完全一致。虽然现在发展了多种通过剥蚀恢复与去压实恢复还原原始地层沉积厚度的方法,但误差不可避免。沉积学方法主要通过编制古地质图件(主要包括沉积前的古地质图、地层厚度等值线图、砂岩厚度等值线图、岩相古地理图)进行沉积相及古环境分析,研究沉积地层的发育特点和沉积时空配置特征,定性展示古地貌的时空格局,受制于定量化手段,该方法仅能实现相对古地貌的定性恢复。经典的层序地层学方法是在盆地的古地质背景、古构造特点分析基础上,选定对比层序的参照顶底面,精细解释参照面标准层,并在软件中完成顶面层拉平,此时生成的底面形态即为该层序地层沉积前的相对古地貌。该方法研究结果为沉积前相对古地貌,要恢复其绝对古地貌,需要考虑剥蚀厚度、去压实校正、古水深等。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古地貌恢复法就是将基准面和最大洪泛面结合进行基准面旋回对比来反映沉积前古地貌形态。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进行地层对比能使地层对比等时性更强、精度更高,进而能更好地反映原始古地貌特征,但在实际恢复过程中可操作性不强、工作难度大,利用该方法恢复古地貌的研究工作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此外,目前也已有许多专业的软件(ANSYS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等)投入使用,这为古地貌恢复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然而,以上这些技术方法大都涉及原始地层沉积厚度精确确定的问题,导致了古地貌恢复的精度不够,也都没有从控制古地貌的关键地质营力-“构造应力”出发进行恢复,目前尚不存在一种在应力-应变模拟的基础上,计算构造运动控制下的变形量,进而对古地貌进行恢复的技术方法。且由于地质条件尤其是构造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期性,古地貌恢复方法仍需继续探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古地貌恢复方法,能够在应力-应变模拟的基础上,计算构造运动控制下的变形量,进而对古地貌进行恢复。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古地貌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某一构造运动前的初始地质模型;步骤2:确定初始地质模型的岩石力学参数;步骤3:对初始地质模型施加载荷和约束以及进行网格化处理;步骤4:根据步骤3处理后的初始地质模型,进行应力-应变模拟;步骤5:利用应力-应变模拟,计算构造运动后的变形量;步骤6:根据变形量,绘制构造运动后的古地貌等值线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1中,所述初始地质模型包括平面地质模型和垂向地质模型。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1中,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子步骤1.1:对目标区构造运动前的古地貌高程进行数值化,构建平面地质模型;其中,此处高程是指该构造运动前研究范围内不同构造位置同一地层地形最高点与该地层地形最低点之差值,选择有高程数值标注的信息点,通常与等高线配合表达地貌特征的高程信息。子步骤1.2:根据目的层段的地层厚度,构建垂向地质模型。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根据不同地区沉积相、岩性差异为初始地质模型的不同地区确定不同的岩石力学参数。力学参数的获取可以通过岩石力学试验获得。根据沉积相及岩性特征等差异,采集相应的野外样品或钻井岩心样品,根据古地貌高程推算岩石样品所处的温压状态,开展加温加压条件下的岩石力学参数实验,获取岩石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及内摩擦系数等数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所述对初始地质模型施加载荷和约束,包括以下步骤:依据目标区已知的构造运动的性质、应力背景及构造形迹,确定初始地质模型的边界条件、受力大小和受力方向。目前确定古构造应力方向的方法主要有区域构造背景分析法和构造形迹分析法,在区域构造背景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局部构造形迹就可以确定局部构造应力场的分布特征,通过对不同形成发育期构造形态的统计可以得到特定地质历史时期构造应力场的方向。同时可以利用断裂发育特征反推断裂活动时期的古应力场方向。根据库伦-莫尔准则,两组最大剪应力作用面并不沿理论分析的最大剪应力作用面的方位发育,其夹角即共轭剪切破裂角一般在40-60°之间,两组剪切面间的锐交角平分线方向指向最大主应力方向,钝夹角平分线的方向即是最小主应力的作用方向,据此可以根据不同时期发育断层的展布及构造形迹来推断断裂形成期的构造应力场方向。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所述对初始地质模型进行网格化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将构造运动前不规则的初始地质模型划分为有限个规则的网格单元;将每个网格单元中节点的三轴坐标表示为xi0、yi0、zi0,其中,i=1,2,…n,n为节点的总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5中,所述变形量包括:构造运动控制的各个节点在x、y方向的位移增量xi1、yi1和z方向的升降量zi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6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将构造运动后x、y方向的位移增量及z方向的升降量分别与构造运动前的三轴坐标相加,得到构造运动后各节点平面坐标及垂向高程;所述构造运动后的平面坐标为:x=xi0+xi1;y=yi0+yi1;所述构造运动后的垂向高程为:z=zi0+zi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6中,根据构造运动后各节点平面坐标及垂向高程进一步绘制古地貌等值线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从控制古地貌的根本地质营力-构造应力出发,考虑沉积相及岩相等特征的差异,通过模拟不同地层在构造运动控制下的应力-应变响应,进行变形量计算,能够较真实地反映地层差异抬升或沉降,并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古地貌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建立构造运动前的初始地质模型;/n步骤2:确定初始地质模型的岩石力学参数;/n步骤3:对初始地质模型施加载荷和约束以及进行网格化处理;/n步骤4:根据步骤3处理后的初始地质模型,进行应力-应变模拟;/n步骤5:利用应力-应变模拟,计算构造运动后的变形量;/n步骤6:根据变形量,绘制构造运动后的古地貌等值线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地貌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构造运动前的初始地质模型;
步骤2:确定初始地质模型的岩石力学参数;
步骤3:对初始地质模型施加载荷和约束以及进行网格化处理;
步骤4:根据步骤3处理后的初始地质模型,进行应力-应变模拟;
步骤5:利用应力-应变模拟,计算构造运动后的变形量;
步骤6:根据变形量,绘制构造运动后的古地貌等值线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地貌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初始地质模型包括平面地质模型和垂向地质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古地貌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子步骤1.1:对目标区构造运动前的古地貌高程进行数值化,构建平面地质模型;
子步骤1.2:根据目的层段的地层厚度,构建垂向地质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地貌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根据不同地区沉积相、岩性差异为初始地质模型的不同地区确定不同的岩石力学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地貌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对初始地质模型施加载荷和约束,包括以下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标高晓鹏李慧莉杨伟利张仲培熊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