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系统用防逆流控制器安装连接支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54018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系统用防逆流控制器安装连接支架,包括搭设在柜体顶部的两连接杆,两所述连接杆的后端固定有支撑板,且两所述连接杆前端设有夹紧块用于卡设并抵在柜体前端顶部,所述连接杆的长度与柜体的厚度匹配;在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内螺接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对称的固定有两平行设置的调节杆,在所述调节杆中部开设有水平设置的贯通的滑动调节槽,在所述调节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内侧可转动的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固定有两压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光伏系统用防逆流控制器安装连接支架,对防逆流控制器的支撑稳定性较高,方便对控制器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系统用防逆流控制器安装连接支架
本技术涉及开关柜用配套辅助安装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系统用防逆流控制器安装连接支架。
技术介绍
针对低压配电网侧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一般认为光伏发电功率不大于并网侧上级配电变压器容量的20%是合适的。目前,电网公司通常要求光伏并网系统为不可逆流发电系统,即光伏并网系统所发的电由本地负荷消耗,多余的电不允许通过低压配电变压器向上级电网逆向送电。因此,一般在光伏系统中配置防逆流控制器,通过实时监测配电变压器低压出口侧的电压、电流信号来调节系统的发电功率,从而达到光伏并网系统的防逆流功能。现有的防逆流控制器直接安装在发电系统的支架或其他支撑面上,会占用防占用额外空间,结构不紧凑;另外对控制器的固定,还是依赖传统的安装背板,固定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伏系统用防逆流控制器安装连接支架,对防逆流控制器的支撑稳定性较高,方便对控制器进行固定。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光伏系统用防逆流控制器安装连接支架,包括搭设在柜体顶部的两连接杆,两所述连接杆的后端固定有支撑板,且两所述连接杆前端设有夹紧块用于卡设并抵在柜体前端顶部,所述连接杆的长度应与柜体的厚度匹配;在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内螺接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对称的固定有两平行设置的调节杆,在所述调节杆中部开设有水平设置的贯通的滑动调节槽,在所述调节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内侧可转动的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固定有两压板。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两端固定有转动轴,所述滑块对应所述转动轴开设有贯通的通孔,在所述通孔内安设有内径与转动轴匹配的贯通的转动筒,在所述转动轴的中部还开设有螺孔,对应所述螺孔螺接有紧固螺栓,紧固螺栓上设置有垫圈;在所述调节杆上部开设有与滑动调节槽连通的定位通槽,在所述滑块顶部对应所述定位通槽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开设有向上贯通的螺孔,在所述螺孔内螺接有螺栓用于固定所述滑块。进一步的,所述紧固螺栓的拧紧方向与压板压紧方向相反。进一步的,所述夹紧块与所述连接杆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夹紧块可调的与所述连接杆连接。进一步的,在所述连接杆前端开设有螺纹孔,对应所述螺纹孔在所述夹紧块上开设有贯通的通孔,在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转动筒,在所述转动筒内设置有可转动和滑动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伸入所述螺纹孔内并与所述螺纹孔螺接。进一步的,在所述夹紧块与柜体的接触面还胶粘有垫片。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为L型支撑板。进一步的,在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底板上开设有不贯通的放置槽。进一步的,在所述放置槽中部开设有向下贯通的穿线槽。本技术中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调节杆和滑动设置在滑动杆上的可转动的转动杆,在转动杆上设置压板,可旋转压板抵住防逆流控制器后,通过紧固螺栓牢牢锁紧转动杆,使其不再转动;另外,通过设置固定块,在调节转动杆至合适位置后,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块,可将滑块固定限位;通过设置转动筒,使得调节螺杆与连接杆螺接后,仍能够保持向下抵住柜体的方向,并通过旋紧调节螺杆使得夹紧块能够牢固的卡接固定在柜体上;通过在支撑板上设置放置槽,并在放置槽上开设向下贯通的穿线槽,方便防逆流控制器的放置及后续的接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连接支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支撑板的机构示意图;图3为