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512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软管,解决现有的塑料软管不适合高压力等级场合使用的问题,该塑料软管包括软管本体,所述软管本体包括内管,包覆在内管外表面的第一不锈钢编织层,包覆在第一不锈钢编织层外表面的不锈钢缠绕层,以及包覆在不锈钢缠绕层外表面的第二不锈钢编织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第一不锈钢编织层均匀覆盖内管表面,可以体现出良好的固定性,使不锈钢缠绕层在缠绕包覆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缠绕背股、松散的现象,并且内管受压时也不会过度伸长或缩短,最后再通过第二不锈钢编织层的包覆对整体加以固定,如此一来,可实现对内管整体的覆盖密度达到95%以上,覆盖紧密,不会损伤内管,并且强度增强效果非常好,完全可以适用于高压力等级的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软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塑料软管。
技术介绍
管材的用途较为宽泛,可以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的各个角落看到。不同材质的管材有不同的用途,这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当属塑料软管,不论是工业、农业、工程还是家用等方面,塑料软管可以说是随处可见。现有的塑料软管一般为单层结构,强度较低,有些可能还在管体中设置了金属网状或骨架结构,但这样的设计对软管的整体强度增加有限,不适宜一些高压力等级的场合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软管,旨在解决现有的塑料软管不适合高压力等级场合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塑料软管,包括软管本体,所述软管本体包括内管,包覆在内管外表面的第一不锈钢编织层,包覆在第一不锈钢编织层外表面的不锈钢缠绕层,以及包覆在不锈钢缠绕层外表面的第二不锈钢编织层。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不锈钢编织层外表面还包覆有硅橡胶套管,该硅橡胶套管包括内外两层结构,其中,内层为玻璃纤维层,外层为硅橡胶层。优选地,所述内管由PVC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内管外依次采用第一不锈钢编织层、不锈钢缠绕层、第二不锈钢编织层的包覆设计,在这之中,利用第一不锈钢编织层均匀覆盖内管表面,可以体现出良好的固定性,使不锈钢缠绕层在缠绕包覆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缠绕背股、松散的现象,并且内管受压时也不会过度伸长或缩短,最后再通过第二不锈钢编织层的包覆对整体加以固定,如此一来,可实现对内管整体的覆盖密度达到95%以上,覆盖紧密,不会损伤内管,并且强度增强效果非常好,完全可以适用于高压力等级的场合。(2)本技术在软管本体外还包覆了硅橡胶套管,可增强防火性能,据测试,其可以耐(1200±50)℃高温下灼烧10min左右,进一步提升了本技术高压力等级场合使用的安全性。(3)本技术的内管采用PVC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可满足高压力等级场合使用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内管,2-第一不锈钢编织层,3-不锈钢缠绕层,4-第二不锈钢编织层,5-硅橡胶套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塑料软管,包括软管本体,所述软管本体包括内管1(优选采用PVC材料制成),包覆在内管1外表面的第一不锈钢编织层2,包覆在第一不锈钢编织层2外表面的不锈钢缠绕层3,以及包覆在不锈钢缠绕层3外表面的第二不锈钢编织层4。进一步地说,为了提高本技术的防火性能,所述第二不锈钢编织层4外表面还包覆有硅橡胶套管5,该硅橡胶套管5包括内外两层结构,其中,内层为玻璃纤维层,外层为硅橡胶层。本技术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利用第一不锈钢编织层均匀覆盖内管表面,可以体现出良好的固定性,使不锈钢缠绕层在缠绕包覆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缠绕背股、松散的现象,并且内管受压时也不会过度伸长或缩短,最后再通过第二不锈钢编织层的包覆对整体加以固定,如此一来,可实现对内管整体的覆盖密度达到95%以上,覆盖紧密,不会损伤内管,并且强度增强效果非常好,完全可以适用于高压力等级的场合。因此,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来说,具有实质性的特点和进步。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技术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技术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软管,包括软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本体包括内管(1),均匀覆盖在内管(1)外表面的第一不锈钢编织层(2),包覆在第一不锈钢编织层(2)外表面的不锈钢缠绕层(3),以及包覆在不锈钢缠绕层(3)外表面的第二不锈钢编织层(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软管,包括软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本体包括内管(1),均匀覆盖在内管(1)外表面的第一不锈钢编织层(2),包覆在第一不锈钢编织层(2)外表面的不锈钢缠绕层(3),以及包覆在不锈钢缠绕层(3)外表面的第二不锈钢编织层(4)。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德峰
申请(专利权)人:任丘市华北石油万庆石油勘探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