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尖峰噪声检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817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尖峰噪声检测电路,包括尖峰噪声产生电路、信号转换电路和检测输出电路,所述尖峰噪声产生电路、信号转换电路和检测输出电路依次连接;所述信号转换电路包括触发电路和开关电路,所述触发电路连接所述噪声产生电路和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连接所述检测输出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尖峰噪声检测电路采用分立元件进行噪声检测,通过触发电路感知尖峰噪声信号,触发开关电路的通断,从而输出检测信号,电路结构简单对于不同幅值的噪声大小都通用,且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尖峰噪声检测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
,具体地说是一种尖峰噪声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子设备的通讯速度不断上升,电路中的开关尖峰噪声也日益的严重起来,开关噪声主要是由于驱动晶体管陡峭地启动或停止时而产生的。尖峰噪声的特点是,产生的噪声电压要大于正常的电压值,成毛刺状态,对后级电路造成影响。如图1所示,现有进行开关尖峰噪声检测的方式都由集成电路芯片对尖峰噪声信号进行检测,并转换为脉冲信号输出给后级处理电路。这种方案,设计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尖峰噪声检测电路,以解决现有尖峰噪声检测电路的设计复杂、成本高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尖峰噪声检测电路,包括尖峰噪声产生电路、信号转换电路和检测输出电路,所述尖峰噪声产生电路、信号转换电路和检测输出电路依次连接;所述信号转换电路包括触发电路和开关电路,所述触发电路连接所述噪声产生电路和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连接所述检测输出电路。进一步地,所述触发电路包括电容C1,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尖峰噪声产生电路的NOISE+信号输入端,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的一端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尖峰噪声产生电路的NOISE-信号输入端,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2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VCC1和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进一步地,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光耦U1,所述光耦U1的第一输入端1接地,第二输入端2连接电容C1的一端,输出端连接检测输出电路。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输出电路包括反相器U2,所述反相器U2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光耦U1的输出端和电阻R6的一端,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VCC2,反相器U2的输出端输出检测信号。进一步地,所述尖峰噪声检测电路还包括稳压保护电路,所述稳压保护电路稳压管ZD1,所述稳压管ZD1的负极连接电容C1的一端,正极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进一步地,所述尖峰噪声检测电路还包括分流保护电路,所述分流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5,所述电阻R5的两端分别连接光耦U1的第一输入端1和第二输入端2。进一步地,所述尖峰噪声检测电路还包括放电电路,所述放电电路包括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电容C1的一端,负极接地。
技术实现思路
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技术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尖峰噪声检测电路采用分立元件进行噪声检测,通过触发电路感知尖峰噪声信号,触发开关电路的通断,从而输出检测信号,电路结构简单对于不同幅值的噪声大小都通用,且成本低。2、电路中设计了稳压保护电路和分流保护电路,分别用于对后级电路和光耦的保护,增强电路的可靠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中尖峰噪声检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尖峰噪声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尖峰噪声检测电路实施例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技术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技术。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尖峰噪声检测电路包括尖峰噪声产生电路、信号转换电路和检测输出电路,尖峰噪声产生电路、信号转换电路和检测输出电路依次连接。信号转换电路包括触发电路和开关电路,触发电路连接噪声产生电路和开关电路,开关电路连接检测输出电路。如图3所示,触发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1的一端连接尖峰噪声产生电路的NOISE+信号输入端,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的一端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尖峰噪声产生电路的NOISE-信号输入端,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2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VCC1和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开关电路包括光耦U1,光耦U1的第一输入端1接地,第二输入端2连接电容C1的一端,输出端连接检测输出电路。光耦U1在电路中用于隔离前后级噪声,同时起到开关的作用。检测输出电路包括反相器U2,反相器U2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光耦U1的输出端和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VCC2,反相器U2的输出端输出检测信号。尖峰噪声检测电路还包括稳压保护电路,稳压保护电路稳压管ZD1,稳压管ZD1的负极连接电容C1的一端,正极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稳压保护电路用于保护后级电路,防止尖峰噪声电压过大,损坏后级元器件。尖峰噪声检测电路还包括分流保护电路,分流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5,电阻R5的两端分别连接光耦U1的第一输入端1和第二输入端2。分流保护电路R5用于光耦U1的分流,保护光耦U1,防止过流损坏。尖峰噪声检测电路还包括放电电路,放电电路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电容C1的一端,负极接地。放电二极管D1用作电容C1的快速放电。上述实施例中R1为3.8K,R2为15K,R3为3.3K,R4为270Ω,R5为680Ω,R6为10K,C1为10nF,VCC1为-15V,VCC2为5V。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尖峰噪声产生电路无尖峰噪声时,即NOISE+大小与NOISE-大小相等,此时C1两端压差为0,电容处于截止断开的状态,此时光耦U1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的输入电压均为0V,光耦U1不工作。此时反相器U2输入为5V,因此Vout输出为逻辑0电平。当尖峰噪声产生电路有尖峰噪声时,即NOISE+>NOISE-,此时电容C1两端电位不相等,电容C1通过R1开始充电,此时电容相当于短路导通状态,那么电阻R4、三极管Q1、电容C1、电阻R5和光耦U1为一条通路上的元件。此时光耦U1导通,开始工作,反相器U2输入为0,Vout输出为逻辑高电平5V。当尖峰脉冲过后,C1通过D1快速放电,整个电路又处于断开的状态,输出又变为0V。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尖峰噪声检测电路,其特征是,包括尖峰噪声产生电路、信号转换电路和检测输出电路,所述尖峰噪声产生电路、信号转换电路和检测输出电路依次连接;所述信号转换电路包括触发电路和开关电路,所述触发电路连接所述噪声产生电路和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连接所述检测输出电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尖峰噪声检测电路,其特征是,包括尖峰噪声产生电路、信号转换电路和检测输出电路,所述尖峰噪声产生电路、信号转换电路和检测输出电路依次连接;所述信号转换电路包括触发电路和开关电路,所述触发电路连接所述噪声产生电路和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连接所述检测输出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尖峰噪声检测电路,其特征是,所述触发电路包括电容C1,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尖峰噪声产生电路的NOISE+信号输入端,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的一端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尖峰噪声产生电路的NOISE-信号输入端,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2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VCC1和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尖峰噪声检测电路,其特征是,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光耦U1,所述光耦U1的第一输入端1接地,第二输入端2连接电容C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