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发电站专用配电柜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4025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伏发电站专用配电柜的安装结构,属于配电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柜体以及门扇,所述门扇尾端与柜体相铰接,并且所述门扇与柜体相合拢可共同形成一密闭安装腔,还包括设置有一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包括:设置于柜体外部的散热水箱、散热管道、以及散热风扇,所述散热管道一端与安装腔顶部预设有的排气孔相连通,另一端与安装腔底部预设有的回气孔相连通,并且所述散热管道中部浸泡在散热水箱内预设有的冷却液中,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排气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保证配电柜结构具有密闭性的同时设置一散热系统,两方面相互配合使得配电柜使用时的安全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发电站专用配电柜的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配电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发电站专用配电柜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光伏电站,是指一种利用太阳光能、采用特殊材料诸如晶硅板、逆变器等电子元件组成的发电体系,与电网相连并向电网输送电力的光伏发电系统。配电柜分动力配电柜和照明配电柜、计量柜,是发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包括由不可燃材料制成的柜体、以及设置于柜体内部的电气元件;由于配电柜内部的电气元件工作会产生热量,造成配电柜内部温度升高,甚至达到一定的温度后还会产生自燃。现有的专利号CN208478986U所公开的一种散热配电柜,包括:柜体,柜体与柜门铰接,柜体内设有电子元件,柜体内部侧面设有散热风扇,柜体内部侧面设有用于放置散热风扇的孔,柜体外侧设有散热孔;通过启动散热风扇,使得柜体内部与外部的空气相互流通以带走柜体内部的热量,从而达到散热的作用。现有的配电柜存在以下缺陷:当配电柜内部温度持续升高并产生自燃/线路开关发生短路引起着火时,柜体内部与外部的空气相互流通反而会有助于燃烧,以至于整个配电柜被损坏;因此,可对现有的配电柜作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站专用配电柜的安装结构,其在保证配电柜结构具有密闭性的同时设置一散热系统,两方面相互配合使得配电柜使用时的安全性更高。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光伏发电站专用配电柜的安装结构,包括柜体以及门扇,所述门扇尾端与柜体相铰接,并且所述门扇与柜体相合拢可共同形成一密闭安装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有一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包括:设置于柜体外部的散热水箱、散热管道、以及散热风扇,所述散热管道一端与安装腔顶部预设有的排气孔相连通,另一端与安装腔底部预设有的回气孔相连通,并且所述散热管道中部浸泡在散热水箱内预设有的冷却液中,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排气孔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门扇与柜体相合拢可共同形成一密闭安装腔,使得配电柜内部与外部的空气相互隔绝,同步地,通过设置一散热系统,使得配电柜在保持密闭性的同时可进行散热降温;一方面可避免配电柜内部的电气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引起温度持续升高并产生自燃,另一方面使得配电柜即使在自燃/线路开关发生短路引起着火时,由于配电柜内部缺乏氧气,使得在发生着火意外时达到灭火的作用。进一步,所述门扇前端设置有一磁铁单元,所述柜体上设有与磁铁单元相磁吸配合的金属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门扇关闭时,利用磁铁单元与金属片之间的磁吸配合令门扇与柜体之间能够更加稳固关闭合紧,不会轻易被风吹开。进一步,所述柜体在与门扇相贴合一端的四周设置有一密封胶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密封胶圈,使得在门扇关闭时,门扇与柜体之间具有更好密封性能。进一步,所述柜体包括:由四根顶梁、四根底梁、四根立柱共同组成的六面立方体状结构的框架、以及五个防火板,五个所述防火板分别安装在框架的两侧端面、上端面、下端面、以及后端面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柜体包括框架、以及五个防火板,通过将框架设置成由四根顶梁、四根底梁以及四根立柱共同组成的六面立方体状框架结构,可有效增强配电柜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所述防火板依次由第一金属板、第一防火层、隔热层、第二防火层、以及第二金属板组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火板依次由第一金属板、第一防火层、隔热层、第二防火层、以及第二金属板组成,可有效避免配电柜外部的火源损坏配电柜内部的电子元件。进一步,浸泡在所述冷却液中的散热管道呈弯曲盘旋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浸泡在冷却液中的散热管道设置成弯曲盘旋状,使得浸泡在冷却液中的散热管道部分的长度增加,从而使得散热降温的效果更好。