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4893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该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本体、吸附装置、杀菌装置、湿度检测装置以及控制器。如此设置,通过控制器与杀菌装置通信连接,使得杀菌装置释放的液态杀菌介质在空气流动过程中直接被吸附装置吸附,由于液态杀菌介质能够使病毒瞬间失活,无需灭活时间,从而能够直接杀死吸附在吸附装置上的病毒,提高了杀毒效率,避免了对空气造成的二次污染,从而保证了用户的身体健康,提高了生活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智能电器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空气净化器就是人们日常使用的一种。现有的净化器不能杀死病毒,在循环净化空气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给用户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带来不良影响。现有技术中,大多空气净化器通常是对通过滤网的空气是采用热消毒的方法杀灭病毒。因为高温可以使病毒失活,病毒在高温区域失活是需要时间的,不是立刻失活。所以,在空气经过滤网时,会因为空气流速过快导致不能有效杀死病毒。并且为保证高温杀毒的有效性,虽然时间越长,杀毒的有效性越好,但是滤网的耐久性与加热时长有关,加热时间越长,耐久性也就相应地缩短。不过滤网本身的耐温性能限制了温度升高上限。上述众多因素使得目前的空气净化器不能有效地杀死病毒,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给用户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空气净化器不能有效地杀死病毒,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给用户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带来不良影响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该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本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本体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成型有空气流通通道;吸附装置,设置于所述空气流通通道,并适于覆盖所述空气流通通道;杀菌装置,设置于所述空气流通通道;在所述空气流通通道的空气流动方向上,所述杀菌装置位于所述吸附装置的上游,所述杀菌装置适于向所述吸附装置释放液态杀菌介质;湿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空气流通通道;在所述空气流通通道的空气流动方向上,所述湿度检测装置位于所述吸附装置的下游;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本体,并同时与所述杀菌装置和所述湿度检测装置电连接通信连接。可选地,该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干燥装置,设置于所述空气流通通道,并适于覆盖所述空气流通通道;在所述空气流通通道的空气流动方向上,所述干燥装置位于所述杀菌装置的上游。可选地,所述杀菌装置释放的液态杀菌介质适于覆盖所述吸附装置。可选地,所述杀菌装置内部设置有介质容纳腔。可选地,所述介质容纳腔内置有液位检测装置,所述液位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可选地,所述杀菌装置为杀菌雾化器,所述杀菌雾化器适于将所述液态杀菌介质以雾状喷至所述吸附装置上。可选地,所述杀菌雾化器包括电控压力喷射装置和酒精储存箱,所述电控压力喷射装置用于将酒精储存箱中的酒精以雾状喷至所述吸附装置上;所述液位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酒精储存箱。可选地,所述液态杀菌介质为浓度在75%以上的酒精。可选地,所述吸附装置为高效过滤网。可选地,该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空气流通通道,并适于覆盖所述空气流通通道;在所述空气流通通道的空气流动方向上,所述过滤装置位于所述干燥装置的上游。可选地,该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风机,设置于所述空气流通通道;在所述空气流通通道的空气流动方向上,所述风机位于所述湿度检测装置的下游。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该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本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本体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成型有空气流通通道;吸附装置,设置于所述空气流通通道,并适于覆盖所述空气流通通道;杀菌装置,设置于所述空气流通通道;在所述空气流通通道的空气流动方向上,所述杀菌装置位于所述吸附装置的上游,所述杀菌装置适于向所述吸附装置释放液态杀菌介质;湿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空气流通通道;在所述空气流通通道的空气流动方向上,所述湿度检测装置位于所述吸附装置的下游;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本体,并同时与所述杀菌装置和所述湿度检测装置电连接通信连接。