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机一体化过站平移装置及控制方法、盾构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4816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盾构机过站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盾构机一体化过站平移装置及控制方法、盾构机,盾右端设置有刀盘,盾体左端为管片装置,管片装置左端为洞门;盾体与接收托架焊接成整体,接收托架通过滑轨放置在站内底板上;盾体底部设置有盾构机推进系统,盾构机推进系统设置有油缸。与传统导槽法相比无需提前浇筑混凝土导槽,前期准备及后期拆除简便;与钢板滚轴法相比快捷、安全;与轨道千斤顶平推法相比节约人力、盾构机姿态宏观可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利用负环拆卸下来的管片作为盾构机行进垫片反力平推过站,提升了废旧材料的利用效率,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连续性。同时可在耗费极低人力及经济成本的情况下,安全高效的完成盾构设备过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盾构机一体化过站平移装置及控制方法、盾构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盾构机过站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盾构机一体化过站平移装置及控制方法、盾构机。
技术介绍
目前,两个盾构施工区间有一个地铁站,地铁站一般是早于盾构机达到之前就开始建设了,盾构机在前一个区间施工完后继续向第二个区间施工,就需要通过车站。但是盾构机向前移动需要反力的支持,这时就需要一套提供反力的工装,借助工装,盾构机缓慢的通过车站到达第二个施工区间开始施工。为了实现上述的操作,盾构机一体化过站装置装置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盾构机一体化过站,利用传统导槽法需提前浇筑混凝土导槽,前期准备及后期拆除不简便;钢板滚轴法不快捷、安全;同时轨道千斤顶平推法增加了人力、盾构机姿态宏观不可控。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1)盾构机一体化过站利用传统导槽法需提前浇筑混凝土导槽,前期准备及后期拆除不简便。(2)盾构机一体化过站利用钢板滚轴法不快捷、安全。(3)盾构机一体化过站利用轨道千斤顶平推法增加了人力、盾构机姿态宏观不可控。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1)盾构机一体化过站利用传统导槽法需提前浇筑混凝土导槽,前期准备及后期拆除不简便。该方法移动盾构机及其后配套设备施工方法较成熟,需要注意在盾构机移动完后的盾体与后配套设备的组装与调试,使得盾构机能够再次正常运转。该方法的不足是拆卸与组装盾体及其后配套设备耗时较多,且在拆卸时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意义:导台法施工时,需要提前预制弧形导台,并预埋安装钢轨、预留挡板孔位置,推进施工时依靠盾构机本身液压系统提供推力,通过顶杆和在预留孔中插入挡板实现移动;或通过2台千斤顶夹持2条钢轨进行顶进。该工法正常日推移距离仅有十多米,速度缓慢。(2)盾构机一体化过站利用钢板滚轴法不快捷、安全。整机滚轮过站技术需重新设计合理的轨道,该方法对站内铺设的临时轨道设计施工控制及盾构机推动动力控制要求精度较高,若控制不当可能会导致盾构机脱轨甚至侧翻的风险。铺设滚轴法施工时,需采用一定功率的卷扬机作为盾构平移的动力源,将卷扬机固定在可移动的盾构基座或者车站底板上,然后通过车站底板预埋件安装定滑轮,依靠滑轮组牵引拉动盾构机移动。该工法推移速度慢,过程中需要循环不断铺设滚轴和钢板,花费人力较大,同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3)盾构机一体化过站利用轨道千斤顶平推法增加了人力、盾构机姿态宏观不可控。采用千斤顶与钢板组合方法时,先在地面上铺设钢板提供滑动面,依靠台千斤顶提供推力,在钢板上固定钢支撑提供反力,最终实现移动。一个顶进循环完成后,利用钢板预埋孔安装反力斜撑或利用车站底板上预埋件安装钢支撑反力座,该工法缺点是施工成本高,效率较低。采用过站小车时,将过站小车做为盾体的接收托架,待盾体整体置于小车上,直接进行托运。该工法需要提前加工定做,使用成本相对较高。采用铺设双线双排钢轨并结合卷扬机施工时,将托架与盾构机整体在钢轨上,并在钢轨上固定型钢加工的支撑反力座,依靠千斤顶动力系统推移,达到过站目的。每循环推进完成后,采用个千斤顶把托架和盾构机整体顶起,采用卷扬机拉动钢轨前移后重新推进,往复循环,最终达到过站目的。该工法依然存在功效慢、投入较大人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盾构机一体化过站平移装置及控制方法、盾构机。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盾构机一体化过站平移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一种盾构机一体化过站平移装置的控制方法采用盾构机推进模式,推进油缸伸出顶住标准块管片,盾体及接收托架牵引整体后配套台车前行;当标准块管片脱出尾盾时,及时在站内底板与脱出盾尾的标准块管片之间架设管片支撑,直至推进油缸全部顶出,以此循环渐进完成管片装置的铺设及盾构机平推。