进一步,所述柜体上设置有一控制模块,所述柜体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实时监测柜体内部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柜体上预设有的报警模块相电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模块内预设有温度限定值,通过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相电连接,当温度传感器感受柜体内部温度上升至限定值时,即转换成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输至控制模块中,进而由控制模块控制报警模块进行报警。进一步,所述报警模块包括:蜂鸣器、以及指示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蜂鸣器和指示灯相互配合使用,从视觉以及听觉上给人们提供报警信息,避免产生更多的危险情况。本技术采用上述的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在配电柜上设置一散热系统以避免配电柜内部的电气元件产生自燃,同时通过改变配电柜的结构使得配电柜内部保持密闭性,从而使得在发生着火意外时达到灭火的作用;(2)通过设置一报警模块,从视觉以及听觉上给人们提供报警信息,避免产生更多的危险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散热管道的位置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散热风扇的位置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电路组成示意图。附图标记:1、柜体;11、框架;111、顶梁;112、底梁;113、立柱;113a、左前立柱;113b、右前立柱;113c、左后立柱;113d、右后立柱;12、防火板;121、第一金属板;122、第一防火层;123、隔热层;124、第二防火层;125、第二金属板;2、门扇;31、散热水箱;32、散热管道;33、散热风扇;41、磁铁单元;42、金属片;5、密封胶圈;7、温度传感器;8、报警模块;81、蜂鸣器;82、指示灯;91、排气孔;92、回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附图1以及附图2所示,一种光伏发电站专用配电柜的安装结构,包括:柜体1以及门扇2,其中,柜体1包括框架11、以及五个防火板12,该框架11为四根顶梁111、四根底梁112以及四根立柱113共同组成的六面立方体状框架11结构,并且该框架11的左侧端面、右侧端面、顶端面、底端面、以及后端面上均设置有一防火板12,从而形成一个开口朝前的安装槽,用于安装电子元件;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定义四根立柱113分别为左前立柱113a、右前立柱113b、左后立柱113c和右后立柱113d;通过将柜体1设置成框架11结构,可有效增强配电柜结构的稳定性。门扇2布置于框架11的前端面处,该门扇2的尾端通过多个预设有的合页铰接于位于框架11前端面处的左前立柱113a上,即,门扇2通过合页与柜体1相铰接配合,使得门扇2可绕合页的转轴转动,当门扇2转动并盖压在框架11的前端面时,门扇2与柜体1相合拢可共同形成一密闭的安装腔,使得配电柜内部的空气与配电柜外部的空气相互隔绝;当配电柜内部的温度持续升高并产生自燃/线路开关发生短路引起着火时,由于配电柜内部的空气与配电柜外部的空气相互隔绝,使得配电柜内部缺乏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作用,避免整个配电柜被损坏。在本实施例中,防火板12依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发电站专用配电柜的安装结构,包括柜体(1)以及门扇(2),所述门扇(2)尾端与柜体(1)相铰接,并且所述门扇(2)与柜体(1)相合拢可共同形成一密闭安装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有一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包括:设置于柜体(1)外部的散热水箱(31)、散热管道(32)、以及散热风扇(33),所述散热管道(32)一端与安装腔顶部预设有的排气孔(91)相连通,另一端与安装腔底部预设有的回气孔(92)相连通,并且所述散热管道(32)中部浸泡在散热水箱(31)内预设有的冷却液中,所述散热风扇(33)设置于排气孔(9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发电站专用配电柜的安装结构,包括柜体(1)以及门扇(2),所述门扇(2)尾端与柜体(1)相铰接,并且所述门扇(2)与柜体(1)相合拢可共同形成一密闭安装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有一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包括:设置于柜体(1)外部的散热水箱(31)、散热管道(32)、以及散热风扇(33),所述散热管道(32)一端与安装腔顶部预设有的排气孔(91)相连通,另一端与安装腔底部预设有的回气孔(92)相连通,并且所述散热管道(32)中部浸泡在散热水箱(31)内预设有的冷却液中,所述散热风扇(33)设置于排气孔(9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站专用配电柜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2)前端设置有一磁铁单元(41),所述柜体(1)上设有与磁铁单元(41)相磁吸配合的金属片(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站专用配电柜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在与门扇(2)相贴合一端的四周设置有一密封胶圈(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站专用配电柜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包括:由四根顶梁(111)、四根底梁(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锐全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兴达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