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重力驱动疏松沉积物变形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3775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重力驱动疏松沉积物变形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底座(1)的两端固定有竖板(2),所述的竖板(2)顶部两侧的中间设置有安装孔(3),两个所述的安装孔(3)之间设置有转轴(4),所述的转轴(4)中间预先套设有固定座(5),所述的固定座(5)上固定有实验箱(6),所述的实验箱(6)内由下至上依次填充了石膏层(15)、泥土层(16)和砂石层(17);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沉积模拟实验过程中,模拟实验设备结构复杂,不便于对实验箱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不便于实时进行观察的缺点,具有把实验箱6的倾斜角度准确调节至需要设定的倾斜值,从而方便进行观察和实验,提高了实现效果的准确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力驱动疏松沉积物变形物理模拟实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到沉积模拟设备
,更加具体地是一种重力驱动疏松沉积物变形物理模拟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疏松沉积物变形构造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尤其是最近20年,通过野外露头、岩心和地震资料发现了大量的变形构造,它们出现在不同年代的各种沉积环境中,这方面的研究也已经成为沉积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并且这些变形构造多出现在砂岩中,因此与疏松沉积物相关的各种特殊构造对于油气勘探的意义重大,成为岩性油气藏勘探的一个新的、前沿的领域。沉积模拟研究始于19世纪末期,经历了以现象观察描述为主的初级阶段、以底形研究为主的迅速发展阶段和以砂体形成过程和演化规律为主的湖盆砂体模拟阶段,模拟实验的内容己十分广泛,如浊流模拟实验、风洞模拟实验、风暴模拟实验等等,沉积模拟研究成果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繁荣,促进了实验沉积学的飞速发展,奠定了现代沉积学的基础。但在沉积模拟研究中,很少研究是针对地质沉积物变形过程进行的,Lowe(1975)最先开始研究流化作用下的疏松沉积物变形,并提供了简单实验的描述,Anketell(1970)在不稳定的密度梯度体系中模拟了大量的疏松沉积物变形,Ross等(2011)在一个垂直的干净的有机玻璃制造的圆柱形水箱中模拟了砂岩喷出体的形成,首次建立了一个管道触发和非粘滞性沉积物中液化的完整模型,鄢继华等(2004)模拟了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体的形成过程。但是,现有技术中,沉积模拟实验过程中,模拟实验设备结构复杂,不便于对实验箱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不便于实时进行观察,从而导致实验效果不佳,模拟实验结果不准确,实用性能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重力驱动疏松沉积物变形物理模拟实验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重力驱动疏松沉积物变形物理模拟实验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施的:一种重力驱动疏松沉积物变形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它包括底座、竖板、安装孔、转轴、固定座、实验箱、箱盖、橡胶条、提把手、圆盘、半圆型通孔、丝杆、螺帽、横杆、指针、摇把、石膏层、泥土层和砂石层;所述的底座的两端固定有竖板,所述的竖板顶部两侧的中间设置有安装孔,两个所述的安装孔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的转轴中间预先套设有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上固定有实验箱,所述的实验箱内由下至上依次填充了石膏层、泥土层和砂石层,所述的实验箱上盖有箱盖;所述的转轴的右端设置有圆盘,所述的圆盘的顶端设置有摇把,底端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圆弧形的半圆型通孔;所述的半圆型通孔上套设有丝杆,所述的丝杆的顶部插入至所述的竖板中并采用螺纹扭结,所述的丝杆的另一端上安装有螺帽;位于所述的丝杆下方的同一侧设置有横杆,所述的横杆一端固定在竖板上,另一端设置有与竖板互相平行的指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的安装孔内预先设置有轴承,所述的安装孔与所述的转轴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箱盖与所述的实验箱之间通过橡胶条密封,所述的箱盖顶部设置有提把手。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圆盘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的刻度线呈等间距环形排布,且所述的刻度线的弧度与所述的半圆型通孔弧度保持一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固定座的纵向长度与所述的实验箱的纵向长度保持一致,且所述的固定座顶端与所述的实验箱底端之间采用铆钉或者插销固定并连为一体。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固定座截面采用呈半圆形结构。