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门窗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侧装执手及平开窗,包括:执手;执手盒,其内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执手的腔体,使所述执手可在所述腔体内转动;转动件,与所述执手连接且保持同步转动;以及滑块,一端与锁杆连接件配合,另一端通过滑动机构与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滑块在滑动机构的作用下带动锁杆连接件运动,实现开锁和上锁动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侧装执手的设计使得扇框宽度可以减小以及窗框可以做得更加轻薄,而且执手可以隐藏在执手盒内,结构简洁大方,不易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装执手及平开窗
本技术涉及门窗
,尤其涉及一种侧装执手及平开窗。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铝合金推拉窗扇、门扇的执手一般都是明装式,即执手外露出来,左右旋转开启。这种明装式的结构,在平常碰撞时存在容易损坏的隐患。此外,由于是明装式的结构,为了安装执手、锁杆、锁点和锁座,因此窗框做得很厚,扇框需要做得很宽才能安装这个锁的相关配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装执手及平开窗,旨在解决现有明装式执手易因碰撞发生损坏和对安装要求高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侧装执手,包括:执手;执手盒,其内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执手的腔体,使所述执手可在所述腔体内转动;转动件,与所述执手连接且保持同步转动;以及滑块,一端与锁杆连接件配合,另一端通过滑动机构与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滑块在滑动机构的作用下带动锁杆连接件运动,实现开锁和上锁动作。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件通过外套安装在所述执手端部的孔内,且所述外套与所述孔和所述转动件均以非圆形方式耦合,使所述转动件与所述执手保持同步转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执手上还开设有销孔,销孔与所述执手端部的孔连通,所述销孔上配合有圆柱销,用于对转动件进行定位。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旋转体,所述旋转体与所述转动件连接且保持同步转动,所述旋转体的偏心位置处设有凸圆,所述滑块上开设有与所述配合的凹槽。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块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锁杆连接件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固定在执手盒上,将所述转动件和所述滑动机构封装在内。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阻尼件,用于为所述转动件施加阻尼。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阻尼件包括若干弹性棒,所述弹性棒安装在所述盖板上,所述转动件对应每个所述弹性棒的位置处均开设有滑槽,当所述转动件转动时,所述弹性棒滑入或滑出所述滑槽时,所述弹性棒发生形变对所述转动件施加阻尼。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棒的两端均与卡块连接,所述卡块固定安装在所述盖板上。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开窗,包括窗扇,还包括所述的侧装执手,所述侧装执手安装在窗扇侧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侧装执手的设计使得扇框宽度可以减小以及窗框可以做得更加轻薄,而且执手可以隐藏在执手盒内,结构简洁大方,不易发生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侧装执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侧装执手的爆炸图。图3为一种侧装执手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侧装执手中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侧装执手中外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种平开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01-执手盒、102-执手、103-垫片、104-外套、105-转动件、106-弹性棒、107-卡块、108-圆柱销、109-旋转体、110-滑块、111-凹槽、112-凸圆、113-凸起、114-盖板、115-滑槽、200-窗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装执手的结构图,包括执手102、执手盒101、转动件105和滑块110,所述执手盒101内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执手102的腔体,使所述执手102可在所述腔体内转动;所述转动件105与所述执手102连接且保持同步转动;所述滑块110一端与锁杆连接件配合,另一端通过滑动机构与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滑块110在滑动机构的作用下带动锁杆连接件运动,实现开锁和上锁动作。本实施例中的侧装执手安装在扇框侧面,扇框宽度可以减小以及窗框可以做得更加薄一些,执手可以隐藏在执手盒101内,结构简洁大方,不易发生损坏,而且在执手102转出执手盒101内时,其带动转动件105转动,此时通过滑动机构带动滑块110发生滑动,使得锁杆连接件发生同步运动,实现开锁,当窗户关好后,反转执手102使执手102隐藏在执手盒101内的腔体中,此时转动件105转动,通过滑动机构带动滑块110发生滑动,使得锁杆连接件发生同步运动,实现闭锁。如图1~5所示,作为本技术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转动件105通过外套104安装在所述执手102端部的孔内,且所述外套104与所述孔和所述转动件105均以非圆形方式耦合,使所述转动件105与所述执手102保持同步转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所述外套104的内外侧均有一段平面,截面形成类似鼓形结构,这种非圆形的耦合方式可以有效防止两个相互配合的工件发生错位转动,即可以有效保证两个相互配合的工件同步转动,转动件105和执手102端部的孔均与所述外套104仿形。此外,外套104的截面也可以设置成多边形、腰形,如四边形、三角形、六边形等形状,只要能保证其是非圆形的耦合方式即可,转动件105和执手102端部的孔保持与所述外套104仿形即可。一般情况来说,外套104与转动件105和执手102端部的孔可保持过盈配合。如图2所示,作为本技术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执手102上还开设有销孔,销孔与所述执手102端部的孔连通,所述销孔上配合有圆柱销108,用于对转动件105进行定位,圆柱销108的设置目的一是可以实现对转动件105的定位,即保证执手102端部的孔与转动件105的同轴,同时其还能对转动件105形成挤压,以保证安装效果。如图2所示,作为本技术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旋转体109,所述旋转体109与所述转动件105连接且保持同步转动,所述旋转体109的偏心位置处设有凸圆112,所述滑块110上开设有与所述配合的凹槽111。当转动件105带动旋转体109转动时,凸圆112偏心转动,带动滑块110运动,以实现锁杆连接件的运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以凸圆112和凹槽111的方式实现上述运动效果,实际应用时也可以采用诸如凸轮机构等方式实现,具体不做限定。此外,所述滑块110上设有凸起113,所述凸起113与所述锁杆连接件连接。如图1~2所示,作为本技术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盖板114,所述盖板114固定在执手盒101上,将所述转动件105和所述滑动机构封装在内,当然,该盖板114上设有对凸起113的让位。实际上,转动件105的一端是伸入到执手盒101的腔体内与所述执手102连接的。如图1~4所示,作为本技术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阻尼件,用于为所述转动件105施加阻尼。因为上述的结构不够稳定,易发生晃动,易造成误触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装执手,其特征在于,包括:/n执手;/n执手盒,其内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执手的腔体,使所述执手可在所述腔体内转动;/n转动件,与所述执手连接且保持同步转动;以及/n滑块,一端与锁杆连接件配合,另一端通过滑动机构与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滑块在滑动机构的作用下带动锁杆连接件运动,实现开锁和上锁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装执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执手;
执手盒,其内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执手的腔体,使所述执手可在所述腔体内转动;
转动件,与所述执手连接且保持同步转动;以及
滑块,一端与锁杆连接件配合,另一端通过滑动机构与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滑块在滑动机构的作用下带动锁杆连接件运动,实现开锁和上锁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装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通过外套安装在所述执手端部的孔内,且所述外套与所述孔和所述转动件均以非圆形方式耦合,使所述转动件与所述执手保持同步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侧装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执手上还开设有销孔,销孔与所述执手端部的孔连通,所述销孔上配合有圆柱销,用于对转动件进行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装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旋转体,所述旋转体与所述转动件连接且保持同步转动,所述旋转体的偏心位置处设有凸圆,所述滑块上开设有与所述配合的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福庆,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皇派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