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动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423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手持式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包括工作机构、动力机构、连接机构、和夹持机构。动力机构为工作机构提供动力。连接机构连接工作机构和动力机构。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第一轴与动力机构耦合,第二轴与工作机构耦合。夹持机构包括壳体、套筒和载体。套筒配置成接纳第一轴的一部分和第二轴的一部分。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手持式动力装置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式动力装置
本技术一般地涉及动力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手持式动力装置。
技术介绍
动力装置,例如打草机,通过将动力输送至工作头,从而切割草坪、花园、牧场等地方的杂草。为了便于携带、运输、收藏等,动力装置可包括两节短杆,在使用前将它们接合在一起形成较长的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震动,接合容易松动。现有的许多接合装置又过于复杂,不便于使用。此外,动力装置的马达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会传递至动力装置的其他部分,例如手柄,引起操作者的不适。动力装置的操作部件,例如开关按钮的设计也常常不尽如意。这些对动力装置的操作及效果都可能产生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手持式动力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述缺点。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手持式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包括工作机构、动力机构、连接机构、和夹持机构。动力机构为工作机构提供动力。连接机构连接工作机构和动力机构。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第一轴与动力机构耦合,第二轴与工作机构耦合。夹持机构包括壳体、套筒和载体。套筒配置成接纳第一轴的一部分和第二轴的一部分。夹持机构还包括保持件,用于保持套筒和载体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手持式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包括工作机构、动力机构、连接机构、夹持机构、以及操作机构。工作机构执行手持式动力装置的功能。动力机构为工作机构提供动力。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一轴,第一轴容纳在第一套管中,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套管和第二轴,第二轴容纳在第二套管中,第一轴通过耦合机构与马达输出轴耦合,第二轴与工作机构耦合。夹持机构包括壳体、套筒、和载体。壳体接纳第一套管的一部分和第二套管的一部分,载体承载套筒,套筒接纳第一轴的一部分和第二轴的一部分。操作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触发机构,用于对动力机构的动力进行操作。根据本技术的手持式动力装置具有许多优点。例如,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动力装置的连接机构的不同连接部可通过夹持机构紧固连接,使得连接机构在操作时十分牢固、不易松动,具有很好的机械稳定性。夹持机构的设计十分简单、灵活,对连接机构的截面尺寸具有裕度。再例如,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动力装置可以消除或缓和动力机构在操作时产生的震动和噪音。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动力装置的操作机构的设计,具有操作便携性和安全性。本技术的更多实施例以及有益技术效果将在下文详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动力装置的示意图。图2A是图1的动力装置的夹持机构的示意图。图2B是图2A的夹持机构的截面示意图。图3A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夹持机构的示意图。图3B是图3A的夹持机构的截面示意图。图3C是图3A的夹持机构的截面示意图,其与图3B的截面示意图相比变换一角度。图3D是图3C的夹持机构移除载体和第一、第二保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E是图3C的夹持机构移除载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F是图3C的夹持机构的载体、套筒、和第一、第二保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A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夹持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4B是图4A的夹持机构的俯视图。图4C是图4A的夹持机构的底视图。图5A是图4A的夹持机构的锁定机构的爆炸示意图。图5B是图4A的夹持机构的第一紧固机构的爆炸示意图。图5C是图4A的夹持机构的第二紧固机构的爆炸示意图。图6A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动力机构移除一部分外壳的示意图。图6B是图6A沿AA的剖面示意图。图6C是图6A沿BB的剖面示意图。图7A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操作机构的示意图。图7B是沿图7A的CC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以下将结合相关附图描述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图1示出动力装置10。动力装置10能执行一种或多种功能,例如在特定条件下对外在对象进行操作。在本特定实施例中,动力装置10例示为打草机。动力装置10包括工作机构110、动力机构120、连接机构130、夹持机构140、和操作机构150。工作机构110设置在动力装置10的第一端,能在操作时执行动力装置10的功能。例如工作机构110可包括刀具或刀片,用于切割杂草等。动力机构120设置在动力装置10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用于为工作机构110提供动力。连接机构130设置在工作机构110与动力机构120之间。连接机构130包括第一连接部132和第二连接部134。第一连接部132与动力机构120耦合,第二连接部134与工作机构110耦合。连接部132和134通过夹持机构140耦合在一起。操作机构150用于对动力装置10进行操作。操作机构150可根据需要,设置一个或多个操作特征,用于例如开启、关闭、调节动力输出等。操作机构150耦合或附接在第一连接部132上,并且靠近动力机构120设置。在本特定实施例中,操作机构150和动力机构120设置在不同的壳体上。图1所示的动力装置10的设置有许多优点。例如工作机构110和动力机构120设置在动力装置10的相对端,这是有利的,例如可在操作动力装置10时,提供更好的平衡和动力传送。操作机构150和动力机构120设置成分立的模块,这为设计带来灵活性。例如,操作机构150上的操作机制(例如操作按钮)可独立且灵活地设计,以增加操作的便捷性、准确性、和安全性。操作结构150的形状、构造、材质也可采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以提供动力装置10的把手或手柄功能。此外,在相应模块出现问题需要维修、更换时,这种分立设计也会增加便利性和降低成本。图2A和2B示出图1的夹持机构。为了更好地显示连接关系,图2A和2B也示出第一、第二连接部132、134的一部分。第一连接部132包括第一轴1322和第一套管1324,第一轴1322容纳在第一套管1324中。第二连接部134包括第二轴1342和第二套管1344,第二轴1342容纳在第二套管1344中。第一套管1324和第二套管1344构成套管机构。第一轴1322和第二轴1342用于传递动力,例如可将动力机构的动力传递至工作机构,用于执行动力装置的功能。例如,第一轴1322在操作时可接受马达的扭矩输出,并通过第二轴1342将该扭矩输出传递至工作机构。夹持机构140包括壳体142、以及容纳在壳体142中的套筒144和载体146。