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感应智能自组网LED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554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体感应智能自组网LED灯具,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上贯穿有固定孔,所述上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与固定孔上下垂直对应的螺丝安装柱。该人体感应智能自组网LED灯具,采用感应模组对周边环境进行检测,确保在无人的情况下,LED灯处于熄灭状态,节约能源,同时多重检测的方式大大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通过采用2.4G无线收发模块与移动终端进行连接配对,从而用户可远程控制LED灯的开启和关闭;通过增大的散热口能够大大提高整体的散热能力,确保壳体内部的高温能够及时排出,大大提高整体的使用寿命,延长内部电子元件的老化时间,整体大大提高了LED灯具的智能化程度,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体感应智能自组网LED灯具
本技术涉及LED灯具
,具体为一种人体感应智能自组网LED灯具。
技术介绍
LED灯具是指能透光、分配和改变LED光源光分布的器具,也称作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除LED光源外所有用于固定和保护LED光源所需的全部零、部件,以及与电源连接所必需的线路附件。但是现如今的LED灯具智能效果较低,不能够远程进行控制,同时现如今的LED灯具仅仅只是通过单一的方式检测LED灯具周边是否有人,从而控制LED灯的开闭,检测方式单一导致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降低,同时现如今的LED灯具散热口较小,内部热量不能够及时排出,导致内部电子元件老化速度加快,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体感应智能自组网LED灯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如今的LED灯具智能效果较低,不能够远程进行控制,同时现如今的LED灯具仅仅只是通过单一的方式检测LED灯具周边是否有人,从而控制LED灯的开闭,检测方式单一导致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降低,同时现如今的LED灯具散热口较小,内部热量不能够及时排出,导致内部电子元件老化速度加快,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体感应智能自组网LED灯具,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上贯穿有固定孔,所述上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与固定孔上下垂直对应的螺丝安装柱,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通过使用不锈钢螺丝穿过固定孔螺纹连接到螺丝安装柱上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左右两侧均对称开设有规格相同的安装孔,且上壳体和下壳体上的安装孔相互垂直。优选的,所述上壳体上开设有灯槽,所述灯槽内部固定安装有LED灯,所述LED灯为嵌入式安装结构,所述上壳体上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为栅格状。优选的,所述上壳体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感应模组。优选的,所述感应模组包括有光敏传感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人体微波感应器。优选的,所述下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LED驱动电源PCB板、2.4G无线收发模块和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与LED驱动电源PCB板、2.4G无线收发模块电性连接,LED驱动电源PCB板与LED灯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人体感应智能自组网LED灯具,采用感应模组对周边环境进行检测,感应模组具体为光敏传感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人体微波感应器,检测数据传输至单片机,通过单片机处理,从而控制LED灯的开启和关闭,确保在无人的情况下,LED灯处于熄灭状态,节约能源,同时多重检测的方式大大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通过采用2.4G无线收发模块与移动终端进行连接配对,从而用户可远程控制LED灯的开启和关闭;通过增大的散热口能够大大提高整体的散热能力,确保壳体内部的高温能够及时排出,大大提高整体的使用寿命,延长内部电子元件的老化时间,整体大大提高了LED灯具的智能化程度,便于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下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固定孔;4、安装孔;5、灯槽;6、LED灯;7、散热口;8、固定座;9、感应模组;10、LED驱动电源PCB板;11、2.4G无线收发模块;12、单片机;901、光敏传感器;902、热释电红外传感器;903、人体微波感应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人体感应智能自组网LED灯具,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固定孔3、安装孔4、灯槽5、LED灯6、散热口7、固定座8、感应模组9、LED驱动电源PCB板10、2.4G无线收发模块11、单片机12、光敏传感器90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902和人体微波感应器903,上壳体1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下壳体2,下壳体2上贯穿有固定孔3,上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与固定孔3上下垂直对应的螺丝安装柱,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通过使用不锈钢螺丝穿过固定孔3螺纹连接到螺丝安装柱上固定连接,上壳体1和下壳体2左右两侧均对称开设有规格相同的安装孔4,且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的安装孔4相互垂直。进一步的,上壳体1上开设有灯槽5,灯槽5内部固定安装有LED灯6,LED灯6为嵌入式安装结构,上壳体1上开设有散热口7,散热口7为栅格状,通过设置的灯槽5能够对LED灯6起到部分隐藏作用,提高整体的美观,且较少占用空间,散热口7得到增大,散热口7占上壳体1正面的三分之二面积,通过设置的散热口7能够有效的对壳体内部进行散热,散热口7与上壳体1内部相通,确保壳体内部的高温能够及时排出,大大提高整体的使用寿命,延长内部电子元件的老化时间。进一步的,上壳体1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座8,固定座8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感应模组9,通过感应模组9对外界环境进行感应。进一步的,感应模组9包括有光敏传感器90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902和人体微波感应器903,光敏传感器901的型号为LXD/GB3-A1DPS,热释电红外传感器902的型号为LHl958,人体微波感应器903的型号为TR-8011,光敏传感器90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902和人体微波感应器903均为现有装置,因此不在此对光敏传感器90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902和人体微波感应器903的具体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做详细描述,使用过程中,通过光敏传感器90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902和人体微波感应器903检测该人体感应智能自组网LED灯具周边是否有人。进一步的,下壳体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LED驱动电源PCB板10、2.4G无线收发模块11和单片机12,单片机12与LED驱动电源PCB板10、2.4G无线收发模块11电性连接,LED驱动电源PCB板10与LED灯6电性连接,感应模组9与单片机12电性连接,2.4G无线收发模块11的型号为NRF24l01,单片机12的型号为HT66F018,LED驱动电源PCB板10、2.4G无线收发模块11和单片机12均为现有装置,因此不在此对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做详细描述,通过感应模组9检测周边是否有人,检测数据传输至单片机12,通过单片机12处理,当周边没有人时,单片机12则控制LED驱动电源PCB板10熄灭LED灯6,当周边有人时,单片机12则通过LED驱动电源PCB板10驱动LED灯6亮起,确保在无人的情况下,LED灯6处于熄灭状态,节约能源,同时多重检测的方式大大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用户可通过使用移动终端与2.4G无线收发模块11进行连接配对,进行远程智能控制。工作原理:首先,对整体进行安装,将整体通过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体感应智能自组网LED灯具,包括上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下壳体(2),所述下壳体(2)上贯穿有固定孔(3),所述上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与固定孔(3)上下垂直对应的螺丝安装柱,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通过使用不锈钢螺丝穿过固定孔(3)螺纹连接到螺丝安装柱上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左右两侧均对称开设有规格相同的安装孔(4),且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的安装孔(4)相互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感应智能自组网LED灯具,包括上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下壳体(2),所述下壳体(2)上贯穿有固定孔(3),所述上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与固定孔(3)上下垂直对应的螺丝安装柱,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通过使用不锈钢螺丝穿过固定孔(3)螺纹连接到螺丝安装柱上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左右两侧均对称开设有规格相同的安装孔(4),且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的安装孔(4)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感应智能自组网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上开设有灯槽(5),所述灯槽(5)内部固定安装有LED灯(6),所述LED灯(6)为嵌入式安装结构,所述上壳体(1)上开设有散热口(7),所述散热口(7)为栅格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堂胜孙志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普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