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路控制装置及电路控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4114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路控制装置及电路控制系统。其中,该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包括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连接供电电源,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物理开关模块的一端;第一智能控制端,所述第一智能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输入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智能控制模式或手动控制模式的切换;第二控制模块,输出端与负载连接;物理开关模块,其另一端与所述负载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智能控制和手动控制的切换,在智能控制系统出现异常时,能够及时快速地开启手动控制模式,便于在紧急情况下对负载的手动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路控制装置及电路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工电子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路控制装置及电路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建筑内部的照明均使用机械式物理开关,通过人为操作对照明进行控制,随着能源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为了能源建筑内的能源起到管理、节能的作用,则需要对公共资源起到管理的功能。对于一个建筑内公共资源主要为照明和暖通设备,由于目前大部分建筑的照明还是机械式开关,如果全部更换为智能开关工程量较大且成本较高。同时舍弃物理开关,仅采用智能开关,当智能开关出现异常时则无法做紧急控制,所以在智能化的改造中,物理开关目前还是有比较重要的作用。针对现有技术中智能开关在异常情况下无法进行紧急控制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路控制装置及电路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开关在异常情况下无法进行紧急控制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切换工作模式的电路控制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包括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连接供电电源,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物理开关模块的一端;第一智能控制端,所述第一智能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输入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智能控制模式或手动控制模式的切换;第二控制模块,至少具备一个用于导通和关闭的输出端,并与负载连接;物理开关模块,其另一端与所述负载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智能控制端,所述第二智能控制端连接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智能控制端控制开启智能控制模式时,向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输入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负载开启或关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为第一继电器,包括: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一控制电路;所述第一驱动电路两端连接驱动电源,用于触发所述第一继电器导通,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和所述物理开关模块,用于开启智能控制模式或手动控制模式。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一智能控制端,所述第二接口连接驱动电源的一极。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为第二继电器,包括:第二驱动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所述第二驱动电路两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源,用于触发所述第二继电器导通,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输出端连接负载,用于控制负载的开启或关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三接口连接第二智能控制端,所述第四接口连接所述驱动电源的一极。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控制装置还包括断路器,所述断路器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用于发生故障时及时切断电路。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可切换工作模式的电路控制系统,包括多个上述的电路控制装置和负载,所述多个电路控制装置和负载并联接入供电电源的两端。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控制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二控制模块和物理开关模块,通过第一智能控制端向第一控制模块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第二控制模块或物理开关模块导通,实现智能控制和手动控制的切换,在智能控制系统出现异常时,能够及时快速地开启手动控制模式,实现在紧急情况下对负载的手动控制,又能够在智能控制系统恢复正常时,及时恢复智能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控制装置的具体结构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控制系统的具体结构图;图4是现有技术中的开关的结构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电路控制装置的具体结构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电路控制系统的具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控制模块,这些控制模块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控制模块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控制模块也可以被称为第二控制模块,类似地,第二控制模块也可以被称为第一控制模块。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实施例1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中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模块1,包括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连接供电电源,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控制模块3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物理开关模块的一端;第一智能控制端2,所述第一智能控制端2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1,用于向所述第一控制模块1输入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智能控制模式或手动控制模式的切换;第二控制模块3,至少具备一个用于导通和关闭的输出端,并与负载连接;物理开关模块4,其另一端与所述负载5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智能控制端6,所述第二智能控制端6连接第二控制模块3,用于在所述第一智能控制端2控制开启智能控制模式时,向所述第二控制模块3输入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负载5开启或关闭。通过第一控制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二控制模块3和物理开关模块4,通过第一智能控制端2向第一控制模块发送控制信号,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控制模块,包括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连接供电电源,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物理开关模块的一端;/n第一智能控制端,所述第一智能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输入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智能控制模式或手动控制模式的切换;/n第二控制模块,至少具备一个用于导通和关闭的输出端,并与负载连接;/n物理开关模块,其另一端与所述负载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包括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连接供电电源,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物理开关模块的一端;
第一智能控制端,所述第一智能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输入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智能控制模式或手动控制模式的切换;
第二控制模块,至少具备一个用于导通和关闭的输出端,并与负载连接;
物理开关模块,其另一端与所述负载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智能控制端,所述第二智能控制端连接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智能控制端控制开启智能控制模式时,向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输入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负载开启或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为第一继电器,包括: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一控制电路;
所述第一驱动电路两端连接驱动电源,用于触发所述第一继电器导通,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和所述物理开关模块,用于开启智能控制模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豪叶王建任鹏林宝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