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箱梁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4472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箱梁的施工方法,包括:带液压调节系统的电动行走小车,移动整体钢筋定位胎架到预制台座旁,并用液压系统调节整体钢筋定位胎架就位;带液压调节系统的行走小车,移动整体型钢侧模到预制台座处,并用液压系统进行侧模安装,在预制台座上安装内模、顶板钢筋、端头模板,浇筑砼制得预制箱梁,再用液压调节系统拆开整体箱梁侧模,电动行走小车驮运整体侧模到另一预制台座旁,进行下一个预制台座上的预制箱梁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了甚至不用龙门吊进行腹板钢筋骨架吊运、外模模板安拆的施工,达到节约人工费用,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安全生产风险,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箱梁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桥梁施工的
,具体涉及一种预制箱梁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公路桥梁建设中,普遍采用预制箱梁方式进行架设。在预制箱梁过程中,为克服钢筋安装过程中纵横向间距不均匀、钢筋定位不精准、钢筋保护层合格率不达标等问题,交通部推行了固定钢筋胎架施工法进行预制箱梁的施工,即腹板钢筋骨架在固定的标准钢筋安装胎架上安装成骨架,检验合格后,再用龙门吊将骨架吊到已安装好侧模的预制台座上。此法优点在于能够进行标准化生产,钢筋班组和模板班组同时作业,效率高;但也存在者相当的不足之处:一是固定钢筋胎架需占用专门的场地进行设置;二是用龙门吊吊运钢筋骨架占用时间较长,一般在1-2小时,对龙门吊的合理使用形成制约;三是在钢筋骨架吊运过程中存在者一定的安全隐患!现在大部分预制箱梁侧模都采用拼装式,即侧模是若干小模板拼接而成,每次拼装、拆卸都需要龙门吊吊运,还需要大量人工配合,拼装质量低,操作存在安全风险一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箱梁的施工方法,该方法能减少甚至不用龙门吊进行钢筋骨架吊运,大大节约了人工费用,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安全生产风险。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预制箱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施工现场按设计要求间隔设置多个预制台座,在多个预制台座旁设置行走轨道,行走轨道上安放有行走小车,行走小车上固定有液压调节系统;步骤二、将整体钢筋定位胎架吊装放置在液压调节系统上,行走小车驮起整体钢筋定位胎架沿行走轨道行驶到第一预制台座旁,根据第一预制台座上待安装的腹板钢筋骨架的位置和高度,调节行走小车上的液压调节系统将整体钢筋胎架移至所述第一预制台座旁合适位置处就位并将整体钢筋定位胎架固定,之后利用整体钢筋定位胎架在第一预制台座上安装腹板钢筋;步骤三、待腹板钢筋安装完成后在第一预制台座上形成腹板钢筋骨架,调节行走小车上的液压调节系统,该液压调节系统升高顶起第一预制台座处的整体钢筋定位胎架后在行走轨道上行驶到第二预制台座旁,之后在第二预制台座处重复上述步骤二的动作;步骤四、待第一预制台座上的整体钢筋胎架被移走后,将整体箱梁侧模放置在行走小车上,行走小车驮起整体箱梁侧模行驶到第一预制台座处,根据第一预制台座上腹板钢筋骨架的位置和高度,调节行走小车上的液压调节系统将整体箱梁侧模移至所述第一预制台座旁合适位置处就位并将整体箱梁侧模固定;步骤五、在第一预制台座上的腹板钢筋骨架上安装内模、顶板钢筋以及端头模板,最后整体浇筑预制箱梁砼即在第一预制台座上制得预制箱梁;步骤六、待第一预制台座上的预制箱梁浇筑完成后,调节行走小车上的液压调节系统,从而使得液压调节系统的高度降低至低于整体箱梁侧模底面的高度,移动行走小车致其位于整体箱梁侧模下,升高液压调节系统使其顶起整体箱梁侧模并行驶至下一个预制台座处,在下一个预制台座上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完成所有的预制箱梁的制作。