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电缆固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4031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式电缆固定支架,包括连接架及可调式抱箍,可调式抱箍包括后箍圈、前左箍圈、前右箍圈,后抱箍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调节长槽和第二调节长槽,前左箍圈后端设有第三调节长槽,前右箍圈后端设有第四调节长槽,所述前左箍圈与后箍圈通过第一锁紧件连接,所述前右箍圈与后箍圈通过第二锁紧件连接,所述前左箍圈和前右箍圈前端通过第三锁紧件连接;所述可调式抱箍还通过第一或第二锁紧件安装在连接架上,连接架上设有与外部固件匹配设计的连接部,所述后箍圈包括后左箍圈和后右箍圈,后左箍圈和后右箍圈后端通过合页式结构铰接。该方案通过调节长槽与第一锁紧件的配合可调节口径大小。同时配合锁紧件设计实现抱箍的朝向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电缆固定支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式电缆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力施工中,高压电缆(300mm2以上)的安装费时费力,电缆的固定是其中重要一环。为了能够正确可靠的固定一根电缆,施工队往往需要派2~3人同时协助,花费10~20分钟才能完成。经分析,造成以上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如下:1、支架位置相对固定。配网施工过程中,高压电缆固定时,三相电缆抱箍固定在支架上,而支架是固定在混凝土里的,水平前后和横向都无法调节。往往需要将电缆紧靠支架,调整到特定位置才可用常规的抱箍固定。2、抱箍开口朝向不可调节。抱箍的开口朝向固定,对电缆的相对垂直度要求比较高,而在实际电缆敷设时,往往由于空间狭小等原因,电缆的位置会发生偏移,因此在固定时需要反复调整横向和纵向的位置,才可固定在抱箍内。例如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18年9月25日公告,公开号为CN207910391U的一种通讯用电缆抱箍即为这类结构。3、电缆固定牢固度不够。抱箍单侧是U型状,另一侧靠两边螺栓的紧固与角铁横梁紧贴。这样的固定方式使得电缆单侧的接触面小,牢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式电缆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架及可调式抱箍,所述可调式抱箍包括后箍圈、前左箍圈、前右箍圈,所述后箍圈的两端分别设有沿抱箍环向方向设置的第一调节长槽和第二调节长槽,所述前左箍圈后端设有与第一调节长槽对应的第三调节长槽,所述前右箍圈后端设有与第二调节长槽对应的第四调节长槽,所述前左箍圈与后箍圈通过穿设在第一调节长槽和第三调节长槽中的第一锁紧件连接,所述前右箍圈与后箍圈通过穿设在第二调节长槽和第四调节长槽中的第二锁紧件连接,所述前左箍圈前端设有向外弯折的左折耳,所述前右箍圈前端设有向外弯折的右折耳,所述左折耳和右折耳通过第三锁紧件连接;所述可调式抱箍还通过第一锁紧件或第二锁紧件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电缆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架及可调式抱箍,所述可调式抱箍包括后箍圈、前左箍圈、前右箍圈,所述后箍圈的两端分别设有沿抱箍环向方向设置的第一调节长槽和第二调节长槽,所述前左箍圈后端设有与第一调节长槽对应的第三调节长槽,所述前右箍圈后端设有与第二调节长槽对应的第四调节长槽,所述前左箍圈与后箍圈通过穿设在第一调节长槽和第三调节长槽中的第一锁紧件连接,所述前右箍圈与后箍圈通过穿设在第二调节长槽和第四调节长槽中的第二锁紧件连接,所述前左箍圈前端设有向外弯折的左折耳,所述前右箍圈前端设有向外弯折的右折耳,所述左折耳和右折耳通过第三锁紧件连接;所述可调式抱箍还通过第一锁紧件或第二锁紧件安装在连接架上,连接架上设有与外部固件匹配设计的连接部,所述后箍圈包括后左箍圈和后右箍圈,后左箍圈和后右箍圈后端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电缆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为角铁横梁,角铁横梁上设有第五调节长槽用于与第一锁紧件或第二锁紧件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电缆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设在连接架上的卡槽,卡槽用于卡装在外部固件上,所述卡槽壁面上穿设有用于将连接架锁紧在外部固件上的锁紧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吴新龙胥晶钦伟勋叶克勤徐文辉杨旭强王振韦柳培沈雄章周峰宋佳乐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