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壳件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4430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壁壳件定位装置,内定位组件安装在底座的所述工件安装位上,安装架安装在内定位组件一侧;外定位组件的第一侧定位块和第二侧定位块位于内定位组件两侧,二者相对设有夹持面,侧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侧定位块向靠近第一侧定位块的方向移动。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薄壁壳件定位装置,通过内定位组件从内侧对薄壁壳体进行支撑定位,外定位组件的两个侧定位块配合从外部抱紧壳体,从外侧对其进行保护,防止加工过程中薄壁变形,便于安装,从而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壁壳件定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零部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薄壁壳件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薄壁类零部件在数控加工行业经常会遇到,这类零部件很容易变形,从而影响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而这类零部件最有代表性的是铝壳体,其壁较薄,且长度较长。在整形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定位,对侧壁进行精确快捷整形。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薄壁壳件定位装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薄壁壳件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安装架、内定位组件、外定位组件;底座上设有工件安装位,内定位组件安装在所述工件安装位上;安装架安装在底座上且位于内定位组件一侧;外定位组件包括侧推驱动机构、第一侧定位块和第二侧定位块,第一侧定位块位于内定位组件一侧且安装在安装架上,第一侧定位块朝向内定位组件一侧设有第一夹持面,第二侧定位块位于内定位组件远离第一侧定位块一侧且其朝向内定位组件一侧设有第二夹持面,侧推驱动机构安装在第一侧定位块上,侧推驱动机构的驱动轴与第二侧定位块连接用于驱动第二侧定位块向靠近第一侧定位块的方向移动。优选地,侧推驱动机构采用侧推气缸。优选地,内定位组件还括支撑架、弹性定位块、内涨紧块、外涨紧套和下拉气缸,支撑架位于所述工件安装位上,下拉气缸安装在支撑架上且其输出轴向上伸出,内涨紧块安装在所述输出轴上端,内涨紧块外壁设有环形设置的第一涨紧面,所述第一涨紧面的外径从上向下逐渐减小,外涨紧套套设在内涨紧块外部且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涨紧面配合的第二涨紧面,弹性定位块安装在外涨紧套上端。优选地,内定位组件还包括内固定块,内固定块设置在支撑架上且位于内定位块下方,下拉气缸安装在内固定块上,外涨紧套位于内定位块和内固定块之间。优选地,外涨紧套侧壁设有多个从顶端向下延伸的第一凹槽和多个从底端向上延伸的第二凹槽,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和多个所述第二凹槽交替错开布置。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底部的最低点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底部的最高点下方。优选地,所述内整形面为具有矩形结构的外环面,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均为具有L型结构的凹面且二者共同形成与所述内整形面配合的内环面。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出的薄壁壳件定位装置,内定位组件安装在底座的所述工件安装位上,安装架安装在内定位组件一侧;外定位组件的第一侧定位块和第二侧定位块位于内定位组件两侧,二者相对设有夹持面,侧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侧定位块向靠近第一侧定位块的方向移动。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薄壁壳件定位装置,通过内定位组件从内侧对薄壁壳体进行支撑定位,外定位组件的两个侧定位块配合从外部抱紧壳体,从外侧对其进行保护,防止加工过程中薄壁变形,便于安装,从而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薄壁壳件定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薄壁壳件定位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薄壁壳件定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薄壁壳件定位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和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薄壁壳件定位装置,包括:底座1、安装架2、内定位组件、外定位组件;底座1上设有工件安装位,内定位组件安装在所述工件安装位上;安装架2安装在底座1上且位于内定位组件一侧;外定位组件包括侧推驱动机构31、第一侧定位块32和第二侧定位块33,第一侧定位块32位于内定位组件一侧且安装在安装架2上,第一侧定位块32朝向内定位组件一侧设有第一夹持面,第二侧定位块33位于内定位组件远离第一侧定位块32一侧且其朝向内定位组件一侧设有第二夹持面,侧推驱动机构31安装在第一侧定位块32上,侧推驱动机构31的驱动轴与第二侧定位块33连接用于驱动第二侧定位块33向靠近第一侧定位块32的方向移动。