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蚁预防地下管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3554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蚁预防地下管网装置,包括预埋在地下的管道和监测井与安装在地上的金属防护电柜,所述管道位于监测井的外壁对夹设有流量电磁阀和压力变送器,所述监测井的内壁开有凹槽,且凹槽内壁卡接有防水接线盒,所述防水接线盒的内壁安装有转接器,且流量电磁阀和压力变送器均通过导线和转接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监测部分通过流量电磁阀和压力变送器,对水管内的水压和流速进行检测,排查是否因为白蚁侵蚀造成管道破裂,预防部分中设有含联苯菊酯成分水乳层,利用白蚁在遇到含联苯菊酯成分水乳层时的趋势性,在填充隔层内设有生石灰和水包,混合产生大量热,也可将被破坏部分快速凝结,不会使白蚁再继续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蚁预防地下管网装置
本技术涉及地下管网
,尤其涉及一种白蚁预防地下管网装置。
技术介绍
管网是若干条管道以分支、并联、串联等方式组合而成的有压输水系统。所属学科为水利科技、水力学、河流动力学、海岸动力学、水力学。配水管网是将水送到分配管网以至用户的管系。配水管网的布置形式有环状管网和枝状管网。白蚁食性很广,其营养物质来源于植物,以植物性纤维素及其制品为主食,兼食真菌和木质素,偶尔也食淀粉、糖类和蛋白质等等。然而,人们也常见白蚁会蛀食人造纤维、塑料、电线,电缆甚至砖头、石块、金属等,它们是以口吐蚁酸(甲酸)之类的化学物质来腐蚀、熔化这些物件的。在白蚁分布较多的地区,管网需要对管道进行监测和白蚁预防,但现有存在的治理白蚁作业都是在地面上,没有在预埋管道时就进行防治,不能很好的保证管网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白蚁预防地下管网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白蚁预防地下管网装置,包括预埋在地下的管道和监测井与安装在地上的金属防护电柜,所述管道位于监测井的外壁对夹设有流量电磁阀和压力变送器,所述监测井的内壁开有凹槽,且凹槽内壁卡接有防水接线盒,所述防水接线盒的内壁安装有转接器,且流量电磁阀和压力变送器均通过导线和转接器相连接,所述管道的预埋地下位置两侧和监测井的两侧均设有填充隔层,所述管道的外壁套接有支撑层,且支撑层的外壁设有含联苯菊酯成分水乳层,所述金属防护电柜的外壁设有警报器。优选的,所述金属防护电柜的内壁设有微功耗测控终端、空开和开关电源,且空开和开关电源相并联。优选的,所述金属防护电柜的底部内壁设有蓄电池,且蓄电池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和开关电源相并联。优选的,所述填充隔层包括生石灰、硅酸三钙、硅酸二钙和铝酸三钙混合物与层壳体,且层壳体为PVC材料制成,所述生石灰、硅酸三钙、硅酸二钙和铝酸三钙混合物填充在层壳体的内壁上。优选的,所述层壳体的内壁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内壁设有水包。优选的,所述流量电磁阀和压力变送器均和空开相连接,且微功耗测控终端和空开之间通过导线相互串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地下管网装置分为监测部分和预防部分,监测部分通过流量电磁阀和压力变送器,对水管内的水压和流速进行检测,进而判断在靠近监测井部分的管道是否有泄漏,排查是否因为白蚁侵蚀造成管道破裂等情况;2.本地下管网装置中的预防部分中,在管道的外壁设有含联苯菊酯成分水乳层,利用白蚁在遇到含联苯菊酯成分水乳层时的趋势性,同时在管网的预埋两侧设有填充隔层,填充隔层内设有生石灰和水包,白蚁进入填充隔层时,生石灰和水包混合产生大量热,配合上内部的凝结结构,可将填充隔层被破坏部分快速凝结,不会使白蚁再继续破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白蚁预防地下管网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白蚁预防地下管网装置的管道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白蚁预防地下管网装置的金属防护电柜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