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锚式装配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298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墙板,公开了一种拉锚式装配墙板,其包括墙板单片(1),墙板单片(1)之间通过一锚固钢筋(4)连接,两墙板单片(1)的相连接的侧壁上设有相对应的锚固通孔(5),墙板单片(1)的与连接面相对的侧面上设有位于锚固通孔(5)端部且直径大于锚固通孔(5)的锚固槽(6),锚固钢筋(4)穿过两墙板单体的锚固通孔(5),锚固钢筋(4)的两端均设有墩头(3),两端的墩头(3)分别抵紧在两墙板单片(1)的锚固槽(6)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拉锚钢筋的紧固作用实现两墙板单体的连接,能够有效防止墙体后期由于受力不均匀导致的开裂,具有施工速度快,人力投入少,普通安装人员可施工、经济效果明显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锚式装配墙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墙板,尤其涉及了一种拉锚式装配墙板。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采用粗放式建设方法,施工速度慢,效率低。随着装配式墙板的兴起,建设速度得到了提升。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如申请号为201910166812.6的专利技术虽然暂时封堵了墙缝,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墙板受力不均仍会开裂,此专利技术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申请号为CN201620408901.9的专利技术墙板间平整度不易控制,且墙缝未得到有效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装配式墙板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拉锚式装配墙板。拉锚式装配墙板,包括两块相互连接且均呈长方体板状的墙板单片,两块墙板单片之间通过一锚固钢筋连接,两墙板单片的相连接的侧壁上设有相对应的锚固通孔,墙板单片的与连接面相对的侧面上设有位于锚固通孔端部且直径大于锚固通孔的锚固槽,锚固槽与锚固通孔共同构造成阶梯孔,锚固钢筋穿过两墙板单体的锚固通孔,锚固钢筋的两端均设有墩头,两端的墩头分别抵紧在两墙板单片的锚固槽内。作为优选,两墙板单片的相连接的侧壁之间设有找平条和与找平条在墙板单片厚度方向上相对的盖缝胶条。找平条的设置能够实现不依靠测量仪器即可实现墙板间的快速找平,加快安装速度,缩短工期;盖缝胶条可以避免由于墙板间缝隙导致的墙体面层开裂。作为优选,找平条为树脂材料制成且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中且与底板垂直的翼缘板,翼缘板的板面与两墙板单片的连接面平行且插入两墙板单片的连接面之间,底板抵靠在两墙板单片的板面上。作为优选,盖缝胶条为包括两侧板以及垂直固定在两侧板之间的中间且截面呈T形的长条板,盖缝胶条的中间板插入两墙板单片的连接面之间,两侧板分别抵靠在两墙板单片的板面上。作为优选,翼缘板的板面上设有呈方形的顶进孔,顶进孔的一端位于两墙板单片的连接面之间且供锚固钢筋穿过,另一端伸出连接面且伸出部分内能够楔入呈梯形体的楔形找平塞,楔形找平塞的直角面抵紧在墙板单片的板面上。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拉锚钢筋的紧固作用实现两墙板单体的连接,能够有效防止墙体后期由于受力不均匀导致的开裂,具有施工速度快,人力投入少,普通安装人员可施工、经济效果明显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立体图;图4为图2中A-A面的剖视图。图5为墙板单片的正视图。图6为墙板单片的侧视图。图7为墙板单片的立体图。图8为墙板装配过程的正视图。图9为墙板装配过程的侧视图。图10为墙板装配过程的立体图。图11为找平条的正视图。图12为找平条的侧视图。图13为找平条的立体图。图14为盖缝胶条的正视图。图15为盖缝胶条的立体图。图16为拉锚钢筋的正视图。图17为楔形找平塞的正视图。图18为楔形找平塞的侧视图。图19为楔形找平塞的立体图。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墙板单片、2—找平条、3—镦头、4—拉锚钢筋、5—锚固通孔、6—锚固槽、7—楔形找平塞、8—盖缝胶条、9—顶进孔、21—底板、22—翼缘板、81—侧板、82—中间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拉锚式装配墙板,包括两块相互连接且均呈长方体板状的墙板单片1,墙板单片1为ALC墙板并在预制构件厂制作。