如此设置,通过控制器与杀菌装置通信连接,使得杀菌装置释放的液态杀菌介质在空气流动过程中直接被吸附装置吸附,由于液态杀菌介质能够使病毒瞬间失活,无需灭活时间,从而能够直接杀死吸附在吸附装置上的病毒,提高了杀毒效率,避免了对空气造成的二次污染,从而保证了用户的身体健康,提高了生活环境。同时,技术人员发现,杀菌装置向吸附装置喷洒一段时间液态杀菌介质后,吸附装置的湿度将趋于饱和,如果继续喷洒,吸附装置本身将无法吸收,此时,吸附装置会有液滴汇集滴落,进而造成液态杀菌介质的浪费,同时滴落的液态杀菌介质会对其下方的结构造成损伤。并且,通过设置湿度检测装置,可以根据吸附装置上的实际湿度,来控制杀菌装置释放液态杀菌介质的频率,当湿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吸附装置区域饱和或已经饱和时,控制器可以控制杀菌装置停止喷洒,待吸附装置湿度降低后,重新启动喷洒工作,从而提高空气净化装置的杀毒效率。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干燥装置,可以将进入空气流通通道中空气的水蒸汽进行吸收,从而保证经过吸附装置的空气为干燥的空气,可以保证吸附装置只与杀菌装置中的液态杀菌介质接触,不会因水蒸汽而降低液态杀菌介质的浓度,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空气净化装置的杀毒效率。3.本专利技术通过杀菌装置释放的液态杀菌介质覆盖吸附装置,使得吸附装置所有地方都有液态杀菌介质,从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增加吸附装置的杀毒能力,提高了空气净化装置的杀毒效率。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液位检测装置,可以实时检测杀菌装置内部的液态杀菌介质的储量情况,如果液态杀菌介质的液面过低,空气净化装置会自动提醒液态杀菌介质不足,从而能够有效规避在液态杀菌介质不足时,空气净化装置无法起到杀菌作用的情况。5.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杀菌装置设置为杀菌雾化器,能够最大程度的覆盖吸附装置,并且在覆盖吸附装置的同时能够减少液态杀菌介质的使用量,从而可以提高杀毒效率,减少成本。6.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过滤装置,能够将空气中的灰尘以及其他杂质过滤在空气净化装置的外面,从而将空气中的灰尘及有害物质提前净化,防止灰尘等颗粒吸附在吸附装置上不便于清洁,同时起到双重过滤的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工人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进风口;2-风机;3-吸附装置;4-杀菌装置;5-空气流通通道;6-过滤装置;7-出风口;8-干燥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工人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本体,具有进风口(1)和出风口(7);所述本体在所述进风口(1)和所述出风口(7)之间成型有空气流通通道(5);/n吸附装置(3),设置于所述空气流通通道(5),并适于覆盖所述空气流通通道(5);/n杀菌装置(4),设置于所述空气流通通道(5);在所述空气流通通道(5)的空气流动方向上,所述杀菌装置(4)位于所述吸附装置(3)的上游,所述杀菌装置(4)适于向所述吸附装置(3)释放液态杀菌介质;/n湿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空气流通通道(5);在所述空气流通通道(5)的空气流动方向上,所述湿度检测装置位于所述吸附装置(3)的下游;/n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本体,并同时与所述杀菌装置(4)和所述湿度检测装置电连接通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具有进风口(1)和出风口(7);所述本体在所述进风口(1)和所述出风口(7)之间成型有空气流通通道(5);
吸附装置(3),设置于所述空气流通通道(5),并适于覆盖所述空气流通通道(5);
杀菌装置(4),设置于所述空气流通通道(5);在所述空气流通通道(5)的空气流动方向上,所述杀菌装置(4)位于所述吸附装置(3)的上游,所述杀菌装置(4)适于向所述吸附装置(3)释放液态杀菌介质;
湿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空气流通通道(5);在所述空气流通通道(5)的空气流动方向上,所述湿度检测装置位于所述吸附装置(3)的下游;
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本体,并同时与所述杀菌装置(4)和所述湿度检测装置电连接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干燥装置(8),设置于所述空气流通通道(5),并适于覆盖所述空气流通通道(5);在所述空气流通通道(5)的空气流动方向上,所述干燥装置(8)位于所述杀菌装置(4)的上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装置(4)释放的所述液态杀菌介质适于覆盖所述吸附装置(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装置(4)内部设置有介质容纳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瑜马曾文郭特特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