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自由组装的电子负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811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负载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能够自由组装的电子负载,包括固定组件和切割组件,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装置主体的前端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右侧设置有微调旋钮,所述装置主体的前端下部设置有多个控制按钮,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后端设置有多信号源接板,所述装置主体的右端并排设置有两个导线接孔,所述导线接孔内部设置有固定夹,通过设置转动端盖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装置主体的顶端前部,转动端盖的后端通过卡扣可拆卸固定于装置主体的后端顶部,方便使用人员开合端盖,对装置主体内部的零部件进行维保或自由组装,方便使用人员对装置进行延伸拓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自由组装的电子负载
本技术属于负载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自由组装的电子负载。
技术介绍
电子负载是通过控制内部功率(MOSFET)或晶体管的导通量(量占空比大小),依靠功率管的耗散功率消耗电能的设备。它能够准确检测出负载电压,精确调整负载电流,同时可以实现模拟负载短路,模拟负载是感性阻性和容性,容性负载电流上升时间。一般开关电源的调试检测是不可缺少的。传统的电子负载外壳采用封闭式设计,使用人员难以观察到装置的内部元器件工作状况,或无法对装置内部的元器件进行维保或自由组装,需使用专门的螺丝刀对装置外壳进行拆解,操作麻烦,为使用人员后期对电子负载进行拓展使用带来了诸多困难与麻烦,或直接采用无外壳裸露式设计,装置的主体零部件裸露在外部,无法对装置的主体零件起到保护作用,无法保证装置的使用寿命,传统的电子负载采用螺帽旋钮夹紧导线的连接方式,连接使需将螺帽旋紧,连接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自由组装的电子负载,旨在解决传统的电子负载使用人员难以观察到装置的内部元器件工作状况,或无法对装置内部的元器件进行维保或自由组装,需使用专门的螺丝刀对装置外壳进行拆解,操作麻烦,为使用人员后期对电子负载进行拓展使用带来了诸多困难与麻烦,或直接采用无外壳裸露式设计,装置的主体零部件裸露在外部,无法对装置的主体零件起到保护作用,无法保证装置的使用寿命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能够自由组装的电子负载,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装置主体的前端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右侧设置有微调旋钮,所述装置主体的前端下部设置有多个控制按钮,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后端设置有多信号源接板,所述装置主体的右端并排设置有两个导线接孔,所述导线接孔内部设置有固定夹,所述装置主体的后端左侧设置有电源适配口,所述装置主体的后端右侧设置有多个USB接口,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设置有转动端盖,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四角处均设置有支脚。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电子负载主板,所述装置主体的左端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多个散热口,所述装置主体的材质为碳素纤维,所述装置主体的四边处设置有硅胶防摔套。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扇的底部设置有全铝散热片,所述散热风扇为智能温控散热风扇。优选的,所述微调旋钮的外部设置有多个条状凹槽,所述微调旋钮和控制按钮的外部设置有铝质外壳,所述USB接口包括TYPE-C接口、USB公头接口以及MICROUSB接口。优选的,所述导线接孔的顶端设置有滑槽,所述固定夹的左端设置于滑槽的内部,所述滑槽的顶端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固定夹的顶端。优选的,所述转动端盖的前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装置主体的顶端前部,所述转动端盖的后端通过卡扣可拆卸固定于装置主体的后端顶部,所述转动端盖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口,所述转动端盖的材质为耐高温环保透明PP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转动端盖的材质为耐高温环保透明PP材质,方便使用人员观察装置内部的零部件,通过设置转动端盖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装置主体的顶端前部,转动端盖的后端通过卡扣可拆卸固定于装置主体的后端顶部,方便使用人员开合端盖,对装置主体内部的零部件进行维保或自由组装,方便使用人员对装置进行延伸拓展,通过设置装置主体左端以及旋转端盖上的多个散热口,增强装置的内部散热性能,使装置的运行性能更好更加稳定,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导线接孔配合弹簧以及固定夹,使用人员只需将固定夹滑上,将外接导线放入导线接孔,放下固定夹即可将外接导线固定并接入在装置主体,大大简化了装置的接线过程,为使用人员检测作业节省时间。应当理解的是,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主体,2、散热风扇,3、显示屏,4、微调旋钮,5、控制按钮,6、多信号源接板,7、导线接孔,8、固定夹,9、电源适配口,10、USB接口,11、转动端盖,12、支脚。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方案:一种能够自由组装的电子负载,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散热风扇2,所述装置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显示屏3,所述显示屏3的右侧设置有微调旋钮4,所述装置主体1的前端下部设置有多个控制按钮5,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后端设置有多信号源接板6,所述装置主体1的右端并排设置有两个导线接孔7,所述导线接孔7内部设置有固定夹8,所述装置主体1的后端左侧设置有电源适配口9,所述装置主体1的后端右侧设置有多个USB接口,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端设置有转动端盖11,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四角处均设置有支脚12。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转动端盖11的材质为耐高温环保透明PP材质,方便使用人员观察装置内部的零部件,通过设置转动端盖1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装置主体1的顶端前部,转动端盖11的后端通过卡扣可拆卸固定于装置主体1的后端顶部,方便使用人员开合端盖,对装置主体1内部的零部件进行维保或自由组装,方便使用人员对装置进行延伸拓展,避免了传统电子负载内部封闭,使用人员难以对装置进行延伸扩展等问题,通过设置装置主体1左端以及旋转端盖11上的多个散热口,增强装置的内部散热性能,使装置的运行性能更好更加稳定,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导线接孔7配合弹簧以及固定夹8,使用人员只需将固定夹8滑上,将外接导线放入导线接孔7,放下固定夹8即可将外接导线固定并接入在装置主体1,大大简化了装置的接线过程,为使用人员检测作业节省时间。进一步的,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电子负载主板,所述装置主体1的左端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多个散热口,所述装置主体1的材质为碳素纤维,所述装置主体1的四边处设置有硅胶防摔套。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装置主体1的材质为碳素纤维,其轴向强度和模量高,密度低、比性能高,无蠕变,非氧化环境下耐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自由组装的电子负载,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散热风扇(2),所述装置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显示屏(3),所述显示屏(3)的右侧设置有微调旋钮(4),所述装置主体(1)的前端下部设置有多个控制按钮(5),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后端设置有多信号源接板(6),所述装置主体(1)的右端并排设置有两个导线接孔(7),所述导线接孔(7)内部设置有固定夹(8),所述装置主体(1)的后端左侧设置有电源适配口(9),所述装置主体(1)的后端右侧设置有多个USB接口,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端设置有转动端盖(11),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四角处均设置有支脚(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自由组装的电子负载,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散热风扇(2),所述装置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显示屏(3),所述显示屏(3)的右侧设置有微调旋钮(4),所述装置主体(1)的前端下部设置有多个控制按钮(5),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后端设置有多信号源接板(6),所述装置主体(1)的右端并排设置有两个导线接孔(7),所述导线接孔(7)内部设置有固定夹(8),所述装置主体(1)的后端左侧设置有电源适配口(9),所述装置主体(1)的后端右侧设置有多个USB接口,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端设置有转动端盖(11),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四角处均设置有支脚(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自由组装的电子负载,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电子负载主板,所述装置主体(1)的左端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多个散热口,所述装置主体(1)的材质为碳素纤维,所述装置主体(1)的四边处设置有硅胶防摔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湘湘胡元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玖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