本实施例的薄壁壳件定位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中,首先将薄壁壳件套设在内定位组件外部,然后侧推驱动机构驱动第一侧定位块和第二侧定位块相对移动从外部抱紧壳件外壁,实现对薄壁壳件的定位。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薄壁壳件定位装置,内定位组件安装在底座的所述工件安装位上,安装架安装在内定位组件一侧;外定位组件的第一侧定位块和第二侧定位块位于内定位组件两侧,二者相对设有夹持面,侧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侧定位块向靠近第一侧定位块的方向移动。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薄壁壳件定位装置,通过内定位组件从内侧对薄壁壳体进行支撑定位,外定位组件的两个侧定位块配合从外部抱紧壳体,从外侧对其进行保护,防止加工过程中薄壁变形,便于安装,从而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在侧推驱动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侧推驱动机构31采用侧推气缸。在内定位组件的具体设计方式中,内定位组件还括支撑架41、弹性定位块42、内涨紧块43、外涨紧套44和下拉气缸45,支撑架41位于所述工件安装位上,下拉气缸45安装在支撑架41上且其输出轴向上伸出,内涨紧块43安装在所述输出轴上端,内涨紧块43外壁设有环形设置的第一涨紧面,所述第一涨紧面的外径从上向下逐渐减小,外涨紧套44套设在内涨紧块43外部且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涨紧面配合的第二涨紧面,弹性定位块42安装在外涨紧套44上端;内定位时,下拉气缸通过输出轴拉动内涨紧块下降,在第一涨紧面和第二涨紧面的配合下,推动外涨紧套外扩,带动弹性定位块向外发生形变,从内部对壳件侧壁施加支撑力。在进一步具体实施方式中,内定位组件还包括内固定块46,内固定块46设置在支撑架41上且位于内定位块下方,下拉气缸45安装在内固定块46上,外涨紧套44位于内定位块和内固定块46之间,内固定块与内定位块配合。在外涨紧套的具体设计方式中,外涨紧套44侧壁设有多个从顶端向下延伸的第一凹槽和多个从底端向上延伸的第二凹槽,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和多个所述第二凹槽交替错开布置;通过凹槽设计,为涨紧套提供形变空间。在进一步具体设计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底部的最低点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底部的最高点下方。在外定位组件的具体设计方式中,所述内整形面为具有矩形结构的外环面,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均为具有L型结构的凹面且二者共同形成与所述内整形面配合的内环面。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壁壳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安装架(2)、内定位组件、外定位组件;/n底座(1)上设有工件安装位,内定位组件安装在所述工件安装位上;/n安装架(2)安装在底座(1)上且位于内定位组件一侧;/n外定位组件包括侧推驱动机构(31)、第一侧定位块(32)和第二侧定位块(33),第一侧定位块(32)位于内定位组件一侧且安装在安装架(2)上,第一侧定位块(32)朝向内定位组件一侧设有第一夹持面,第二侧定位块(33)位于内定位组件远离第一侧定位块(32)一侧且其朝向内定位组件一侧设有第二夹持面,侧推驱动机构(31)安装在第一侧定位块(32)上,侧推驱动机构(31)的驱动轴与第二侧定位块(33)连接用于驱动第二侧定位块(33)向靠近第一侧定位块(32)的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壁壳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安装架(2)、内定位组件、外定位组件;
底座(1)上设有工件安装位,内定位组件安装在所述工件安装位上;
安装架(2)安装在底座(1)上且位于内定位组件一侧;
外定位组件包括侧推驱动机构(31)、第一侧定位块(32)和第二侧定位块(33),第一侧定位块(32)位于内定位组件一侧且安装在安装架(2)上,第一侧定位块(32)朝向内定位组件一侧设有第一夹持面,第二侧定位块(33)位于内定位组件远离第一侧定位块(32)一侧且其朝向内定位组件一侧设有第二夹持面,侧推驱动机构(31)安装在第一侧定位块(32)上,侧推驱动机构(31)的驱动轴与第二侧定位块(33)连接用于驱动第二侧定位块(33)向靠近第一侧定位块(32)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壳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侧推驱动机构(31)采用侧推气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壳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定位组件还括支撑架(41)、弹性定位块(42)、内涨紧块(43)、外涨紧套(44)和下拉气缸(45),支撑架(41)位于所述工件安装位上,下拉气缸(45)安装在支撑架(41)上且其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纪村毛益飞葛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捷甬达智能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