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日光温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4450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农业大棚设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日光温室装置,设置有数据采集仪;数据采集仪通过电缆分别连接温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电控柜,电控柜通过电缆分别连接上放风电机、下放风电机、轴流风机、加热器、风向导流器、遮阳电机、补光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数据采集仪设置棚内温度上下限,加热温度上限和下限,土壤湿度上下限,光照度上下限,补光灯的开启和关闭时间,按逻辑关系控制上放风电机,下放风电机,加热器,轴流风机,灌溉水泵,遮阳电机,补光灯的运动,实现自动控制大棚内的温度,灌溉,光照度,降低了人工操作的成本,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可种植对环境要求严格的经济作物,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日光温室装置
本技术属于农业设施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日光温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现在温室大棚主要采用人工的操作方式,这种操作造成成本高,费时,费力,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同时也无法种植对环境要求严格的经济作物。例如,现在的大棚中的温度控制都采用手动防风来降低温度,每2米一个绳子,通过滑轮连接在大棚的棚膜上,通过温度计人工观测到温度高时,就拉动绳子打开上面的棚膜,放出热空气,达到降温的目的,一般的棚都要有40到50条这样的放风绳,要想打开整个棚就要依次的拉动绳子,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且打开整个棚需要很长的时间,就造成了先打开的地方温度下降的比后打开的温度下降的大。造成整个大棚温度的不均匀,使人工成本提高很多,产量降低。人工观测温度计,需要人定时的去观察,当温度过高和过低时也不能及时发现,严重的影响了蔬菜或农作物的产量。现在的大棚中没有补光设备,完全靠日光照射,遇到连雨天和雾霾天气时,光照度低,严重的影响植物的生长。灌溉现在普通大棚采用的都是管路自己浇水,浇多少就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日光温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日光温室装置设置有:/n数据采集仪;/n数据采集仪通过电缆分别连接温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电控柜,电控柜通过电缆分别连接上放风电机、下放风电机、轴流风机、加热器、风向导流器、遮阳电机、补光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日光温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日光温室装置设置有:
数据采集仪;
数据采集仪通过电缆分别连接温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电控柜,电控柜通过电缆分别连接上放风电机、下放风电机、轴流风机、加热器、风向导流器、遮阳电机、补光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日光温室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放风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兆韵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泰安农业气象试验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