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用音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3264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0
车载用音响装置具有:拾音装置,其与相对于从车高方向俯视观察的情况下的车宽方向的中心线而左右对称地配置的2个扬声器大致等距离地配置,对来自所述2个扬声器的声音进行拾音,具有双指向特性;以及声音处理部,其实施针对从所述拾音装置输出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处理而生成声音信号,将该声音信号供给至所述2个扬声器。所述拾音装置与正交于所述中心线且将所述2个扬声器连结的直线相比配置于所述车辆的前方或者后方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载用音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拾音装置的车载用音响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卡拉OK是将对通过传声器对利用者的歌唱进行拾音得到的歌唱信号和伴奏信号进行合成后的信号供给至扬声器,从扬声器将声音进行放音。在车载的卡拉OK系统中,为了降低啸声,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骨传导单元设置于汽车的座椅的技术,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与汽车的各座椅对应地设置指向性扬声器的技术。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4205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99949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采用骨传导单元或指向性扬声器的情况下,卡拉OK系统的整体的结构变大、复杂化。特别是在使用骨传导单元的情况下,需要在利用者的嘴边配置传声器,并且利用者要将头靠向座椅。因此,存在利用者的行动受到限制这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如上所述的情况而提出的,其解决课题之一在于降低啸声并简化音响装置的结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载用音响装置的一个方式具有:拾音装置,其与相对于从车高方向俯视观察的情况下的车宽方向的中心线而左右对称地配置的2个扬声器大致等距离地配置,对来自所述2个扬声器的声音进行拾音,具有双指向特性;以及声音处理部,其实施针对从所述拾音装置输出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处理而生成声音信号,将该声音信号供给至所述2个扬声器,所述拾音装置与正交于所述中心线且将所述2个扬声器连结的直线相比配置于所述车辆的前方或者后方的位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载用音响装置的一个方式具有:拾音装置,其与相对于从车高方向俯视观察的情况下的车宽方向的中心线而左右对称地配置的2个扬声器大致等距离地配置,对来自所述2个扬声器的声音进行拾音;以及声音处理部,其实施针对从所述拾音装置输出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处理而生成声音信号,将该声音信号供给至所述2个扬声器,所述拾音装置与正交于所述中心线且将所述2个扬声器连结的直线相比配置于所述车辆的前方或者后方的位置,所述拾音装置具有第1单一指向性传声器及第2单一指向性传声器,它们具有彼此相反方向的指向轴,该拾音装置作为所述输出信号而输出与由所述第1单一指向性传声器拾音到的声音相对应的第1输出信号及与由所述第2单一指向性传声器拾音到的声音相对应的第2输出信号,所述声音处理部在所述信号处理中,通过从所述第1输出信号及所述第2输出信号中的任一者减去另一者而生成所述声音信号。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载用音响装置的一个方式具有:拾音装置,其与相对于从车高方向俯视观察的情况下的车宽方向的中心线而左右对称地配置的2个扬声器大致等距离地配置,对来自所述2个扬声器的声音进行拾音;以及声音处理部,其实施针对从所述拾音装置输出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处理而生成声音信号,将该声音信号供给至所述2个扬声器,所述拾音装置与正交于所述中心线且将所述2个扬声器连结的直线相比配置于所述车辆的前方或者后方的位置,所述拾音装置具有第1无指向性传声器及第2无指向性传声器,作为所述输出信号而输出与由所述第1无指向性传声器拾音到的声音相对应的第1输出信号及与由所述第2无指向性传声器拾音到的声音相对应的第2输出信号,所述声音处理部在所述信号处理中,以与所述第1无指向性传声器和所述第2无指向性传声器的距离相对应的时间使所述第1输出信号延迟,从所述第2输出信号及所述延迟后的所述第1输出信号中的一者减去另一者而生成所述声音信号。附图说明图1A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音响装置的结构例的图。图1B是用于对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音响装置的原理进行说明的概念图。图1C是用于对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音响装置的原理进行说明的概念图。图2是搭载有音响装置的车辆的俯视图。图3是搭载有音响装置的车辆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第1方式所涉及的拾音装置的构造的分解斜视图。图5是壳体的俯视图。图6是盖部的俯视图。图7是盖部的剖视图。图8是拾音装置的俯视图。图9是用于对相位差的测定实验进行说明的图。图10是表示使用指向性为单一指向性的传声器的情况下的实验结果的曲线图。图11是表示使用指向性为双指向性的传声器的情况下的实验结果的曲线图。图12是表示拾音装置的频率特性的结果的图。