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电磁传送套管运载机构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电磁传送套管运载机构及其应用,属于轨道运输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的不断进步工业中出现的运输方式也更加多种多样,从最初手提肩扛到现在机械化代替人工大大的减轻了人们的负担,现有的常见的运输方式多设于地上,运输占用空间资源,不利于缓解交通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电磁传送套管运载机构,用管道运输代替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陆上运输以节约空间,并让管道运输能够实现货物定向运输达到理想位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装置在整个运输系统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电磁传送套管运载机构,包括管壳,管壳中部为中空圆柱壳体,管壳内中部设有承载板,承载板上方空间为货物装载区,承载板下方设置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源,电源两端设置同极性的磁铁,管壳底部设置窗口,磁铁外表面置于窗口外侧,磁铁半径略大于管壳下半径,使磁铁伸出窗口一小部分,其余部分保持在管壳内部。优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电磁传送套管运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壳,管壳中部为中空圆柱壳体,管壳中部设有承载板,承载板上方空间为货物装载区,承载板下方设置动力组件;/n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源,电源两端设置同极性的磁铁,管壳底部设置窗口,磁铁外表面置于窗口外侧,磁铁半径大于管壳下半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磁传送套管运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壳,管壳中部为中空圆柱壳体,管壳中部设有承载板,承载板上方空间为货物装载区,承载板下方设置动力组件;
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源,电源两端设置同极性的磁铁,管壳底部设置窗口,磁铁外表面置于窗口外侧,磁铁半径大于管壳下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磁传送套管运载机构,其特征在于,电源每一端磁铁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两端的磁铁数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磁传送套管运载机构,其特征在于,电源为直流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磁传送套管运载机构,其特征在于,管壳两端为半球型端盖。
5.一种应用有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智能电磁传送套管运载机构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电磁传送套管运载机构、管道、发出平台、接收平台;
智能电磁传送套管运载机构在管道内,管道内表面为线圈,智能电磁传送套管运载机构内的磁铁与线圈接触;发出平台与接收平台置于管道上,发出平台用于发出承载了货物的智能电磁传送套管运载机构,接收平台用于接受发出的智能电磁传送套管运载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有智能电磁传送套管运载机构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发出平台和接收平台包括四个线圈组合,其中两个线圈并排设于底部,其余两个线圈设于两端,在收发平台设置一个开关,开关用于控制底部两个线圈的电流,底部两个线圈的电流流向与运输管道内的线圈电流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有智能电磁传送套管运载机构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接受平台的数量为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德营,陶旭平,鲁潇宇,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