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字沟养蛙池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一字沟养蛙池。
技术介绍
蛙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绝大部分蛙通过体外受精繁殖,受精卵在母体外孵化成蝌蚪。全球只有10至12种蛙进化至体内受精,部分会把受精卵排出体外孵化成蝌蚪。但蛙在动物学上特指的是黑斑侧褶蛙。青蛙一向被认为是卵生动物,不过科学家发现,一种生活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雨林的蛙能够产下蝌蚪。这种蛙是全球6000多种青蛙中唯一一种能够“下蝌蚪”的蛙。现有技术中的养蛙池不重视格局分配,不能满足蛙不同生长时期对蛙池的需求,当蛙池内水质不佳,不易及时更换蛙池内的水,易造成蝌蚪、幼蛙或成蛙的死亡,大大降低蛙的产量,降低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亟需一种一字沟养蛙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的一字沟养蛙池。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字沟养蛙池,包括有基底(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1)的顶部开挖有排水沟(2),所述排水沟(2)的形状为矩形,所述基底(1)的表面铺设有人行道(5),所述人行道(5)位于排水沟(2)的内侧,所述基底(1)的顶部外壁开垦有田埂(6),所述田埂(6)的两端分别与人行道(5)贴合,所述基底(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食台(7),所述第一食台(7)位于靠近田埂(6)的一侧,且第一食台(7)两端分别与人行道(5)贴合,所述基底(1)的表面预留有第一休息区(8),所述第一食台(7)位于田埂(6)和第一休息区(8)之间,且第一休息区(8)的两端分别与人行道(5)贴合,所述基底(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字沟养蛙池,包括有基底(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1)的顶部开挖有排水沟(2),所述排水沟(2)的形状为矩形,所述基底(1)的表面铺设有人行道(5),所述人行道(5)位于排水沟(2)的内侧,所述基底(1)的顶部外壁开垦有田埂(6),所述田埂(6)的两端分别与人行道(5)贴合,所述基底(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食台(7),所述第一食台(7)位于靠近田埂(6)的一侧,且第一食台(7)两端分别与人行道(5)贴合,所述基底(1)的表面预留有第一休息区(8),所述第一食台(7)位于田埂(6)和第一休息区(8)之间,且第一休息区(8)的两端分别与人行道(5)贴合,所述基底(1)的顶部开有水沟(9),且水沟(9)位于靠近第一休息区(8)的一侧,所述水沟(9)的两端分别与人行道(5)贴合,所述基底(1)的表面预留有第二休息区,所述水沟(9)位于第一休息区(8)和第二休息区之间,所述基底(1)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食台,且第二食台位于靠近第二休息区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字沟养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莱源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