进一步地,所述液压调节系统包括设置在行走小车上的横向液压千斤顶、设置在横向液压千斤顶上的竖向液压千斤顶以及设置在所述竖向液压千斤顶上的驮架。进一步地,在步骤二中先用竖向液压千斤顶调节整体钢筋胎架的高度到所需的高度,再用横向液压千斤顶调节整体钢筋胎架靠近第一预制台座至其位于合适的位置处,然后用第一预制台座的下拉杆将整体钢筋胎架的一端支撑固定住,之后调节整体钢筋胎架底部的竖向可调底托的长度与下拉杆的高度相当从而将整体钢筋胎架稳固地固定在第一预制台座和地面上。进一步地,在步骤二中整体钢筋定位胎架固定好后,调节行走小车上的液压调节系统从而使得行走小车从整体钢筋定位胎架中移出,并在其上吊装放置另一个整体钢筋定位胎架且行驶到下一个预制台座处重复步骤二的动作。进一步地,在步骤三中,移走第一预制台座上的整体钢筋胎架的方法为:调节竖向液压千斤顶使行走小车上的驮架顶起整体钢筋胎架,再松掉第一预制台座上的下拉杆上螺帽,解除对整体钢筋胎架的约束,收起整体钢筋胎架上的竖向可调底托,使整体钢筋胎架完全落在行走小车的驮架上。进一步地,在步骤四中,在第一预制台座处固定整体箱梁侧模的方法为:先用竖向液压千斤顶调节整体箱梁侧模的高度到所需的高度,再用横向液压千斤顶调节整体钢筋胎架靠近第一预制台座直至其位于合适的位置处,之后用第一预制台座的下拉杆将整体钢筋胎架的一端支撑固定住,再将整体箱梁侧模上的上拉杆固定在第一预制台座上,最后调节整体箱梁侧模底部的可调支撑底座与地面接触以将整体箱梁侧模稳定可靠地固定在第一预制台座和地面上。进一步地,在步骤四中,在整体箱梁侧模固定好后,调节行走小车上的液压调节系统从而使得行走小车从整体箱梁侧模中移出,并在其上吊装放置另一个整体箱梁侧模且行驶到下一个预制台座处重复步骤四的动作。进一步地,在步骤六中,移走第一预制台座处的整体箱梁侧模的方法为:用行走小车的竖向液压千斤顶升高使驮架顶起整体箱梁侧模,松开第一预制台座上的下拉杆和整体箱梁侧模上的上拉杆,收起整体箱梁侧模上的可调支撑底座,使整体箱梁侧模完全落在行走小车的驮架上,用行走小车的横向液压千斤顶使整体箱梁侧模完全脱开预制箱梁梁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减少了甚至不用龙门吊进行钢筋骨架吊运、外模模板安拆的施工,达到节约人工费用,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安全生产风险,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目的;且在安装拆除整体钢筋定位胎架、整体箱梁侧模用行走小车流水进行,机械化程度高;2)施工中没有使用龙门吊和专用吊具,所用人工较少,安全风险低;3)整体钢筋定位胎架由定变活,不用专门占用场地,节约了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电动行走小车安装、拆除整体钢筋胎架正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电动行走小车安装、拆除整体钢筋胎架侧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行走小车安装、拆除整体侧模侧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某一阶段的施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的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步骤一、在施工现场按设计要求间隔设置多个预制台座,如图1中的预制台座A、B、C按顺序排列;在多个预制台座两旁设置钢轨轨道1,钢轨轨道1上放置数台电动行走小车2,电动行走小车2上设置有液压调节系统,该液压调节系统包括设置在电动行走小车2上的横向液压千斤顶3、设置在横向液压千斤顶3上的竖向液压千斤顶4以及设置在竖向液压千斤顶4上的驮架5。