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维修教学的发动机拆装架,包括发动机拆装架本体,所述发动机拆装架本体包括支架和转动安装在支架上的翻转架,所述翻转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两端部均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翻转架的底部开设有两个矩形槽,矩形槽内转动安装有螺杆,且两个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螺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位于双轴电机同一侧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链条,所述螺杆上螺纹套设有矩形块,且矩形块与矩形槽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便于对不同大小的发动机进行夹持固定,减少发动机拆装架的生产成本,节省放置的空间,满足人员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维修教学的发动机拆装架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拆装架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维修教学的发动机拆装架。
技术介绍
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对于汽车相关专业的高职或者大专院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与实践能力,逐渐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且在汽车发动机拆装、发动机运行与演示等实训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掌握不同轮廓尺寸、不同类型发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通常利用不同机型的废旧发动机进行拆装教学,目前,对于发动机的放置,往往是将发动机直接固定安装在发动机拆装架上,同时在发动机拆装教学时,对于发动机的不同机构和系统需要将发动机进行翻转,方便人员观看,但是现有的发动机拆装架不便于对不同尺寸的发动机进行夹持固定,对于不同大小的发动机需要不同型号的发动机拆装架,进而使得发动机拆装架的存放占用一定的空间,而且成本也较高,不能满足人员的使用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维修教学的发动机拆装架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汽车维修教学的发动机拆装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维修教学的发动机拆装架,包括发动机拆装架本体,所述发动机拆装架本体包括支架和转动安装在支架上的翻转架,所述翻转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两端部均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翻转架的底部开设有两个矩形槽,矩形槽内转动安装有螺杆,且两个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螺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位于双轴电机同一侧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链条,所述螺杆上螺纹套设有矩形块,且矩形块与矩形槽滑动连接,所述矩形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竖杆,两个竖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槽,第一槽内滑动安装有滑板,两个滑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U形夹持座,两个U形夹持座对称设置,滑板远离对应的U形夹持座的一侧与第一槽远离其开口的一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所述第一槽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滑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远离对应的滑板的一侧延伸至第一滑槽内并嵌套有滚珠,滚珠与对应的第一滑槽远离其开口的一侧内壁滚动接触。优选的,所述矩形块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对应的螺杆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矩形槽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矩形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与对应的第二滑槽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矩形槽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链条位于对应的第一通孔内,链条的外侧与对应的第一通孔的侧壁不接触。优选的,所述矩形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轴承,轴承的内圈与对应的螺杆的外侧固定套装。优选的,位于同一个第一槽内的弹簧的数量为六到八个,且位于同一个第一槽内的六到八个弹簧等间距设置在第一槽远离其开口的一侧内壁上。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支架、翻转架、双轴电机、第一齿轮、链条、矩形槽、第二齿轮、矩形块、螺杆、滚珠、竖杆、U形夹持座、第一槽、弹簧、滑板、第一滑槽与第一滑块相配合,正向启动双轴电机,双轴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通过对应的链条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对应的螺杆转动,在螺纹孔的作用下,螺杆转动带动对应的矩形块位置移动,矩形块通过对应的竖杆带动滑板位置移动,滑板带动对应的U形夹持座与发动机的外侧相接触,双轴电机继续转动,使得U形夹持座对发动机进行挤压,挤压的力通过U形夹持座带动对应的滑板移动并对弹簧进行压缩,滑板通过对应的第一滑块带动滚珠在第一滑槽内滚动,当发动机完全被固定时,停止转动双轴电机,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对弹簧的压缩程度,达到在对发动机夹紧固定的同时避免损坏发动机,在滚珠的作用下减少夹持过程中的摩擦,使得便于对不同大小的发动机进行夹持固定。