工艺:利用盾构机底部三组推进油缸(8#、9#、10#、11#、12#油缸)顶推平移,在已脱出盾尾的管片两侧做支撑加固;在盾尾底部拼装废旧管片(负环或标准块);管片采用螺栓纵向连接,管片支撑底座与底板焊接。进一步,所述一种盾构机一体化过站平移装置的控制方法当标准块管片脱出尾盾2/3以上时,及时在站内底板与脱出盾尾的标准块管片之间架设管片支撑,直至推进油缸全部顶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施所述盾构机一体化过站平移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盾构机一体化过站平移装置,所述盾构机一体化过站平移装置设置有:盾体;盾右端设置有刀盘,盾体左端为管片装置,管片装置左端为洞门;盾体与接收托架焊接成整体,接收托架通过滑轨放置在站内底板上;盾体底部设置有盾构机推进系统,盾构机推进系统设置有油缸。进一步,所述管片装置包括:管片支撑底座和标准块管片;管片支撑底座上固定有标准块管片,管片支撑底座与标准块管片接触面间设置有20mm钢板。进一步,所述管片支撑底座与站内底板铺设的钢板焊接。进一步,所述站内底板铺设的钢板为20mm厚。进一步,所述相邻间管片支撑底座的横向、纵向采用10#槽钢加固。进一步,所述标准块管片环向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成为整体。进一步,所述标准块管片上铺设有牛腿、P43轨道和轨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有所述盾构机一体化过站平移装置的盾构机。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第一、本专利技术采用管片装置连接组成平移系统的方式完成平推过站,全程盾体机无需拆解,与始发托架焊接成整体后,利用盾构机自身推进油缸顶推平移。与传统导槽法相比无需提前浇筑混凝土导槽,前期准备及后期拆除简便;与钢板滚轴法相比快捷、安全;与轨道千斤顶平推法相比节约人力、盾构机姿态宏观可控。根据“先主体、后附属、平面多工序、立体多层次”的方式组织,可利用负环拆卸下来的管片作为盾构机行进垫片,进行反力平推过站,提升了废旧材料的利用效率,变向节约成本,确保了整个施工过程的连续性。经实际应用,可在耗费极低人力及经济成本的情况下,安全高效的完成盾构设备过站。第二、本专利技术在管片支撑底座上固定有标准块管片,可以使推进油缸伸出顶住标准块管片,盾体及托架牵引整体后配套台车前行。第三、本专利技术中管片支撑底座与站内底板铺设的钢板焊接,提高管片支撑底座的稳定性。第四、本专利技术中站内底板铺设的钢板为20mm厚,起到有效的支撑。第五、本专利技术中相邻间管片支撑底座的横向、纵向采用10#槽钢加固,提高管片支撑底座的稳定性。第六、本专利技术中标准块管片环向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成为整体,放置标准管片间出现移动。第七、本专利技术在标准块管片上铺设有牛腿、P43轨道和轨枕,便于后配套台车跟进及电瓶车运输材料。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盾构机一体化过站平移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盾构机一体化过站平移装置的控制方法采用启盾构机推进模式,推进油缸伸出顶住标准块管片,盾体及接收托架牵引整体后配套台车前行;当标准块管片脱出尾盾时,及时在站内底板与脱出盾尾的标准块管片之间架设管片支撑,直至推进油缸全部顶出,以此循环渐进完成管片装置的铺设及盾构机平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机一体化过站平移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盾构机一体化过站平移装置的控制方法采用启盾构机推进模式,推进油缸伸出顶住标准块管片,盾体及接收托架牵引整体后配套台车前行;当标准块管片脱出尾盾时,及时在站内底板与脱出盾尾的标准块管片之间架设管片支撑,直至推进油缸全部顶出,以此循环渐进完成管片装置的铺设及盾构机平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机一体化过站平移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盾构机一体化过站平移装置的控制方法当标准块管片脱出尾盾2/3以上时,及时在站内底板与脱出盾尾的标准块管片之间架设管片支撑,直至推进油缸全部顶出。


3.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盾构机一体化过站平移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盾构机一体化过站平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盾构机一体化过站平移装置设置有:
盾体;
盾右端设置有刀盘,盾体左端为管片装置,管片装置左端为洞门;
盾体与接收托架焊接成整体,接收托架通过滑轨放置在站内底板上;
盾体底部设置有盾构机推进系统,盾构机推进系统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仕鹏吴青华任高峰邵子恒史刚敏朱坤林李康张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