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总线通信的新型充电起爆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675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雷管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总线通信的新型充电起爆电路,该电路包括:电容充电电路,具有电压输入端、充电通路、输出端,输出端与储能电容连接,用于对储能电容进行充电;电容放电电路,连接于电容充电电路的充电通路,用于对储能电容进行放电;所述起爆电路,连接于电容充电电路的输出端,用于泄放储能电容中的能量,具有电容充电检测通路。电容充电检测回路和MOS开关可以监测及控制电容充电电路对储能电容的充电功能,保证起爆电路的运行高效且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总线通信的新型充电起爆电路
本技术涉及爆破
,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总线通信的新型充电起爆电路。
技术介绍
传统火药雷管和电雷管由于电能存储在电容器内部,导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暴露出自身不安全的问题,微晶芯片电子雷管(以下简称电子雷管)应运而生,随着民爆行业自身的发展需求和国家政府层面对安全的管控要求不断提升,电子雷管在未来将完全取代传统雷管。电子雷管的主要核心功能是靠发热电阻丝发热点燃点火药头。电子雷管的特点是体积小,组网数量多,因此对电路网络的电流要低,同时电阻丝发热瞬间电流要求比较大才能将点火药头点燃,现有的电子雷管的起爆电路不稳定,容易发生误起爆。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稳定可靠,高效稳定的电子雷管起爆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基于总线通信的新型充电起爆电路,以解决现有的电子雷管的起爆电路不稳定,容易发生误起爆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为:一种基于总线通信的新型充电起爆电路,该电路包括:电容充电电路,具有电压输入端、充电通路、输出端,输出端与储能电容连接,用于对储能电容进行充电;电容放电电路,连接于电容充电电路的充电通路,用于对储能电容进行放电;起爆电路,连接于电容充电电路的输出端,用于泄放储能电容中的能量,具有电容充电检测通路。可选地,所述电容充电电路的充电通路具有电容充电开关,所述电容充电开关为MOS管,所述电容充电开关MOS管的源极经一电阻与所述电容充电电路的电压输入端连接,其漏极经一电阻与所述电容充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其栅极连接有充电开关电路;所述电容充电开关MOS管的源极与栅极之间并联有一电阻。可选地,所述充电开关电路具有充电开关,所述充电开关为MOS管,所述充电开关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容充电开关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充电开关MOS管的漏极接地,所述充电开关MOS管的栅极与第一电平输入源连接。可选地,所述电容放电电路具有放电开关,所述放电开关为MOS管,所述放电开关MOS管的源极连接于所述电容充电电路的充电通路,其漏极接地,其栅极经一电阻与第三电平输入源连接,在所述放电开关MOS管的漏极与栅极之间并联有一电容。可选地,所述储能电容一端连接于所述电容充电电路的输出端,另一端接地。可选地,所述起爆电路包括:起爆源,用于泄放所述充电电容中的能量,完成起爆工作,包括第一起爆源和第二起爆源,第一起爆源经一电阻与第二起爆源连接于所述电容充电电路的输出端;电容充电检测通路,用于监测储能电容的充电功能,包括第一起爆电阻、第二起爆电阻及其之间的电容充电检测支路,所述第一起爆电阻与所述第一起爆源连接,所述第二起爆电阻与所述储能电容连接。可选地,所述电容充电检测通路的两端并联有一起爆开关,所述起爆开关为MOS管,所述起爆开关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起爆源连接,其漏极与所述储能电容连接,其栅极经一电阻与第二电平输入源连接。可选地,所述起爆开关MOS管的栅极并联有一电阻与一电容,其另一端共同接地。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电容充电检测回路和MOS开关可以监测及控制电容充电电路对储能电容的充电功能,保证起爆电路的运行高效且稳定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一种基于总线通信的新型充电起爆电路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一种基于总线通信的新型充电起爆电路的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电容充电电路的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电容放电电路的电路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起爆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总线通信的新型充电起爆电路,该电路包括:电容充电电路,具有电压输入端、充电通路、输出端,输出端与储能电容连接,用于对储能电容进行充电;电容放电电路,连接于电容充电电路的充电通路,用于对储能电容进行放电;所述起爆电路,连接于电容充电电路的输出端,用于泄放储能电容中的能量,具有电容充电检测回路。