本技术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便于对不同大小的发动机进行夹持固定,减少发动机拆装架的生产成本,节省放置的空间,满足人员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汽车维修教学的发动机拆装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B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2翻转架、3双轴电机、4第一齿轮、5链条、6矩形槽、7第二齿轮、8矩形块、9螺杆、10滚珠、11竖杆、12U形夹持座、13第一槽、14弹簧、15滑板、16第一滑槽、17第一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用于汽车维修教学的发动机拆装架,包括发动机拆装架本体,发动机拆装架本体包括支架1和转动安装在支架1上的翻转架2,翻转架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3,双轴电机3的输出轴两端部均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4,翻转架2的底部开设有两个矩形槽6,矩形槽6内转动安装有螺杆9,且两个螺杆9的螺纹旋向相反,螺杆9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7,位于双轴电机3同一侧的第一齿轮4和第二齿轮7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链条5,螺杆9上螺纹套设有矩形块8,且矩形块8与矩形槽6滑动连接,矩形块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竖杆11,两个竖杆1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槽13,第一槽13内滑动安装有滑板15,两个滑板15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U形夹持座12,两个U形夹持座12对称设置,滑板15远离对应的U形夹持座12的一侧与第一槽13远离其开口的一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14,第一槽13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6,滑板15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块17,第一滑块17远离对应的滑板15的一侧延伸至第一滑槽16内并嵌套有滚珠10,滚珠10与对应的第一滑槽16远离其开口的一侧内壁滚动接触,通过支架1、翻转架2、双轴电机3、第一齿轮4、链条5、矩形槽6、第二齿轮7、矩形块8、螺杆9、滚珠10、竖杆11、U形夹持座12、第一槽13、弹簧14、滑板15、第一滑槽16与第一滑块17相配合,正向启动双轴电机3,双轴电机3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4转动,第一齿轮4通过对应的链条5带动第二齿轮7转动,第二齿轮7带动对应的螺杆9转动,在螺纹孔的作用下,螺杆9转动带动对应的矩形块8位置移动,矩形块8通过对应的竖杆11带动滑板15位置移动,滑板15带动对应的U形夹持座12与发动机的外侧相接触,双轴电机3继续转动,使得U形夹持座12对发动机进行挤压,挤压的力通过U形夹持座12带动对应的滑板15移动并对弹簧14进行压缩,滑板15通过对应的第一滑块17带动滚珠10在第一滑槽16内滚动,当发动机完全被固定时,停止转动双轴电机3,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对弹簧14的压缩程度,达到在对发动机夹紧固定的同时避免损坏发动机,在滚珠10的作用下减少夹持过程中的摩擦,使得便于对不同大小的发动机进行夹持固定,本技术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便于对不同大小的发动机进行夹持固定,减少发动机拆装架的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维修教学的发动机拆装架,包括发动机拆装架本体,所述发动机拆装架本体包括支架(1)和转动安装在支架(1)上的翻转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架(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3),所述双轴电机(3)的输出轴两端部均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4),所述翻转架(2)的底部开设有两个矩形槽(6),矩形槽(6)内转动安装有螺杆(9),且两个螺杆(9)的螺纹旋向相反,螺杆(9)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7),位于双轴电机(3)同一侧的第一齿轮(4)和第二齿轮(7)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链条(5),所述螺杆(9)上螺纹套设有矩形块(8),且矩形块(8)与矩形槽(6)滑动连接,所述矩形块(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竖杆(11),两个竖杆(1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槽(13),第一槽(13)内滑动安装有滑板(15),两个滑板(15)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U形夹持座(12),两个U形夹持座(12)对称设置,滑板(15)远离对应的U形夹持座(12)的一侧与第一槽(13)远离其开口的一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14),所述第一槽(13)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6),滑板(15)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块(17),第一滑块(17)远离对应的滑板(15)的一侧延伸至第一滑槽(16)内并嵌套有滚珠(10),滚珠(10)与对应的第一滑槽(16)远离其开口的一侧内壁滚动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维修教学的发动机拆装架,包括发动机拆装架本体,所述发动机拆装架本体包括支架(1)和转动安装在支架(1)上的翻转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架(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3),所述双轴电机(3)的输出轴两端部均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4),所述翻转架(2)的底部开设有两个矩形槽(6),矩形槽(6)内转动安装有螺杆(9),且两个螺杆(9)的螺纹旋向相反,螺杆(9)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7),位于双轴电机(3)同一侧的第一齿轮(4)和第二齿轮(7)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链条(5),所述螺杆(9)上螺纹套设有矩形块(8),且矩形块(8)与矩形槽(6)滑动连接,所述矩形块(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竖杆(11),两个竖杆(1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槽(13),第一槽(13)内滑动安装有滑板(15),两个滑板(15)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U形夹持座(12),两个U形夹持座(12)对称设置,滑板(15)远离对应的U形夹持座(12)的一侧与第一槽(13)远离其开口的一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14),所述第一槽(13)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6),滑板(15)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块(17),第一滑块(17)远离对应的滑板(15)的一侧延伸至第一滑槽(16)内并嵌套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大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