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燕专利>正文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3664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主体,收集件,挡件和顶件;所述主体为圆柱形内部中空结构,且主体的底部为倾斜状结构;所述收集件安装在主体的内部,且收集件的底部与内件的顶端相连接;所述挡件安装在主体的内部中间位置,且挡件的外侧连接件外端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与主体的内部相连接;所述顶件的底部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与主体的顶端相连接,且顶件顶端的连接头与排气管相连接,此处的收集件是用来设在主体的内部的,收集件的截面为三角形结构,是为了使得蒸汽在凝结成水的时候,水滴会沿着导流件或主体内壁向下流动,从而将水倒流收集排出,从而使水可以被再次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本技术属于余热回收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余热是指受历史、技术、理念等因素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企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等。例如申请号:CN201820201294.8中涉及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余热回收装置本体,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本体内部设置有上端水筒和下端水筒,所述的上端水筒和下端水筒之间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吸热水管,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本体上端设置有对称安装的烟气进口端和烟气出口端,所述的上端水筒和余热回收装置本体之间设置有中间隔板,所述的上端水筒和下端水筒之间也设置有中间隔板,靠近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本体的吸热水管与余热回收装置本体之间设置有圆周隔板,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本体靠近下端水筒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板,所述的上端水筒连接有出水口,所述的下端水筒连接有进水口,该装置能够实现对锅炉排出的烟气中的热量进行充分的回收,减少能源浪费,热量回收效率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收集件(2),挡件(3)和顶件(4);所述主体(1)为圆柱形内部中空结构,且主体(1)的底部为倾斜状结构;所述收集件(2)安装在主体(1)的内部,且收集件(2)的底部与内件(101)的顶端相连接;所述挡件(3)安装在主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且挡件(3)的外侧连接件(302)外端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与主体(1)的内部相连接;所述顶件(4)的底部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与主体(1)的顶端相连接,且顶件(4)顶端的连接头(401)与排气管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收集件(2),挡件(3)和顶件(4);所述主体(1)为圆柱形内部中空结构,且主体(1)的底部为倾斜状结构;所述收集件(2)安装在主体(1)的内部,且收集件(2)的底部与内件(101)的顶端相连接;所述挡件(3)安装在主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且挡件(3)的外侧连接件(302)外端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与主体(1)的内部相连接;所述顶件(4)的底部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与主体(1)的顶端相连接,且顶件(4)顶端的连接头(401)与排气管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有内件(101),密封件(102);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有内件(101),且内件(101)为环状结构;所述内件(101)的截面为楔形结构;所述内件(101)的外侧设有橡胶材质环状结构的密封件(10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件(2)包括有出水管(201),导件(202),收集槽(2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燕许斌汪味路钱建新方虹
申请(专利权)人:何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