于一实施例中,如图2与图3所示,所述电容充电电路的充电通路具有电容充电开关,所述电容充电开关为MOS管,所述电容充电开关MOS管的源极经一电阻与所述电容充电电路的电压输入端连接,其漏极经一电阻与所述电容充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其栅极连接有充电开关电路;所述电容充电开关MOS管的源极与栅极之间并联有一电阻。于一实施例中,如图2与图3所示,所述充电开关电路具有充电开关,所述充电开关为MOS管,所述充电开关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容充电开关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充电开关MOS管的漏极接地,所述充电开关MOS管的栅极与第一电平输入源连接。于一实施例中,如图2与图4所示,所述电容放电电路具有放电开关,所述放电开关为MOS管,所述放电开关MOS管的源极连接于所述电容充电电路的充电通路,其漏极接地,其栅极经一电阻与第三电平输入源连接,在所述放电开关MOS管的漏极与栅极之间并联有一电容。于一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储能电容一端连接于所述电容充电电路的输出端,另一端接地。于一实施例中,如图2与图5所示,所述起爆电路包括:起爆源,用于泄放所述充电电容中的能量,完成起爆工作,包括第一起爆源和第二起爆源,第一起爆源经一电阻与第二起爆源连接于所述电容充电电路的输出端;电容充电检测通路,用于监测储能电容的充电功能,包括第一起爆电阻、第二起爆电阻及其之间的电容充电检测支路,所述第一起爆电阻与所述第一起爆源连接,所述第二起爆电阻与所述储能电容连接。于一实施例中,如图2与图5所示,所述电容充电检测通路的两端并联有一起爆开关,所述起爆开关为MOS管,所述起爆开关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起爆源连接,其漏极与所述储能电容连接,其栅极经一电阻与第二电平输入源连接。于一实施例中,如图2与图5所示,所述起爆开关MOS管的栅极并联有一电阻与一电容,其另一端共同接地。电容充电电路,如图3所示:V+为电压输入端,经过电阻R8、电容充电开关Q4、电阻R13与储能电容C5连接,储能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电容充电开关Q4为MOS管,其源极与电阻R8连接,漏极与电阻R13连接,栅极连接有充电开关Q3A,充电开关的源极与栅极之间并联有电阻R9。充电开关Q3A为MOS管,其源极与电容充电开关Q4的栅极连接,其漏极接地,其栅极与第一电平输入源STP1连接。当电路电子模块正常运行时,第一电平输入源STP1输出高电平时,充电开关Q3A导通,充电开关Q3A导通导致与其相连接的电容充电开关Q4导通,电容充电开关Q4导通后,电压输入端V+通过R8,R13对储能电容C5进行充电。电容放电电路,如图4所示:包括放电开关Q3B、电阻R3、第三电平输入源STP3和电容C9。放电开关Q3B为MOS管,其源极连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总线通信的新型充电起爆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包括:/n电容充电电路,具有电压输入端、充电通路、输出端,输出端与储能电容连接,用于对储能电容进行充电;/n电容放电电路,连接于电容充电电路的充电通路,用于对储能电容进行放电;/n起爆电路,连接于电容充电电路的输出端,用于泄放储能电容中的能量,具有电容充电检测通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总线通信的新型充电起爆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包括:
电容充电电路,具有电压输入端、充电通路、输出端,输出端与储能电容连接,用于对储能电容进行充电;
电容放电电路,连接于电容充电电路的充电通路,用于对储能电容进行放电;
起爆电路,连接于电容充电电路的输出端,用于泄放储能电容中的能量,具有电容充电检测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充电起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充电电路的充电通路具有电容充电开关,所述电容充电开关为MOS管,所述电容充电开关MOS管的源极经一电阻与所述电容充电电路的电压输入端连接,其漏极经一电阻与所述电容充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其栅极连接有充电开关电路;所述电容充电开关MOS管的源极与栅极之间并联有一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充电起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开关电路具有充电开关,所述充电开关为MOS管,所述充电开关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容充电开关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充电开关MOS管的漏极接地,所述充电开关MOS管的栅极与第一电平输入源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充电起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放电电路具有放电开关,所述放电开关为MOS管,所述放电开关MO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飞李明政冉华荣陈克华刘红玲曾晓渝赵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云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