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模数化超低能耗外墙板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447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2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模数化超低能耗外墙板。所述外墙板为带肋内叶墙、复合保温层和饰面层构成的夹心结构,所述饰面层可以是用于外墙饰面干挂的大幅面的石材、瓷砖和外墙硅酸钙板等中的任何一种;所述复合保温层厚度为80~230mm,由PUR保温板、EPS保温板和真空绝热板中的任意二种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外墙板结构简单,保温隔热性能和防水性能好,其适用范围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模数化超低能耗外墙板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具有工艺简单、难度较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模数化超低能耗外墙板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预制构件外墙板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模数化超低能耗外墙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普通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在室内模台上制作完成,现有技术往往存在工艺复杂、难度较高的缺陷,且制作出来的外墙板其保温、隔热、防水和气密性等性能较低,不满足一些特定场所的使用,其适用范围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结构更简单、保温隔热性能和防水性能更好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模数化超低能耗外墙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工艺简单、难度较小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模数化超低能耗外墙板的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模数化超低能耗外墙板,所述外墙板为带肋内叶墙、复合保温层和饰面层构成的夹心结构,所述饰面层可以是用于外墙饰面干挂的大幅面的石材、瓷砖和外墙硅酸钙板等中的任何一种;所述复合保温层由PUR保温板、EPS保温板和真空绝热板中的至少任意二种组成。进一步,所述复合保温层的厚度为80~230mm。进一步,所述外墙板的宽度模数为610*n-10mm,其中,n为正整数。进一步,所述外墙板的带肋内叶墙上下端均设有预埋螺纹套筒及企口,两侧均设有凹槽,内侧面设有聚氨酯泡沫灌注孔,灌注聚氨酯发泡剂后使复合保温层形成整体无缝结构。进一步,所述外墙板两侧设有现浇混凝土缺口,相邻的墙体组合后形成混凝土承重柱免模板的空腔,浇注混凝土后与内叶墙形成整体承重结构。进一步,所述外墙板采用反打的生产工艺,内叶墙朝上,饰面层贴模台面,或采用正打的生产工艺,内叶墙贴模台面,饰面层朝上。在生产时可将内饰面的线盒、外饰面的瓷砖、装饰件等材料一次铺装完成。进一步,所述外墙板的带肋内叶墙、保温层、饰面层之间通过低热导系数的保温连接件固定,一端通过背栓螺丝与饰面层固定,另一端固定在内叶墙混凝土中。进一步,所述保温连接件包括“L”形板式保温连接件和“L”形插入式保温连接件,所述“L”形板式保温连接件,用不锈钢板冲孔折弯而成,板厚为2~4mm,用于反打工艺,即饰面层贴模台面,内叶墙朝上;所述“L”形插入式保温连接件,采用2~3根不锈钢丝,折弯成90°,插入头折弯成波纹状,采用高强度的玄武岩纤维及乙烯基树脂缠绕、涂覆固定不锈钢丝,复合定型呈“L”形。进一步,所述外墙板中门窗洞口采用木塑PVC多腔型材,内填充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组合玄武岩纤维复合筋的隔热断桥件。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模数化超低能耗外墙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用石材、瓷砖或硅酸钙板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作饰面层,在所述饰面层的背面设置背栓螺丝固定孔,然后用背栓螺丝固定L形保温连接件;S2:将所述饰面层放入墙板专用模具之中,在所述饰面层涂覆粘接剂并粘贴PUR保温层,在PUR保温层的拼缝和L形保温连接件穿入孔中注入聚氨酯发泡胶,使所述PUR保温层形成整体;S3:在所述PUR保温层上涂覆粘接剂并粘贴EPS保温层,在所述EPS保温层的拼缝和L形保温连接件穿入孔中注入聚氨酯发泡胶,使所述EPS保温层形成整体;S4:在所述EPS保温层上铺设钢筋,进行钢筋的绑扎;S5:在模具上固定预埋螺纹套筒、预留在内叶墙板上的板间连接口及内叶墙板凹槽的模具组件工装。S6:浇注带肋内叶墙板的混凝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外墙板结构简单,保温隔热性能和防水性能更好,其适用范围更大;本专利技术的外墙板制作方法具有工艺简单、难度较小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保温集成墙板部品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1中保温集成墙板横截面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1中的保温集成墙板构造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带窗户的保温集成墙板部品图;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2中带窗户的保温集成墙板横截面示意图;图6为带窗户的保温集成墙板的窗台板里