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管路支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48614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压管路支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所述高压管路包括管道,高压管路支架装置包括支承架、固接在所述支承架上且位于管道周向的管夹,以及推动管夹夹紧管道的移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移动装置和支承架的设置,能够在高压管路频繁冲击的环境夹紧管道,保护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通过调节螺栓的设置,节省空间,同时便于调节管夹夹紧管道;通过工艺凸台的设置,增加螺孔的强度、厚度,防止内螺纹丝扣受力滑丝;通过弹性空间的设置,增强管夹的抗振性;通过钢板和支撑螺栓的设置,使支承架支撑管廊,增强管廊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管路支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支承架领域,尤其涉及到高压管路支承架
,具体是指一种高压管路支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钢铁公司在宽厚板轧机轧制生产过程中,每个轧制道次需要预先对热钢坯进行高压水除鳞处理。高压水的压力高达280bar,除鳞喷射阀频繁的启闭使管道内流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剧烈的变化,导致水击的发生。水击时管道内会产生噪音并伴随有振动现象,管路焊接口会疲劳开裂,连接法兰密封垫片损坏,其管路支承架等附属设备也造成破坏,严重时会危及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针对以上技术不足,业内研发出多种管路支承架装置,如申请号为CN201821992022.0的一种隔振抗冲的管路支承架和申请号为CN201720870970.6的一种管路装夹装置及管路支承架,但以上两篇专利均不能适应现场这种高压管路频繁冲击的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压管路支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在高压管路频繁冲击的环境夹紧管道,保护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压管路支架装置,所述高压管路包括管道,高压管路支架装置包括支承架、固接在所述支承架上且位于管道周向的管夹,以及推动管夹夹紧管道的移动装置。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驱动移动装置,移动装置带动管夹变形将管道夹紧,在支承架的支撑下,从而能够在高压管路频繁冲击的环境夹紧管道,保护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作为优选,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一端与管夹固接的调节支座,以及螺纹连接在所述支承架上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顶至调节支座远离管夹的一面。本优选方案在使用时,转动调节螺栓,使调节螺栓顶至并且推动调节支座,调节支座推动管夹夹紧管道;通过调节螺栓的设置,节省空间,同时便于调节管夹夹紧管道。作为优化,所述支承架上开设有与调节螺栓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孔,所述支承架上固接有位于第一螺纹孔周向且与调节螺栓螺纹连接的工艺凸台,。本优化方案通过工艺凸台的设置,增加螺孔的强度、厚度,防止内螺纹丝扣受力滑丝。作为优化,所述调节支座上开设有供调节螺栓插入的第一凹槽。本优化方案通过第一凹槽的设置,给予调节以导向和定位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管夹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管夹和第二管夹,第一管夹和第二管夹均固接在支承架上,且第一管夹和/或第二管夹均连接有移动装置。本优选方案通过第一管夹和第二管夹的设置,方便第一管夹和第二管夹在管道上的装卸,同时与截面成圆形的管夹相比,移动装置更容易推动第一第一管夹和/或第二管夹夹紧管道。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支座包括与调节螺栓连接的调节底座,以及两端分别与管夹和调节底座固接且沿管道径向排布的两个调节筋板,两个调节筋板、管夹,以及调节底座之间形成弹性空间。本优选方案通过弹性空间的设置,增强管夹的抗振性。作为优化,所述支承架的下端可拆卸连接在放置有管道的管廊底面,所述支承架的上端通过钢板与管廊的顶面连接,所述支承架上螺纹连接有顶至钢板底面的支撑螺栓。本优化方案通过钢板和支撑螺栓的设置,使支承架支撑管廊,增强管廊强度和高压管路支架装置的抗振性。作为优选,所述支承架包括与管廊底面连接的支承架下座,以及与所述支承架下座螺纹连接且位于支承架下座上方的支承架上座,所述支承架上座上螺纹连接有支撑螺栓,所述支承架上座位于管夹的上方,所述管夹固接在支承架下座上,所述支承架下座和支承架上座均设有加强筋。本优选方案通过第一支承架和第二支承架的设置,便于支承架的组装和拆卸;通过加强筋的设置,提高支承架下座和支承架上座的刚度和受力支承强度。作为优选,所述管夹通过连接支座固定在支承架上,所述连接支座包括与支承架固接的连接底座,及两端分别与管夹和连接底座固接且沿管道径向排布的两个连接筋板,两个连接筋板、管夹,以及连接底座之间形成弹性空间。本优选方案通过弹性空间的设置,增强管夹的抗振性。