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移动组合式PCR实验室的下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53279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移动组合式PCR实验室的下水处理系统,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包括水槽,设置在水槽底部的第一处理腔,所述第一处理腔内部设有灭菌部件,第一处理腔与水槽之间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处理腔的下方设有第二处理腔,所述第二处理腔外表面布置有加热部件,所述第二处理腔与第一处理腔之间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处理腔底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成倾斜布置状态,所述排水管的低位一端连接有废水桶。采用本方案后,能够为移动组合式PCR实验室实现下水废水的安全无害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移动组合式PCR实验室的下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疗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移动组合式PCR实验室的下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PCR实验室又叫基因扩增实验室,PCR是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的简称,是专门用来检测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故需要有能力保证绝对的安全、配置合理的单元和非常规范的操作为前提。移动组合是PCR实验室具有可以随时搬运的特性,由于移动实验室空间较为局促,也没有对接医院的专门的废水处理系统,故对废水,特别是对清洗水槽产生的废水的处理,存在较大的难度,由于存在潜在的污染风险,对于废水中微粒子或细菌等污染物减少到规定指标以下,以降低实验室感染的风险或外泄污染风险。故亟待一种用于移动组合式PCR实验室的下水处理系统,为废水进行安全无害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移动组合式PCR实验室的下水处理系统,能够对为废水进行安全无害处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移动组合式PCR实验室的下水处理系统,包括水槽,设置在水槽底部的第一处理腔,所述第一处理腔内部设有灭菌部件,第一处理腔与水槽之间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处理腔的下方设有第二处理腔,所述第二处理腔外表面布置有加热部件,所述第二处理腔与第一处理腔之间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处理腔底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成倾斜布置状态,所述排水管的低位一端连接有废水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为电控蝶阀。控制便捷,开关切换速度快。进一步的,所述灭菌部件为紫外线发生器。对细菌微生物的消杀效果明显。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处理腔的外壁布置有隔热保温材料。在加热部件加热时,能够起到保温的作用,提高加热效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处理腔的外壁布置有散热翅片。便于降温操作,在阀门的配合下,使第一处理腔内部形成低温负压状态,有利于吸入水槽底部的废水。进一步的,所述水槽的底部为锥形结构。将废水收集至水槽的底部,并便于废水快速完整的流入至第一处理腔内部。进一步的,所述水槽的侧壁与底部的为弧形倒角结构连接。减少废水的水渍,便于清洁和维护。采用本方案后,对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好处:本方案提供了下水处理系统,以小型化的结构主体采用并联式下水处理系统,可以直接连接在水槽的下方,具有体型小,便于安装的特点,可以为移动组合式PCR实验室解决多个水槽废水处理的方案,特别适合移动式的,无废水处理系统的小型实验室使用;本方案采用两级杀菌消毒的方式运行,通过灭菌部件和加热部件的连续作用,能够将废水中的细菌或病毒进行较为完整的消杀操作,同时通过电控蝶阀,可以将第一处理腔和第二处理腔成为独立封闭的腔室,也可以防止废水逆流;通过加热部件对第一处理腔和第二处理腔进行加热操作,在加热后排净内部的废水,并关闭对应的阀门,当第一处理腔和第二处理腔内部形成低压状态,当废水产生时,通过第一处理腔的负压,能够将废水快速吸入至第一处理腔内部,同样的方式,废水也可以快速进入第二处理腔内部,能够提高废水的流动效能,并防止废水溢出,提高了废水的回收效能,本方案结构简单,运行便利,消杀效果好,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优选实施例整体结构布置示意图。