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护及止水帷幕穿越旧底板障碍的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护及止水帷幕穿越旧底板障碍的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密集建筑群中的旧城改造项目也越来越多。该类型项目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或遇厚度达到1~2米的深厚旧地下室底板,常规施工工艺难以直接穿越旧地下室底板障碍形成灌注桩,也无法直接使用高压旋喷桩机或搅拌桩机穿越旧地下室底板形成止水帷幕。并由于拆迁队伍粗放型施工的历史缘故,地下室顶板、中间楼板等主体构件拆除后,即快速回填杂土,形成深厚的松散杂填土层,以至于旧地下室底板上部土体难以形成泥浆护壁;因大厚度旧底板的缘故,旧地下室底板下部土体易形成承压水水层,也不利于形成泥浆护壁。另外,该类拆迁项目周边常伴有密集旧建筑群,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时,若上部使用高压旋喷施工,土体挤压作用大,则会影响周边旧房屋的基础。以上特有地下工况不利于新建深基坑成孔灌注桩支护结构的施工,也不利于新建深基坑止水帷幕的施工。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支护及止水帷幕穿越旧底板障碍的构造及施工方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护及止水帷幕穿越旧底板障碍的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n地下室底板障碍(10);/n水泥搅拌咬合排桩(20),所述水泥搅拌咬合排桩(20)绕基坑边缘设置,且水泥搅拌咬合排桩(20)的底部向下延伸至旧地下室底板障碍(10)的顶面;/n灌注排桩(30),所述灌注排桩(30)绕基坑边缘设置,灌注排桩(30)从地面向下延伸至旧地下室底板障碍(10)的下方,灌注排桩(30)相对水泥搅拌咬合排桩(20)位于基坑的内侧;灌注排桩(30)由若干按等间距排布的灌注桩组成,且各灌注桩均与水泥搅拌咬合排桩(20)咬合连接;/n若干高压旋喷桩(40),各高压旋喷桩(40)绕基坑边缘设置,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护及止水帷幕穿越旧底板障碍的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下室底板障碍(10);
水泥搅拌咬合排桩(20),所述水泥搅拌咬合排桩(20)绕基坑边缘设置,且水泥搅拌咬合排桩(20)的底部向下延伸至旧地下室底板障碍(10)的顶面;
灌注排桩(30),所述灌注排桩(30)绕基坑边缘设置,灌注排桩(30)从地面向下延伸至旧地下室底板障碍(10)的下方,灌注排桩(30)相对水泥搅拌咬合排桩(20)位于基坑的内侧;灌注排桩(30)由若干按等间距排布的灌注桩组成,且各灌注桩均与水泥搅拌咬合排桩(20)咬合连接;
若干高压旋喷桩(40),各高压旋喷桩(40)绕基坑边缘设置,且高压旋喷桩(40)位于地下室底板障碍(10)的下方,并封堵各灌注桩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及止水帷幕穿越旧底板障碍的构造,其特征在于,水泥搅拌咬合排桩(20)由若干水泥搅拌桩咬合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护及止水帷幕穿越旧底板障碍的构造,其特征在于,位于相邻的两灌注桩之间的水泥搅拌桩的桩芯位于该两灌注桩桩芯连线的中垂线上;位于相邻的两灌注桩之间的高压旋喷桩(40)的桩芯位于该两灌注桩桩芯连线的中垂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护及止水帷幕穿越旧底板障碍的构造,其特征在于,各高压旋喷桩(40)的桩芯位于对应一个水泥搅拌桩的覆盖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护及止水帷幕穿越旧底板障碍的构造,其特征在于,灌注桩的孔径为D;水泥搅拌桩的桩芯间距为0.4D;水泥搅拌桩的中心线与灌注排桩(30)的中心线间距为0.5D;高压旋喷桩(40)桩芯与水泥搅拌咬合排桩(20)的中心线的间距为0.3D;所述灌注排桩(30)的孔径D为1000mm~1200mm;水泥搅拌的桩径约为700~800mm。
6.一种支护及止水帷幕穿越旧底板障碍的构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绕基坑边缘进行水泥搅拌咬合排桩(20)的施工,水泥搅拌咬合排桩(20)的底部向下施工至旧地下室底板障碍(10)的顶面;
步骤2:绕基坑边缘进行灌注排桩(30)的施工,灌注排桩(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继斌,温喜廉,刘三玲,叶家成,朱新鹏,张超洋,申健文,张健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珠江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