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带窗户的保温集成墙板的窗台板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带窗户的保温集成墙板的窗过梁板的里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带窗户的保温集成墙板的窗过梁板的外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门窗洞口隔热断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门窗洞口隔热断桥件安装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L形板式保温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L形插入式保温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饰面层,2、PUR保温层,3、EPS保温层,4、带肋内叶墙,5、“L”形板式保温连接件,6、“L”形插入式保温连接件,501、钢筋穿入孔,7、后插入保温层企口,502、背栓螺丝孔,8、门窗洞口隔热断桥件,9、门窗洞口饰线,10、背栓螺丝,11、横向插入的复合保温层,12、竖向插入的复合保温层,13、内叶墙板间连接口,14、内叶墙凹槽,15、吊装用螺纹套筒,16、支撑用螺纹套筒,17、斜支撑螺纹套筒,18、底部定位螺纹套筒及聚氨酯注胶孔,19、定位螺纹套筒,20、门窗洞口边柱固定螺纹套筒,21、门窗洞口边柱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3和图12-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外墙板为带肋内叶墙4、PUR保温板2、EPS保温板3和饰面层1构成的夹心结构,饰面层1是用于外墙饰面干挂的大幅面的石材;所述复合保温层厚度为150mm。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墙板的宽度为610mm,外墙板的带肋内叶墙4上下端均设有预埋螺纹套筒及企口,两侧均设有凹槽,内侧面设有聚氨酯泡沫灌注孔,灌注聚氨酯发泡剂后使复合保温层形成整体无缝结构;外墙板两侧设有现浇混凝土缺口,相邻的墙体组合后形成混凝土承重柱免模板的空腔,浇注混凝土后与内叶墙形成整体承重结构。所述外墙板采用反打的生产工艺,内叶墙朝上,饰面层贴模台面,或采用正打的生产工艺,内叶墙贴模台面,饰面层朝上。在生产时可将内饰面的线盒、外饰面的瓷砖、装饰件等材料一次铺装完成。外墙板的带肋内叶墙4、复合保温层、饰面层1之间通过低热导系数的保温连接件固定,其一端通过背栓螺丝与饰面层固定,另一端固定在内叶墙混凝土中。本实施例中,保温连接件穿过PUR保温层2和EPS保温层3,EPS保温层3外部上下及左右均预留后插入保温层企口7。所述保温连接件为“L”形保温连接件,包括“L”形板式保温连接件5和“L”形插入式保温连接件6,所述“L”形板式保温连接件5用不锈钢板冲孔折弯而成,板厚为3mm,用于反打工艺,即饰面层贴模台面,内叶墙朝上。“L”形板式保温连接件上5设有钢筋穿入孔501和背栓螺丝孔502,“L”形板式保温连接件5上端的钢筋穿入孔501穿入钢筋后锚固在带肋内叶墙4的钢筋之中,再向钢筋穿入孔501中注入聚氨酯发泡胶。所述“L”形插入式保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模数化超低能耗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板为带肋内叶墙、复合保温层和饰面层构成的夹心结构,所述饰面层可以是用于外墙饰面干挂的大幅面的石材、瓷砖和外墙硅酸钙板等中的任何一种;所述复合保温层由PUR保温板、EPS保温板和真空绝热板中的至少任意二种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模数化超低能耗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板为带肋内叶墙、复合保温层和饰面层构成的夹心结构,所述饰面层可以是用于外墙饰面干挂的大幅面的石材、瓷砖和外墙硅酸钙板等中的任何一种;所述复合保温层由PUR保温板、EPS保温板和真空绝热板中的至少任意二种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模数化超低能耗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保温层的厚度为80~2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模数化超低能耗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板的宽度模数为610*n-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模数化超低能耗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板的带肋内叶墙上下端均设有预埋螺纹套筒及企口,两侧均设有凹槽,内侧面设有聚氨酯泡沫灌注孔,灌注聚氨酯发泡剂后使复合保温层形成整体无缝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模数化超低能耗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板两侧设有现浇混凝土缺口,相邻的墙体组合后形成混凝土承重柱免模板的空腔,浇注混凝土后与内叶墙形成整体承重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模数化超低能耗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板采用反打的生产工艺,内叶墙朝上,饰面层贴模台面,或采用正打的生产工艺,内叶墙贴模台面,饰面层朝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模数化超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慎谦谢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愿景住宅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