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622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材料制作领域,提供一种石墨烯画,所述发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等距设置有多个翅片热腔,且相邻两个翅片热腔之间均设置一层石墨烯发热膜,每个所述翅片热腔的底部均连通有一根支管,所述支管的下方共连通一个进风腔,所述翅片热腔顶部开口,所述发热装置的顶部壳体正对所述翅片热腔位置开有出风口,所述顶部壳体下方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发热装置的前侧设置前保温层,后侧设置后保温层。该石墨烯画的整体安装结构相对简单,且翅片热腔的设置使得画框内部的空气流动更加充分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画
本技术属于材料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画。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纳米材料的应用也逐渐取代了相当一部分的传统材料使用频率,同时,其优越的材料性能以及优良的制作成本也得到消费者和制造方的一致认可,其中石墨烯高分子材料具备耐高温、防潮、内部结构稳定等特性,在热传导应用领域显得尤为突出,其中在养生画的应用也逐渐地以石墨烯为主材料进行应用和创新,但现有石墨烯画在技术层面虽有突破,但其组装仍遵循逐层粘贴的方式,以及在发热形式上主要将石墨烯发热膜粘贴在基体上让其自行从画板内部发热,久而久之,基体环境以及热量在画板内部循环时间过长会形成空气的变质。所以,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缺陷,专利技术一种解决该技术问题的实施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画,旨在解决现有石墨烯画安装方式繁琐、热量循环不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石墨烯画,包括画框以及位于所述画框背面的发热装置,所述发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等距设置有多个翅片热腔,且相邻两个翅片热腔之间均设置一层石墨烯发热膜,每个所述翅片热腔的底部均连通有一根支管,所述支管的下方共连通一个进风腔,所述翅片热腔顶部开口,所述发热装置的顶部壳体正对所述翅片热腔位置开有出风口,所述顶部壳体下方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发热装置的前侧设置前保温层,后侧设置后保温层,所述画框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画板层和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背面还设置有控制板,且所述隔热层与所述前保温层之间间隔一定距离,所述进风腔的进风位置设置有风机。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的进风口设置一层进风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发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等距设置有多个翅片热腔,且相邻两个翅片热腔之间均设置一层石墨烯发热膜,石墨烯发热膜与翅片热腔相贴合,当石墨烯发热膜产生热量时会将热量传导至相邻翅片热腔内,且翅片热腔顶部开口,翅片热腔内的热空气会通过开口排出腔体,所述顶部壳体下方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发热装置的前侧设置前保温层,后侧设置后保温层,所述画框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画板层和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背面还设置有控制板,且所述隔热层与所述前保温层之间间隔一定距离,所述进风腔的进风位置设置有风机。该结构的设置具有散热性能稳定,且多层防护层能够保证画框内部结构稳定,有效保护画板层不受内部热气熏蒸。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石墨烯画的正面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石墨烯画内部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为了说明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石墨烯背景墙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技术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石墨烯画,包括画框以及位于所述画框背面的发热装置,所述发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等距设置有多个翅片热腔1,且相邻两个翅片热腔1之间均设置一层石墨烯发热膜2,每个所述翅片热腔1的底部均连通有一根支管,所述支管的下方共连通一个进风腔,所述翅片热腔1顶部开口,所述发热装置的顶部壳体正对所述翅片热腔1位置开有出风口,所述顶部壳体下方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发热装置的前侧设置前保温层3,后侧设置后保温层4,所述画框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画板层6和隔热层5,所述隔热层5的背面还设置有控制板7,且所述隔热层5与所述前保温层3之间间隔一定距离,所述进风腔的进风位置设置有风机8。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壳体内等距设置有多个翅片热腔,且相邻两个翅片热腔之间均设置一层石墨烯发热膜,石墨烯发热膜与翅片热腔相贴合,当石墨烯发热膜产生热量时会将热量传导至相邻翅片热腔内,翅片热腔通过设置在底部的用于提供气体输入的支管以及设置在壳体顶部的用于气体输出开口进行内部空气流动,使得整个壳体内部的空气流动性强,空气质量健康,同时,在顶部壳体下方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方便检测温度以达到调节控制整体输出温度的目的,所述隔热层的背面还设置有控制板,石墨烯发热膜、温度传感器以及电线的线路连接端均连接在控制板上。进一步地,在发热装置前侧还设置多层防护层,包括前保温层3、后保温层4、和隔热层5,前保温层3和后保温层5起到恒定翅片热腔1内部气体温度的作用,隔热层5只要设置在保温层与画板层6之间,防止翅片热腔1内的高温流窜至画板层6面,使画板颜料以及工艺图案从内部出现破坏或污染。在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提供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风机8的进风口设置一层进风网,该进风网在一定程度上过滤掉进入翅片热腔1内的气体杂质,避免随着气体内的颗粒随时间累积对翅片热腔的内部通风环境造成困扰。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烯画,包括画框以及位于所述画框背面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等距设置有多个翅片热腔,且相邻两个翅片热腔之间均设置一层石墨烯发热膜,每个所述翅片热腔的底部均连通有一根支管,所述支管的下方共连通一个进风腔,所述翅片热腔顶部开口,所述发热装置的顶部壳体正对所述翅片热腔位置开有出风口,所述顶部壳体下方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发热装置的前侧设置前保温层,后侧设置后保温层,所述画框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画板层和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背面还设置有控制板,且所述隔热层与所述前保温层之间间隔一定距离,所述进风腔的进风位置设置有风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画,包括画框以及位于所述画框背面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等距设置有多个翅片热腔,且相邻两个翅片热腔之间均设置一层石墨烯发热膜,每个所述翅片热腔的底部均连通有一根支管,所述支管的下方共连通一个进风腔,所述翅片热腔顶部开口,所述发热装置的顶部壳体正对所述翅片热腔位置开有出风口,所述顶部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正国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中暖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