两块墙板单片1之间通过一锚固钢筋4连接,两墙板单片1的相连接的侧壁上设有相对应的锚固通孔5,墙板单片1的与连接面相对的侧面上设有位于锚固通孔5端部且直径大于锚固通孔5的锚固槽6,锚固槽6与锚固通孔5共同构造成阶梯孔,锚固钢筋4穿过两墙板单体的锚固通孔5,锚固钢筋4的两端均设有墩头3,两端的墩头3分别抵紧在两墙板单片1的锚固槽6内。将两块墙板单片1通过拉锚钢筋的紧固作用相互连接,可防止墙体后期由于受力不均匀导致的开裂。本实施例中两墙板单片1的相连接的侧壁之间设有找平条2和与找平条2在墙板单片1厚度方向上相对的盖缝胶条8。找平条2的设置能够实现不依靠测量仪器即可实现墙板间的快速找平,加快安装速度,缩短工期;盖缝胶条8可以避免由于墙板间缝隙导致的墙体面层开裂。其中找平条2为树脂材料制成且包括底板21和设置于底板21中且与底板21垂直的翼缘板22,翼缘板22的板面与两墙板单片1的连接面平行且插入两墙板单片1的连接面之间,底板21抵靠在两墙板单片1的板面上。本实施例中找平条2由树脂材料制成,外形为T型,长度等于墙板单片1的高度,竖向翼缘高度等于墙板单片1厚度与楔形找平塞7高度一半之和。盖缝胶条8为包括两侧板81以及垂直固定在两侧板81之间的中间板82且截面呈T形的长条板,盖缝胶条8的中间板82插入两墙板单片1的连接面之间,两侧板81分别抵靠在两墙板单片1的板面上,盖缝胶条8由柔性防腐材料制作。本实施例中翼缘板22的板面上设有呈方形的顶进孔9,顶进孔9的一端位于两墙板单片1的连接面之间且供锚固钢筋4穿过,另一端伸出连接面且伸出部分内能够楔入呈梯形体的楔形找平塞7,楔形找平塞7的直角面抵紧在墙板单片1的板面上,楔形找平塞7。本实施例中的组成部件均在工厂预制,大部分构件可以重复使用,节约资金,造价低廉。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步骤一、将两块墙板单片1按照墙体轴线位置摆放但不固定,并使相邻的墙板单片1紧临;步骤二、将找平条2的翼缘板22穿过相邻墙板单片1之间的缝隙,且使翼缘板22的板面与墙板单片1的连接面平行,被夹紧于两连接面之间;步骤三、将拉锚钢筋的一端镦粗形成镦头且抵靠在锚固槽6内,将拉锚钢筋未镦粗的一端经锚固通孔5自一块墙板单片1的与连接面相对的一侧穿至另一墙板单片1的与连接面相对的一侧;步骤四、将楔形找平塞7自下而上穿过顶进孔9,且使楔形找平塞7的直角面抵紧在墙板单体的板面上,然后使用锤击装置敲打楔形找平塞7,以使楔形找平塞7不断向前推进,继而实现通过找平条2和楔形找平塞7快速调整相邻墙板单片1之间的平整度;步骤五、使用专用的镦粗工具将拉锚钢筋的另一端镦粗锚固在另一墙板单体的锚固槽6内;步骤六、将找平条2的翼缘板22的凸出墙板单片1厚度的部分剪除;步骤七、在盖缝胶条8与墙板单片1接触部分涂抹胶粘剂,并将盖缝胶条8的中间板82塞入找平条2对面的板缝中,挤压盖缝胶条8使其贴紧墙板单片1;步骤八、重复步骤一至七直至所有墙板完成。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拉锚式装配墙板,包括两块相互连接且均呈长方体板状的墙板单片(1),其特征在于:两块墙板单片(1)之间通过一锚固钢筋(4)连接,两墙板单片(1)的相连接的侧壁上设有相对应的锚固通孔(5),墙板单片(1)的与连接面相对的侧面上设有位于锚固通孔(5)端部且直径大于锚固通孔(5)的锚固槽(6),锚固槽(6)与锚固通孔(5)共同构造成阶梯孔,锚固钢筋(4)穿过两墙板单体的锚固通孔(5),锚固钢筋(4)的两端均设有墩头(3),两端的墩头(3)分别抵紧在两墙板单片(1)的锚固槽(6)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拉锚式装配墙板,包括两块相互连接且均呈长方体板状的墙板单片(1),其特征在于:两块墙板单片(1)之间通过一锚固钢筋(4)连接,两墙板单片(1)的相连接的侧壁上设有相对应的锚固通孔(5),墙板单片(1)的与连接面相对的侧面上设有位于锚固通孔(5)端部且直径大于锚固通孔(5)的锚固槽(6),锚固槽(6)与锚固通孔(5)共同构造成阶梯孔,锚固钢筋(4)穿过两墙板单体的锚固通孔(5),锚固钢筋(4)的两端均设有墩头(3),两端的墩头(3)分别抵紧在两墙板单片(1)的锚固槽(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锚式装配墙板,其特征在于:两墙板单片(1)的相连接的侧壁之间设有找平条(2)和与找平条(2)在墙板单片(1)厚度方向上相对的盖缝胶条(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锚式装配墙板,其特征在于:找平条(2)为树脂材料制成且包括底板(2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劲松焦国华高虎汪正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