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避免凝露的冷媒循环系统及空调机组
本技术涉及冷媒换热
,特别是一种避免凝露的冷媒循环系统及空调机组。
技术介绍
在高温情况下,人们对空调的制冷需求更大,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普通单级变频压缩技术,会出现在高温46℃以上环境下驱动模块温度过高问题。现有技术中对于模块温度过高问题,冷媒散热技术可以很好解决此问题,但是在双级压缩空调上使用,由于系统采用两级节流,无论将散热模块放在哪段管上,流过待散热机构(如驱动模块)的都可能是经过节流的冷媒,因此会产生待散热机构凝露问题,导致冷媒散热技术在双级压缩空调系统上的使用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双级节流的冷媒系统中待散热机构会产生凝露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根据冷媒系统的工作模式选取不同位置的冷媒进行散热的避免凝露的冷媒循环系统及空调机组。一种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冷媒循环管路和两条散热管路,所述冷媒循环管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冷凝器、第一节流机构、闪蒸器、第二节流机构和蒸发器,一条所述散热管路的两端均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第一节流机构之间的管路连通,另一所述散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媒循环管路和两条散热管路,所述冷媒循环管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冷凝器(1)、第一节流机构(2)、闪蒸器(3)、第二节流机构(4)和蒸发器(5),一条所述散热管路的两端均与所述冷凝器(1)和所述第一节流机构(2)之间的管路连通,另一所述散热管路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二节流机构(4)和所述蒸发器(5)之间的管路连通,两条所述散热管路可切换地与所述冷媒循环管路连通,且两条所述散热管路均流经待散热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媒循环管路和两条散热管路,所述冷媒循环管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冷凝器(1)、第一节流机构(2)、闪蒸器(3)、第二节流机构(4)和蒸发器(5),一条所述散热管路的两端均与所述冷凝器(1)和所述第一节流机构(2)之间的管路连通,另一所述散热管路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二节流机构(4)和所述蒸发器(5)之间的管路连通,两条所述散热管路可切换地与所述冷媒循环管路连通,且两条所述散热管路均流经待散热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具有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两条所述散热管路包括第一散热管路(6)和第二散热管路(7),在所述制冷模式时,所述第一散热管路(6)与所述冷媒循环管路连通且第二散热管路(7)与所述冷媒循环管路断开,在所述制热模式中,所述第二散热管路(7)与所述冷媒循环管路连通且所述第一散热管路(6)与所述冷媒循环管路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循环管路还包括第一单向流通件(8)和第二单向流通件(9),所述第一单向流通件(8)设置于所述冷凝器(1)和所述第一节流机构(2)之间,且所述第一单向流通件(8)的流通方向由所述第一节流机构(2)指向所述冷凝器(1),所述第二单向流通件(9)设置于所述蒸发器(5)和所述第二节流机构(4)之间,且所述第二单向流通件(9)的流通方向由所述第二节流机构(4)指向所述蒸发器(5),所述第一散热管路(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单向流通件(8)和所述第一节流机构(2)之间的管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单向流通件(8)和所述冷凝器(1)之间的管路连通,所述第二散热管路(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单向流通件(9)和所述第二节流机构(4)之间的管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单向流通件(9)和所述蒸发器(5)之间的管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三单向流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强,汪俊勇,胡知耀,刘为爽,梁郁龙,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