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利用箱盖和橡胶条对实验箱进行密封,然后通过旋动螺帽与圆盘不再接触,即解除对圆盘的固定,顺时针转动摇把,摇把带动圆盘和转轴转动,使得丝杆在半圆型通孔内移动,转轴带动固定座和实验箱进行向右转动倾斜,同理,逆时针转动摇把,转轴带动固定座和实验箱进行向左转动倾斜,通过指针和圆盘上的刻度线的配合,当需要读出实验箱的倾斜角度,可旋转螺帽与圆盘接触并固定;从而便于对实验箱的倾斜角度进行准确调节至需要设定的倾斜值,更加准确的模拟还原现实中地形坡度发生改变的状态情况。2、本技术通过把实验箱转动倾斜至合适角度后,把螺帽旋至与圆盘紧密接触后,利用螺帽与丝杆相配合,使得对圆盘进行固定,从而对实验箱进行固定并保持实验箱静止一段时间,在石膏层、泥土层、砂石层的自重作用下,透过实验箱可观察其内部的石膏层、泥土层、砂石层发生变形时的沉淀变化,实验结束后,可打开箱盖,把石膏层、泥土层、砂石层从实验箱内取出进行切片处理和分析沉积物变形结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侧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圆盘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座1、竖板2、安装孔3、转轴4、固定座5、实验箱6、箱盖7、橡胶条7.1、提把手7.2、圆盘8、半圆型通孔9、丝杆10、螺帽11、横杆12、指针13、摇把14、石膏层15、泥土层16、砂石层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5所示:一种重力驱动疏松沉积物变形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它包括底座1、竖板2、安装孔3、转轴4、固定座5、实验箱6、箱盖7、橡胶条7.1、提把手7.2、圆盘8、半圆型通孔9、丝杆10、螺帽11、横杆12、指针13、摇把14、石膏层15、泥土层16和砂石层17;所述的底座1的两端固定有竖板2,所述的竖板2顶部两侧的中间设置有安装孔3,两个所述的安装孔3之间设置有转轴4,所述的转轴4中间预先套设有固定座5,所述的固定座5上固定有实验箱6,所述的实验箱6内由下至上依次填充了石膏层15、泥土层16和砂石层17,所述的实验箱6上盖有箱盖7;所述的转轴4的右端设置有圆盘8,所述的圆盘8的顶端设置有摇把14,底端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圆弧形的半圆型通孔9;所述的半圆型通孔9上套设有丝杆10,所述的丝杆10的顶部插入至所述的竖板2中并采用螺纹扭结,所述的丝杆10的另一端上安装有螺帽11;位于所述的丝杆10下方的同一侧设置有横杆12,所述的横杆12一端固定在竖板2上,另一端设置有与竖板2互相平行的指针13。每个所述的安装孔3内预先设置有轴承3.1,所述的安装孔3与所述的转轴4之间通过轴承3.1转动连接;采用轴承3.1主要是有转动连接的优点,避免转轴4在安装孔3内直接转动,进而对转轴4和安装孔3产生磨损,损坏转轴4和竖板2的使用寿命。所述的箱盖7与所述的实验箱6之间通过橡胶条7.1密封,所述的箱盖7顶部设置有提把手7.2,橡胶带7.1和提把手7.2均可预先安装在箱盖7上,橡胶带7.1保证箱盖7与实验箱6之间的密闭性,提把手7.2保证箱盖7可以方便提起和抬升。所述的圆盘8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的刻度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力驱动疏松沉积物变形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1)、竖板(2)、安装孔(3)、转轴(4)、固定座(5)、实验箱(6)、箱盖(7)、橡胶条(7.1)、提把手(7.2)、圆盘(8)、半圆型通孔(9)、丝杆(10)、螺帽(11)、横杆(12)、指针(13)、摇把(14)、石膏层(15)、泥土层(16)和砂石层(17);/n所述的底座(1)的两端固定有竖板(2),所述的竖板(2)顶部两侧的中间设置有安装孔(3),两个所述的安装孔(3)之间设置有转轴(4),所述的转轴(4)中间预先套设有固定座(5),所述的固定座(5)上固定有实验箱(6),所述的实验箱(6)内由下至上依次填充了石膏层(15)、泥土层(16)和砂石层(17),所述的实验箱(6)上盖有箱盖(7);/n所述的转轴(4)的右端设置有圆盘(8),所述的圆盘(8)的顶端设置有摇把(14),底端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圆弧形的半圆型通孔(9);所述的半圆型通孔(9)上套设有丝杆(10),所述的丝杆(10)的顶部插入至所述的竖板(2)中并采用螺纹扭结,所述的丝杆(10)的另一端上安装有螺帽(11);/n位于所述的丝杆(10)下方的同一侧设置有横杆(12),所述的横杆(12)一端固定在竖板(2)上,另一端设置有与竖板(2)互相平行的指针(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力驱动疏松沉积物变形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1)、竖板(2)、安装孔(3)、转轴(4)、固定座(5)、实验箱(6)、箱盖(7)、橡胶条(7.1)、提把手(7.2)、圆盘(8)、半圆型通孔(9)、丝杆(10)、螺帽(11)、横杆(12)、指针(13)、摇把(14)、石膏层(15)、泥土层(16)和砂石层(17);
所述的底座(1)的两端固定有竖板(2),所述的竖板(2)顶部两侧的中间设置有安装孔(3),两个所述的安装孔(3)之间设置有转轴(4),所述的转轴(4)中间预先套设有固定座(5),所述的固定座(5)上固定有实验箱(6),所述的实验箱(6)内由下至上依次填充了石膏层(15)、泥土层(16)和砂石层(17),所述的实验箱(6)上盖有箱盖(7);
所述的转轴(4)的右端设置有圆盘(8),所述的圆盘(8)的顶端设置有摇把(14),底端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圆弧形的半圆型通孔(9);所述的半圆型通孔(9)上套设有丝杆(10),所述的丝杆(10)的顶部插入至所述的竖板(2)中并采用螺纹扭结,所述的丝杆(10)的另一端上安装有螺帽(11);
位于所述的丝杆(10)下方的同一侧设置有横杆(12),所述的横杆(12)一端固定在竖板(2)上,另一端设置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思源刘忠保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