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夹紧固定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夹紧块的改进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0-柜体;1-连接杆;11-螺纹孔;2-连接板;21-调节杆;22-滑动调节槽;23-定位通槽;3-支撑板;31-放置槽;32-穿线槽;33-安装凹槽;4-夹紧块;41-垫片;42-转动筒;43-调节螺杆;5-转动杆;51-压板;52-转动轴;53-滑块;531-转动筒;532-固定块;54-紧固螺栓;55-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4,一种光伏系统用防逆流控制器安装连接支架,包括搭设在柜体0顶部的两连接杆1,两连接杆1的后端(螺接)固定有支撑板3,且两连接杆1前端(一体成型)有夹紧块4用于卡设并抵在柜体0前端顶部,形成嵌套卡接结构,当然连接杆1的长度应与柜体的厚度匹配,使得连接杆1、支撑板3和夹紧块4能够与柜体0贴合。如图2,支撑板3为L型支撑板,在支撑板3底部的底板上开设有不贯通的放置槽31用于防逆流控制器的放置,同时在放置槽31中部开设有向下贯通的穿线槽32,便于后续接线,同时有助于散热。如图1、图3和图4,在支撑板3上开设有安装凹槽33,安装凹槽33内螺接固定有连接板2(连接板2上开设有沉孔用于与支撑板3螺接固定),连接板2上对称的(焊接)固定有两平行设置的调节杆21,在调节杆21中部开设有水平设置的贯通的滑动调节槽22,在调节槽22内滑动设置有滑块53(本实施中,滑块53的宽度和高度与滑动调节槽22的宽度和高度匹配),滑块53内侧可转动的连接有转动杆5,转动杆5上固定有两压板51用于抵住防逆流控制器。其中,转动杆5两端(焊接)固定有转动轴52,滑块53对应转动轴52开设有贯通的通孔,在通孔内(过盈配合)安设有内径与转动轴52匹配的转动筒531,在转动轴52的中部还开设有螺孔,对应螺孔螺接有紧固螺栓54,紧固螺栓54上设置有垫圈55可防止螺栓松动;同时,在调节杆21上部开设有与滑动调节槽22连通的定位通槽23,在滑块53顶部对应定位通槽23固定有固定块532,固定块532开设有向上贯通的螺孔,在螺孔内螺接螺栓用于固定滑块53(通过螺栓配合垫圈,调节螺栓将垫圈紧贴调节杆21顶部,即可限制滑块53滑动)。需要说明的,紧固螺栓54的拧紧方向与压板51压紧方向相反(即本实施例中为逆时针为拧紧),可避免导致压板51逆时针松开后导致螺栓54松动。参照图5,夹紧块4可调的与连接杆1连接,其中,在连接杆1前端开设有螺纹孔11,对应螺纹孔11在夹紧块4上开设有贯通的通孔(通孔的内径略大于螺纹孔11),在通孔内设置有转动筒42,在转动筒42内设置有可转动和滑动的调节螺杆43(调节螺杆43的外径略小于转动筒42的内径),调节螺杆43伸入螺纹孔11内并与螺纹孔11螺接。通过设置转动筒42,使得调节螺杆43与连接杆螺接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系统用防逆流控制器安装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搭设在柜体顶部的两连接杆,两所述连接杆的后端固定有支撑板,且两所述连接杆前端设有夹紧块用于卡设并抵在柜体前端顶部,所述连接杆的长度与柜体的厚度匹配;在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内螺接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对称的固定有两平行设置的调节杆,在所述调节杆中部开设有水平设置的贯通的滑动调节槽,在所述调节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内侧可转动的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固定有两压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系统用防逆流控制器安装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搭设在柜体顶部的两连接杆,两所述连接杆的后端固定有支撑板,且两所述连接杆前端设有夹紧块用于卡设并抵在柜体前端顶部,所述连接杆的长度与柜体的厚度匹配;在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内螺接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对称的固定有两平行设置的调节杆,在所述调节杆中部开设有水平设置的贯通的滑动调节槽,在所述调节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内侧可转动的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固定有两压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系统用防逆流控制器安装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两端固定有转动轴,所述滑块对应所述转动轴开设有贯通的通孔,在所述通孔内安设有内径与转动轴匹配的贯通的转动筒,在所述转动轴的中部还开设有螺孔,对应所述螺孔螺接有紧固螺栓,紧固螺栓上设置有垫圈;在所述调节杆上部开设有与滑动调节槽连通的定位通槽,在所述滑块顶部对应所述定位通槽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开设有向上贯通的螺孔,在所述螺孔内螺接有螺栓用于固定所述滑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系统用防逆流控制器安装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螺栓的拧紧方向与压板压紧方向相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叶峰陈逸峰
申请(专利权)人:荣年融资租赁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