在本实施例中,在预制台座A两侧轨道1外放置已用可调支撑底座6支撑好的整体箱梁侧模7,在预制台座B两侧轨道1外放置已用竖向可调底托8支撑好的整体钢筋定位胎架9;当然整体箱梁侧模7与整体钢筋定位胎架9也可以放在同一预制台座处;步骤二、如图1和图2所示,电动行走小车2用驮架5驮起整体钢筋定位胎架9沿钢轨轨道1行驶到预制台座A旁,用液压调节系统调节整体钢筋定位胎架9就位,并利用整体钢筋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箱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在施工现场按设计要求间隔设置多个预制台座,在多个预制台座旁设置行走轨道,行走轨道上安放有行走小车,行走小车上固定有液压调节系统;/n步骤二、将整体钢筋定位胎架吊装放置在液压调节系统上,行走小车驮起整体钢筋定位胎架沿行走轨道行驶到第一预制台座旁,根据第一预制台座上待安装的腹板钢筋骨架的位置和高度,调节行走小车上的液压调节系统将整体钢筋胎架移至所述第一预制台座旁合适位置处就位并将整体钢筋定位胎架固定,之后利用整体钢筋定位胎架在第一预制台座上安装腹板钢筋;/n步骤三、待腹板钢筋安装完成后在第一预制台座上形成腹板钢筋骨架,调节行走小车上的液压调节系统,该液压调节系统升高顶起第一预制台座处的整体钢筋定位胎架后在行走轨道上行驶到第二预制台座旁,之后在第二预制台座处重复上述步骤二的动作;/n步骤四、待第一预制台座上的整体钢筋胎架被移走后,将整体箱梁侧模放置在行走小车上,行走小车驮起整体箱梁侧模行驶到第一预制台座处,根据第一预制台座上腹板钢筋骨架的位置和高度,调节行走小车上的液压调节系统将整体箱梁侧模移至所述第一预制台座旁合适位置处就位并将整体箱梁侧模固定;/n步骤五、在第一预制台座上的腹板钢筋骨架上安装内模、顶板钢筋以及端头模板,最后整体浇筑预制箱梁砼即在第一预制台座上制得预制箱梁;/n步骤六、待第一预制台座上的预制箱梁浇筑完成后,调节行走小车上的液压调节系统,从而使得液压调节系统的高度降低至低于整体箱梁侧模底面的高度,移动行走小车致其位于整体箱梁侧模下,升高液压调节系统使其顶起整体箱梁侧模并行驶至下一个预制台座处,在下一个预制台座上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完成所有的预制箱梁的制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箱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施工现场按设计要求间隔设置多个预制台座,在多个预制台座旁设置行走轨道,行走轨道上安放有行走小车,行走小车上固定有液压调节系统;
步骤二、将整体钢筋定位胎架吊装放置在液压调节系统上,行走小车驮起整体钢筋定位胎架沿行走轨道行驶到第一预制台座旁,根据第一预制台座上待安装的腹板钢筋骨架的位置和高度,调节行走小车上的液压调节系统将整体钢筋胎架移至所述第一预制台座旁合适位置处就位并将整体钢筋定位胎架固定,之后利用整体钢筋定位胎架在第一预制台座上安装腹板钢筋;
步骤三、待腹板钢筋安装完成后在第一预制台座上形成腹板钢筋骨架,调节行走小车上的液压调节系统,该液压调节系统升高顶起第一预制台座处的整体钢筋定位胎架后在行走轨道上行驶到第二预制台座旁,之后在第二预制台座处重复上述步骤二的动作;
步骤四、待第一预制台座上的整体钢筋胎架被移走后,将整体箱梁侧模放置在行走小车上,行走小车驮起整体箱梁侧模行驶到第一预制台座处,根据第一预制台座上腹板钢筋骨架的位置和高度,调节行走小车上的液压调节系统将整体箱梁侧模移至所述第一预制台座旁合适位置处就位并将整体箱梁侧模固定;
步骤五、在第一预制台座上的腹板钢筋骨架上安装内模、顶板钢筋以及端头模板,最后整体浇筑预制箱梁砼即在第一预制台座上制得预制箱梁;
步骤六、待第一预制台座上的预制箱梁浇筑完成后,调节行走小车上的液压调节系统,从而使得液压调节系统的高度降低至低于整体箱梁侧模底面的高度,移动行走小车致其位于整体箱梁侧模下,升高液压调节系统使其顶起整体箱梁侧模并行驶至下一个预制台座处,在下一个预制台座上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完成所有的预制箱梁的制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箱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调节系统包括设置在行走小车上的横向液压千斤顶、设置在横向液压千斤顶上的竖向液压千斤顶以及设置在所述竖向液压千斤顶上的驮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箱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先用竖向液压千斤顶调节整体钢筋胎架的高度到所需的高度,再用横向液压千斤顶调节整体钢筋胎架靠近第一预制台座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钢陈志达王士晓杨德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