载体146用于承载或支撑套筒144。如图2B所示,载体146定义空腔以容纳套筒144的至少一部分。套筒144接纳第一轴1322的一部分和第二轴1342的一部分,从而将第一轴1322和第二轴1342耦合或连接。壳体142接纳第一套管1324的一部分和第二套管1344的一部分,从而将第一套管1324和第二套管1344耦合或连接。图3A-3F是夹持机构340或其一部分的示意图。为了清楚例示起见,在这些图中的一个或多个中,一个或多个可选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动力装置具有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手持式动力装置包括:/n工作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端;/n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端并且配置成为所述工作机构提供动力;/n连接机构,配置成连接所述工作机构和所述动力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第一轴与所述动力机构耦合,所述第二轴与所述工作机构耦合;/n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壳体、套筒、和载体,所述套筒配置成接纳所述第一轴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二轴的一部分,所述载体配置成承载所述套筒,/n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保持件,所述保持件配置成保持所述套筒和所述载体中的至少一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动力装置具有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手持式动力装置包括:
工作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端;
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端并且配置成为所述工作机构提供动力;
连接机构,配置成连接所述工作机构和所述动力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第一轴与所述动力机构耦合,所述第二轴与所述工作机构耦合;
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壳体、套筒、和载体,所述套筒配置成接纳所述第一轴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二轴的一部分,所述载体配置成承载所述套筒,
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保持件,所述保持件配置成保持所述套筒和所述载体中的至少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件不是所述壳体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定义空腔以容纳所述套筒的至少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是轴承,所述套筒配置成穿过所述轴承所定义的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件包括第一保持件和第二保持件,所述第一保持件配置成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接合并且与所述载体接触以限制所述载体的轴向移位,所述第二保持件配置成与所述套筒的外表面接合并且与所述载体接触以限制所述套筒相对于所述载体的轴向移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式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件和第二保持件是卡环,所述第一保持件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保持件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持式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件成型为非封闭的环状,具有两个相对的端部,在每个端部上设置有第一耳部,所述第二保持件成型为非封闭的环状,具有两个相对的端部,在每个端部上设置有第二耳部。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突起部和第一凹槽,所述第一保持件的一部分容纳在所述第一凹槽中并且与所述第一突起部定义第一凹陷部,用于容纳所述载体的一部分并且保持所述载体。


9.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突起部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保持件的一部分容纳在所述第二凹槽中并且与所述第二突起部定义第二凹陷部,用于容纳所述载体的一部分并且保持所述套筒。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套管机构,所述套管机构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轴,所述第二套管用于容纳所述第二轴,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通过所述夹持机构相耦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手持式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配置成将所述夹持机构的壳体与所述套管机构锁定,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基座、轴杆、套接部、和弹性部,所述基座和所述套接部限定通道,所述轴杆容纳在所述通道中,所述弹性部套接在所述轴杆的一部分上,所述基座与所述套接部卡合以使得所述基座操作地驱动所述套接部旋进。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手持式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帽部和基体,所述帽部具有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与所述基体接合并形成周向的接合线,所述帽部具有从所述接合线远离所述基体延伸的斜面,所述基体在远离所述帽部的一端上设置有凸缘,所述基座定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从所述凸缘的端面延伸至所述帽部的第一面;
所述轴杆包括第一指部和第二指部,所述第一指部的截面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指部的截面直径,所述第一指部的一端设置凸部,所述第一指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指部接合并且在接合处形成台阶,所述第二指部上设置轴环,所述轴环的截面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指部的截面直径;
所述套接部包括套接座和螺纹部,所述套接座定义凹槽,所述凹槽配置成与所述凸缘卡合,所述套接座和所述螺纹部定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配置成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以构成所述通道,所述第一指部通过所述凸部和所述台阶限制在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第二指部的至少一部分容纳在所述第二通孔中;以及
所述弹性部套接在所述第二指部上并且被限制在所述台阶与所述轴环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的壳体设置至少一个狭口,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紧固机构,所述至少一个紧固机构配置成穿过所述至少一个狭口,对所述壳体进行紧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手持式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紧固机构包括第一紧固机构,所述第一紧固机构包括旋帽、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志刚吴立岗温金平
申请(专利权)人:创科无线普通合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