图13是用于对伸出部的效果进行说明的曲线图。图14是用于对伸出部的效果进行说明的曲线图。图1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第2方式所涉及的音响装置的结构例的图。图1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音响装置的结构例的图。图17是表示声音处理部的结构例的图。图18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拾音装置的构造的分解斜视图。图19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音响装置的结构例的图。图20是表示声音处理部的结构例的图。图21是用于对音响装置的应用例1进行说明的图。图22是用于对音响装置的应用例2进行说明的图。图23是搭载有应用例3所涉及的车载会话系统的车辆的俯视图。图24是搭载有车载会话系统的车辆的侧视图。图25是表示车载会话系统的会话例的图。图26是表示车载会话系统的其他会话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附图中各部的尺寸及比例尺与实际的情况适当地不同。另外,以下记载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具体例。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附带有在技术方面优选的各种限定。但是,就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言,只要在下面的说明中没有特别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限定的主旨的记载,就不限定于这些方式。图1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音响装置1的结构例的图。音响装置1是与搭载于车辆的立体声装置、扬声器一起实现车载卡拉OK系统的装置。音响装置1具有:拾音装置100,其用于对车载卡拉OK系统的利用者的歌声进行拾音;以及声音处理部200,其对拾音装置100的输出信号D实施信号处理。拾音装置100和声音处理部200通过音频线缆等信号线进行电连接。图2是搭载有音响装置1的车辆C的俯视图,图3是车辆C的侧视图。在车辆C的车室CR中,除了音响装置1以外,还对配置为矩形的4个座席51~54、顶棚6、右前车门71、左前车门72、右后车门73、左后车门74、第1扬声器SP1和第2扬声器SP2进行配置。在车辆C为面向日本或者英国的产品的情况下,座席51为驾驶席,座席52为副驾驶席。但是,在车辆C为面向除了英国以外的欧美国家的产品的情况下,座席51为副驾驶席,座席52为驾驶席。在下面的说明中设想车辆C为面向日本的产品。座席53为后部右座席,座席54为后部左座席。座席51~54各自为将布料或皮革作为材料的材质,具有吸音性。座席51~54朝向共同的方向。第1扬声器SP1及第2扬声器SP2各自是所谓的车门扬声器。第1扬声器SP1以将其放音面朝向座席51的姿态配置于右前车门71。第2扬声器SP2与将其放音面朝向座席52的姿态配置于左前车门72。第1扬声器SP1及第2扬声器SP2相对于从车高方向(图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用音响装置,其具有:/n拾音装置,其与相对于从车高方向俯视观察的情况下的车宽方向的中心线而左右对称地配置的2个扬声器大致等距离地配置,对来自所述2个扬声器的声音进行拾音,具有双指向特性;以及/n声音处理部,其实施针对从所述拾音装置输出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处理而生成声音信号,将该声音信号供给至所述2个扬声器,/n所述拾音装置与正交于所述中心线且将所述2个扬声器连结的直线相比配置于所述车辆的前方或者后方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206 JP PCT/JP2018/0039551.一种车载用音响装置,其具有:
拾音装置,其与相对于从车高方向俯视观察的情况下的车宽方向的中心线而左右对称地配置的2个扬声器大致等距离地配置,对来自所述2个扬声器的声音进行拾音,具有双指向特性;以及
声音处理部,其实施针对从所述拾音装置输出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处理而生成声音信号,将该声音信号供给至所述2个扬声器,
所述拾音装置与正交于所述中心线且将所述2个扬声器连结的直线相比配置于所述车辆的前方或者后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音响装置,其中,
所述拾音装置具有:
壳体,其具有内部空间;以及
1个双指向性的传声器,其收容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内部空间,
在所述壳体中的与底部相对的面设置有第1开口部及第2开口部,
所述第1开口部及所述第2开口部在沿所述传声器的所述指向轴的直线上配置于分别与所述内部空间中的该传声器的两侧的空间对应的位置。


3.一种车载用音响装置,其具有:
拾音装置,其与相对于从车高方向俯视观察的情况下的车宽方向的中心线而左右对称地配置的2个扬声器大致等距离地配置,对来自所述2个扬声器的声音进行拾音;以及
声音处理部,其实施针对从所述拾音装置输出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处理而生成声音信号,将该声音信号供给至所述2个扬声器,
所述拾音装置与正交于所述中心线且将所述2个扬声器连结的直线相比配置于所述车辆的前方或者后方的位置,
所述拾音装置具有第1单一指向性传声器及第2单一指向性传声器,它们具有彼此相反方向的指向轴,该拾音装置作为所述输出信号而输出与由所述第1单一指向性传声器拾音到的声音相对应的第1输出信号及与由所述第2单一指向性传声器拾音到的声音相对应的第2输出信号,
所述声音处理部在所述信号处理中,通过从所述第1输出信号及所述第2输出信号中的任一者减去另一者而生成所述声音信号。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上文保辻信昭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