图2为优选实施例单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优选实施例单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图2图3,一种用于移动组合式PCR实验室的下水处理系统,包括在不同单元并设置在水槽柜处的多个水槽11,在单个水槽11对应处,在水槽11下方设置第一处理腔13,在第一处理腔13下方设置第二处理腔15,水槽11、第一处理腔13和第二处理腔16的主体材料为不锈钢,具有表面光滑、易于加工、结构性好和不易滋生细菌的特点;水槽11的底部为锥形结构111,将废水收集至水槽的底部,并便于废水快速完整的流入至第一处理腔13内部,同时水槽11的侧壁与底部的为弧形倒角结构112连接,可以减少废水的残留水渍,也便于清洁和维护。水槽11与第一腔室13之间连接有第一阀门12,第一腔室13与第二腔室16之间连接有第二阀门14,第二腔室15的底部连接有第三阀门16和下水管17,第一阀门12、第二阀门14和第三阀门16均为电控蝶阀,具有控制便捷,开关切换速度快的特点。在第一处理腔13内部设有灭菌部件131,灭菌部件131可以为紫外线照射灯,对紫外线照射等的表面进行防水处理后,能够在第一处理腔室13内部稳定工作,同时紫外线也不会外泄,提高了消杀的安全性,第一处理腔13的外壁均匀布置有多个翅片132,起到加速散热的作用。在第二处理腔15的外壁布置有加热部件151,加热部件151为加热盘管,加热盘管与第二处理腔15的外壁紧密贴合,通过第二处理腔15的不锈钢外壁,其能够加热第二处理腔内的废水,为了更好的起到加热保温作用,第二处理腔外壁还设有隔热保护层152,在提高加热效能时,也能够减少加热盘管可能存在的烫伤风险。其中,第一阀门12、第二阀门14和第三阀门16以及灭菌部件131和加热部件151均与单片机控制器连接,用于控制其工作。在具有使用时,第一阀门12、第二阀门14和第三阀门16均处于关闭状态,清洗过程产生的废水积聚在水槽11的锥形底部,当清洗完毕时,开启第一阀门12,废水通过第一阀门流入至第一处理腔13内部,后第一阀门12关闭,灭菌部件131开启,对废水进行紫外线照射一定的时间,后第二阀门14开启直至废水全部流入至第二处理腔15内部,后第二阀门关闭,此时加热部件151工作,并将废水加热至灭菌温度(通常为大于75摄氏度),并保持灭菌温度一定的时间,后第三阀门16开启,废水通过下水管17处排出,在第二处理腔15加热处理过程后,通过排净第二处理腔15内的废水后,关闭第三阀门16,并开启第二阀门14,使第一处理腔13和第二处理腔15内部均处于较高温度状态,较高的温度也有利于灭菌,在第一处理腔13外缘的翅片132的作用下,相对密封的第一处理腔13和第二处理腔15内部实现降温操作,随着冷却至常温,其内部的压力变小,并形成负压状态,后第二阀门14关闭;当在进行用水并产生废水是,在水槽11底部的废水,在第一阀门12开启时,由于第一处理腔13的负压作用,将被快速的吸入至第一处理腔13内部,同样的原理,第一处理腔13内部的废水也会被快速的吸入至第二处理腔15内部,故负压能够加快废水的吸入,并可以减少残留,防止飞溅或逆流,能够提高废水流动的效能和安全性;多个下水管17连接至排水管21,排水管21成倾斜布置状态,以减少废水的聚积或残留,在排水管21低位的末端,连接有废水桶2,废水桶2用于存放经过前序处理后的废水,相对来说,经过处理的废水毒害性已经大大降低,从而降低的废水桶2搬运的风险,废水桶2可以被密封搬运至医院等处,通过投入消杀药剂等方式,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消杀无害处理,以达到正常排放标准,根据移动组合式PCR实验室的实际使用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移动组合式PCR实验室的下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槽,设置在水槽底部的第一处理腔,所述第一处理腔内部设有灭菌部件,第一处理腔与水槽之间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处理腔的下方设有第二处理腔,所述第二处理腔外表面布置有加热部件,所述第二处理腔与第一处理腔之间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处理腔底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成倾斜布置状态,所述排水管的低位一端连接有废水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移动组合式PCR实验室的下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槽,设置在水槽底部的第一处理腔,所述第一处理腔内部设有灭菌部件,第一处理腔与水槽之间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处理腔的下方设有第二处理腔,所述第二处理腔外表面布置有加热部件,所述第二处理腔与第一处理腔之间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处理腔底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成倾斜布置状态,所述排水管的低位一端连接有废水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组合式PCR实验室的下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为电控蝶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瑶法潘华素马兴江蒋浩杰
申请(专利权)人: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