管道、2监测井、3压力变送器、4防水接线盒、5流量电磁阀、6填充隔层、7警报器、8金属防护电柜、9含联苯菊酯成分水乳层、10支撑层、11微功耗测控终端、12空开、13开关电源、14蓄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3,一种白蚁预防地下管网装置,包括预埋在地下的管道1和监测井2与安装在地上的金属防护电柜8,管道1位于监测井2的外壁对夹设有流量电磁阀5和压力变送器3,监测井2的内壁开有凹槽,且凹槽内壁卡接有防水接线盒4,防水接线盒4的内壁安装有转接器,且流量电磁阀5和压力变送器3均通过导线和转接器相连接,管道1的预埋地下位置两侧和监测井2的两侧均设有填充隔层6,管道1的外壁套接有支撑层10,且支撑层10的外壁设有含联苯菊酯成分水乳层9,金属防护电柜8的外壁设有警报器7,金属防护电柜8的内壁设有微功耗测控终端11、空开12和开关电源13,且空开12和开关电源13相并联,金属防护电柜8的底部内壁设有蓄电池14,且蓄电池14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和开关电源13相并联,填充隔层6包括生石灰、硅酸三钙、硅酸二钙和铝酸三钙混合物与层壳体,且层壳体为PVC材料制成,生石灰、硅酸三钙、硅酸二钙和铝酸三钙混合物填充在层壳体的内壁上,层壳体的内壁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内壁设有水包,流量电磁阀5和压力变送器3均和空开12相连接,且微功耗测控终端11和空开12之间通过导线相互串联。工作原理:本白蚁预防地下管网装置在铺设时,在管道1的两侧铺设有填充隔层6,一段管道距离设有监测井2保证其管道监测功能,监测部分通过流量电磁阀5和压力变送器6,对水管内的水压和流速进行检测,进而判断在靠近监测井2部分的管道是否有泄漏,排查是否因为白蚁侵蚀造成管道破裂等情况,在管道1的外壁设有含联苯菊酯成分水乳层9,利用白蚁在遇到含联苯菊酯成分水乳层9时的趋势性,同时填充隔层6内设有生石灰和水包,白蚁进入填充隔层时,生石灰和水包混合产生大量热,配合上内部的凝结结构,可将填充隔层被破坏部分快速凝结,不会使白蚁再继续破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蚁预防地下管网装置,包括预埋在地下的管道(1)和监测井(2)与安装在地上的金属防护电柜(8),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位于监测井(2)的外壁对夹设有流量电磁阀(5)和压力变送器(3),所述监测井(2)的内壁开有凹槽,且凹槽内壁卡接有防水接线盒(4),所述防水接线盒(4)的内壁安装有转接器,且流量电磁阀(5)和压力变送器(3)均通过导线和转接器相连接,所述管道(1)的预埋地下位置两侧和监测井(2)的两侧均设有填充隔层(6),所述管道(1)的外壁套接有支撑层(10),且支撑层(10)的外壁设有含联苯菊酯成分水乳层(9),所述金属防护电柜(8)的外壁设有警报器(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蚁预防地下管网装置,包括预埋在地下的管道(1)和监测井(2)与安装在地上的金属防护电柜(8),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位于监测井(2)的外壁对夹设有流量电磁阀(5)和压力变送器(3),所述监测井(2)的内壁开有凹槽,且凹槽内壁卡接有防水接线盒(4),所述防水接线盒(4)的内壁安装有转接器,且流量电磁阀(5)和压力变送器(3)均通过导线和转接器相连接,所述管道(1)的预埋地下位置两侧和监测井(2)的两侧均设有填充隔层(6),所述管道(1)的外壁套接有支撑层(10),且支撑层(10)的外壁设有含联苯菊酯成分水乳层(9),所述金属防护电柜(8)的外壁设有警报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预防地下管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防护电柜(8)的内壁设有微功耗测控终端(11)、空开(12)和开关电源(13),且空开(12)和开关电源(13)相并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宗玲刘怀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利铭有害生物防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