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支撑梁抗压性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3758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支撑梁性能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支撑梁抗压性能检测装置,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连接有支撑平台,且支撑板的上表面两侧均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平台的上表面设置有检测块,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收集组件,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前端开设有第一滑槽,且支撑座的上表面后端安装有第一固定板,所述支撑座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组件,通过设置有固定组件,可以对不同尺寸的支撑梁进行固定,使其在检测时保持稳定性,避免发生偏移,增加了安全性,收集组件可以对检测时支撑梁磨损产生的碎块进行收集,便于清理,增加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支撑梁抗压性能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支撑梁性能检测
,具体是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支撑梁抗压性能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中需要用到大量支撑梁,一般支撑梁均为混凝土材质,混凝土作为无机建材的一类,是目前工程界中应用最广的工程建筑材料,应用在高楼大厦、桥梁隧道中,混凝土属于无机材料为了更好地利用混凝土,需对其进行强度检测,目前对混凝土支撑梁的抗压检测主要是通过在横梁表面堆积重块进行检测。但是现有的支撑梁抗压性能检测装置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现有的支撑梁抗压性能检测装置难以对摆放的支撑梁进行固定,在进行堆积重块时容易产生位移,带来安全隐患,而且支撑梁在检测中容易磨损掉落碎块,难以收集清理。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支撑梁抗压性能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支撑梁抗压性能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支撑梁抗压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连接有支撑平台,且支撑板的上表面两侧均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平台的上表面设置有检测块,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收集组件,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前端开设有第一滑槽,且支撑座的上表面后端安装有第一固定板,所述支撑座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组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一滑块、限位板和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表面连接有第一滑块,且第二固定板的两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内部安装有固定螺栓。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收集箱、清洁板、把手、第二滑块、第二滑槽和刮板,所述收集箱的前后内壁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内侧与清洁板相连接,所述清洁板的上表面安装有把手,且清洁板的一侧表面连接有刮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检测块为铁材质的构件,且检测块的上表面安装有吊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固定板和第一固定板均为铝合金材质的构件,且第二固定板和第一固定板的内侧均安装有橡胶材质的保护垫。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螺栓为不锈钢材质的构件,且固定螺栓与固定孔相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刮板安装与清洁板的下端,且刮板与收集箱的底面紧密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固定组件,可以对不同尺寸的支撑梁进行固定,使其在检测时保持稳定性,避免发生偏移,增加了安全性;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收集组件,可以对检测时支撑梁磨损产生的碎块进行收集,便于清理,增加了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支撑梁抗压性能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支撑梁抗压性能检测装置中收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支撑梁抗压性能检测装置中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的放大图。图中:1、固定组件;101、第二固定板;102、第一滑块;103、限位板;104、固定螺栓;2、检测块;3、支撑平台;4、支撑座;5、收集组件;501、收集箱;502、清洁板;503、把手;504、第二滑块;505、第二滑槽;506、刮板;6、第一固定板;7、支撑板;8、第一滑槽;9、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支撑梁抗压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板7,支撑板7的一侧连接有支撑平台3,且支撑板7的上表面两侧均安装有支撑座4,支撑平台3的上表面设置有检测块2,支撑板7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收集组件5,支撑座4的上表面前端开设有第一滑槽8,且支撑座4的上表面后端安装有第一固定板6,支撑座4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固定孔9,第一滑槽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组件1,检测块2为铁材质的构件,且检测块2的上表面安装有吊环。在图3中:第一滑槽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组件1,固定组件1包括第二固定板101、第一滑块102、限位板103和固定螺栓104,第二固定板101的下表面连接有第一滑块102,且第二固定板101的两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03,限位板103的内部安装有固定螺栓104,第二固定板101和第一固定板6均为铝合金材质的构件,且第二固定板101和第一固定板6的内侧均安装有橡胶材质的保护垫,固定螺栓104为不锈钢材质的构件,且固定螺栓104与固定孔9相连接,通过设置有固定组件1,可以对不同尺寸的支撑梁进行固定,使其在检测时保持稳定性,避免发生偏移,增加了安全性。在图2中:支撑板7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收集组件5,收集组件5包括收集箱501、清洁板502、把手503、第二滑块504、第二滑槽505和刮板506,收集箱501的前后内壁均开设有第二滑槽505,第二滑槽50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504,第二滑块504的内侧与清洁板502相连接,清洁板502的上表面安装有把手503,且清洁板502的一侧表面连接有刮板506,刮板506安装与清洁板502的下端,且刮板506与收集箱501的底面紧密贴合,通过设置有收集组件5,可以对检测时支撑梁磨损产生的碎块进行收集,便于清理,增加了实用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首先通过行车将支撑梁吊置在支撑座4的上表面,之后松开固定螺栓104,移动第二固定板101使第二固定板101和第一固定板6分别与支撑梁两侧贴合,之后锁紧选择靠近的固定孔9和固定螺栓104锁紧,固定第二固定板101,通过设置有固定组件1,可以对不同尺寸的支撑梁进行固定,使其在检测时保持稳定性,避免发生偏移,增加了安全性,然后再通过行车将检测块2吊置在支撑梁的上表面,根据检测块2的数量对支撑梁的的抗压能力进行检测,检测结束后握住把手503,滑动清洁板502,刮板506安装与清洁板502的下端,且刮板506与收集箱501的底面紧密贴合,在移动时将收集箱501内部的碎块进行收拢,通过设置有收集组件5,可以对检测时支撑梁磨损产生的碎块进行收集,便于清理,增加了实用性。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支撑梁抗压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7)的一侧连接有支撑平台(3),且支撑板(7)的上表面两侧均安装有支撑座(4),所述支撑平台(3)的上表面设置有检测块(2),所述支撑板(7)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收集组件(5),所述支撑座(4)的上表面前端开设有第一滑槽(8),且支撑座(4)的上表面后端安装有第一固定板(6),所述支撑座(4)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固定孔(9),所述第一滑槽(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组件(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支撑梁抗压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7)的一侧连接有支撑平台(3),且支撑板(7)的上表面两侧均安装有支撑座(4),所述支撑平台(3)的上表面设置有检测块(2),所述支撑板(7)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收集组件(5),所述支撑座(4)的上表面前端开设有第一滑槽(8),且支撑座(4)的上表面后端安装有第一固定板(6),所述支撑座(4)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固定孔(9),所述第一滑槽(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组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支撑梁抗压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包括第二固定板(101)、第一滑块(102)、限位板(103)和固定螺栓(104),所述第二固定板(101)的下表面连接有第一滑块(102),且第二固定板(101)的两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03),所述限位板(103)的内部安装有固定螺栓(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支撑梁抗压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组件(5)包括收集箱(501)、清洁板(502)、把手(503)、第二滑块(504)、第二滑槽(505)和刮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熙臣白亚琼陈俊呈刘硕兵汪嵬杨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二检测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