一种高压管路支架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支承架下座固定在管廊上,并将支承架上座安装在支承架下座上;b、将连接支座固定在支承架下座上,并将第一管夹和第二管夹放在管道外侧,然后用螺栓将第一管夹和第二管夹固定,再然后将管夹固定在连接支座上;c、再将调节支座固接在管夹上,并将调节螺栓顶至调节支座上,并将第一管夹和第二管夹连接;d、将钢板放置在支承架上座顶端,并用支撑螺栓将钢板顶至管廊上;e.调节调节螺栓,带动调节支座向管道移动,使管夹将管道夹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移动装置和支承架的设置,安装方便,同时能够在高压管路频繁冲击的环境夹紧管道,保护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通过调节螺栓的设置,节省空间,同时便于调节管夹夹紧管道;通过工艺凸台的设置,增加螺孔的强度、厚度,防止内螺纹丝扣受力滑丝;通过弹性空间的设置,增强管夹的抗振性;通过钢板和支撑螺栓的设置,使支承架支撑管廊,增强管廊强度和高压管路支架装置的抗振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侧视示意图;图4为支承架上座示意图;图5为支承架下座示意图;图6为管夹主视示意图;图7为第一管夹或第二管夹俯视示意图;图8为第二调节支座和第一调节支座处示意图;图9为第二调节支座俯视示意图;图10为第一连接支座和第二连接支座处示意图;图11为第一连接支座处右视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2示意图;图中所示:1、支承架下座,2、支承架上座,3、第一连接支座,4、第二连接支座,5、第一调节支座,6、第二调节支座,7、第一管夹,8、第二管夹,9、调节螺栓,10、支撑螺栓,11、第一横梁,12、第二横梁,13、地脚安装孔,14、第一螺纹孔,15、立柱,16、第二安装孔,20、钢板,21、第三横梁,22、第四横梁,23、第三安装孔,24、第四螺纹孔,25、加强筋,26、第六螺纹孔,27、工艺凸台,32、第一连接筋板,33、第一连接底座,42、第二连接筋板,43、第二连接底座,51、弹性空间,52、第一调节筋板,53、第一调节底座,54、第一凹槽,62、第二调节筋板,63、第二调节底座,64、第二凹槽,71、本体,72、固接板,73、第五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实施例1:参照附图1-11,本专利技术一种高压管路支架装置,高压管路包括管道,高压管路支架装置放置于管廊中,本专利技术包括支承架,支承架包括支承架上座2和支承架下座1,支承架下座1包括沿高度方向排布的第一横梁11和第二横梁12,以及固接第一横梁11和第二横梁12的两个立柱15,第一横梁11位于第二横梁12的下方,立柱15沿高度方向延伸,且两个立柱15沿管道水平径向排布,第一横梁11上焊接有与第二横梁12和立柱15的固接的加强筋25,加强筋25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筋板。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管路支架装置,所述高压管路包括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承架、固接在所述支承架上且位于管道周向的管夹,以及推动管夹夹紧管道的移动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管路支架装置,所述高压管路包括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承架、固接在所述支承架上且位于管道周向的管夹,以及推动管夹夹紧管道的移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管路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一端与管夹固接的调节支座,以及螺纹连接在所述支承架上的调节螺栓(9),所述调节螺栓(9)顶至调节支座远离管夹的一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管路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架上开设有与调节螺栓(9)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孔(14),所述支承架上固接有位于第一螺纹孔(14)周向且与调节螺栓(9)螺纹连接的工艺凸台(2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管路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座上开设有供调节螺栓(9)插入的第一凹槽(5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管路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座包括与调节螺栓(9)连接的调节底座,以及两端分别与管夹和调节底座固接且沿管道径向排布的两个调节筋板,两个调节筋板、管夹,以及调节底座之间形成弹性空间(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管路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夹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管夹(7)和第二管夹(8),第一管夹(7)和第二管夹(8)均固接在支承架上,且第一管夹(7)和/或第二管夹(8)均连接有移动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管路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架的下端可拆卸连接在放置有管道的管廊底面,所述支承架的上端通过钢板(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永谦李现颜磊任永亮王猛刘彦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