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列式斜坡卧底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23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利闸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列式斜坡卧底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设计的一种直列式斜坡卧底闸,包括沿河道横向布置的多组闸门单元,每组闸门单元包括水平底座和斜坡底座,以及布置在水平底座上的平底门叶和布置在斜坡底座上的斜底门叶,所述平底门叶的底边与水平底座铰接,所述斜底门叶的底边与斜坡底座铰接;所述连接片为由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铰接组成的合页组件,所述合页组件的两侧边分别与平底门叶和斜底门叶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直列式斜坡卧底闸,在其直立挡水状态时,斜底门叶与平底门叶横跨河道呈直列式排列,河道有深泓和河滩时,能够适用于河道深槽倾斜岸坡的坡顶和坡脚,拓宽了闸门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列式斜坡卧底闸
本技术涉及水利闸门
,尤其涉及一种直列式斜坡卧底闸。
技术介绍
目前,可供选择的拦河坝主要有橡胶坝、翻板闸和卧底闸门,结合图1所示,对于有深泓73和河滩72的河道70,一般采用柔性结构的橡胶坝,并在变坡处设置闸墩,但是橡胶坝的强度低,抗冲击能力差,为了在斜坡面上建造刚性闸门,申请号为201621378140.3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卧底闸门,包括平底门和斜底门,斜底门包括斜底门叶以及设置在斜底门叶底边的斜轴,斜轴设置斜坡面的基座上,但是其斜底门与平底门水平投影不在一条直线上,不符合习惯的拦河闸布置,且其只能布置在坡脚(即河滩72和河滩上斜坡75的交接处),当河道70有深泓73和河滩72时,在河道深泓的坡顶(即河滩72和河滩下坡面76的交接处)无法设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直列式斜坡卧底闸,其挡水状态时,斜底门叶与平底门叶呈直列式排列,其即能够布置河道的斜坡面坡脚,而且能布置在河道的斜坡面坡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直列式斜坡卧底闸,包括沿河道的横向布置的多组闸门单元,每组闸门单元包括河道横向修筑于河道水平面上的水平底座和沿河道横向修筑于河道斜坡面上的斜坡底座,以及沿河道的横向布置在水平底座上的平底门叶和沿河道的横向布置在斜坡底座上的斜底门叶,所述平底门叶的底边与水平底座铰接,所述斜底门叶的底边与斜坡底座铰接;所述平底门叶靠近斜坡底座侧具有平底门顶角部,所述斜底门叶靠近水平底座侧具有斜底门顶角部,所述平底门顶角部和斜底门顶角部之间设有可随形变化的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为由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铰接组成的合页组件,所述合页组件的下端具有合页顶角部,所述合页顶角部由第一连接板的顶角部和第二连接板的顶角部铰接形成而且随合页组件的开合发生角度大小的变化,所述合页组件的两侧边分别与平底门叶和斜底门叶铰接,所述平底门叶的平底门顶角部和斜底门叶的斜底门顶角部之间通过插入合页组件的合页顶角部拼合。作为优选方案,它还包括十字万向节,所述十字万向节包括叉轴一、叉轴二和十字轴,叉轴一和叉轴二通过十字轴连接,所述叉轴一设置在水平底座上,所述叉轴二设置在斜坡底座上,所述平底门叶的底边与叉轴一固定连接,所述斜底门叶的底边与叉轴二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平底门叶的平底门顶角部的大小为90°-θ2,所述斜底门叶的顶角部大小为arctan(m)-θ1,其中θ1为5~10°,θ2为0~10°;岸坡倾斜的河道的斜坡面的坡度为1: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顶角部大小相等且均为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均为三角形的刚性片状板。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与传统的卧底闸门相比,本技术的直列式斜坡卧底闸通过在平底门叶和斜底门叶之间设置合页组件,使平底门叶和斜底门叶在直立挡水状态时,平底门叶和斜底门叶的水平投影在一条直线上,即平底门叶和斜底门叶呈直列式排列,不仅符合拦河闸布置的习惯,而且能够适用于河道斜坡有深泓和河滩时,河道斜坡深槽倾斜岸坡的坡顶和坡脚,拓宽了闸门应用的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直列式斜坡卧底闸布置在河道斜坡中直立挡水状态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图1中闸门单元布置在坡脚直立挡水状态图;图3为图1中闸门单元布置在坡脚卧倒过水的状态图;图4为图1中闸门单元布置在坡顶直立挡水状态图;图5为图1中闸门单元布置在坡顶卧倒过水的状态图;图6为图5的左视立体图;图7为图4的分解结构图;图8为图3中闸门单元在坡脚卧倒时,在其所在的坡面上的投影图;其中四边形AODH为斜底门叶在斜坡面上的投影图,三角形DOC为第一连接板在斜坡面上的投影图;三角形COF为第二连接板在斜坡面上的投影图;四边形FOGI为平底门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图9为图4中闸门单元在坡顶直立时,在其所在的铅锤面上的投影图;其中四边形AODH为斜底门叶在铅锤面上的投影图,三角形DOC为第一连接板在铅锤面上的投影图;三角形COF为第二连接板在铅锤面上的投影图;四边形FOGI为平底门叶在铅锤面上的投影图;图10为实施例2中,闸门单元布置在坡顶直立,且θ2为0°时,在其所在的铅锤面上的投影图;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闸门单元100、水平底座10、斜坡底座20、平底门叶30、斜底门叶40、合页组件50、第一连接板51、第二连接板52、十字万向节60、叉轴一61、叉轴二62、十字轴63、河道70、河岸顶71、河滩72、深泓73、河滩上斜坡75、河滩下斜坡76、水平面80、斜坡面90、平底门顶角部α、斜底门顶角部β、合页顶角部γ。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河道70具有河岸顶71、河滩72、深泓73、河滩上斜坡75、河滩下斜坡76,为了方便以下的描述,其中以河滩72和深泓73所在的平面定义为水平面80,河滩上斜坡75和河滩下斜坡76所在的平面定义为斜坡面90。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直列式斜坡卧底闸,包括沿河道70的横截面方向布置的六组闸门单元100,每组闸门单元100均包括沿河道70的横截面方向修筑于水平面80上的水平底座10、沿河道70横截面方向修筑于斜坡面90上的斜坡底座20,以及沿河道70的横截面方向布置在水平底座10上的平底门叶30和沿河道70的横截面方向布置在斜坡底座20上的斜底门叶40,以及十字万向节60。结合图7,十字万向节60包括叉轴一61、叉轴二62和十字轴63,叉轴一61和叉轴二62通过十字轴63连接,叉轴一61设置在水平底座10上,叉轴二62设置在斜坡底座20上,平底门叶30的底边与叉轴一61固定连接,斜底门叶40的底边与叉轴二62固定连接。结合图4,平底门叶30靠近斜坡底座20侧具有平底门顶角部α,所述斜底门叶40靠近水平底座10侧具有斜底门顶角部β,所述平底门顶角部α和斜底门顶角部β之间设有可随形变化的合页组件50,合页组件50由第一连接板51和第二连接板52铰接组成,第一连接板51和第二连接板52均为刚性三角形片状板,具体地,第一连接板51的第一侧边和第二连接板52的第一侧边铰接后形成合页组件50的转动轴,第一连接板51的顶角部和第二连接板52的顶角部铰接形成为合页组件50的合页顶角部γ,合页顶角部γ随合页组件50的开合发生角度大小的变化,第一连接板51的第二侧边与平底门叶30的侧边铰接,第二连接板52的第二侧边与斜底门叶40的侧边铰接,合页组件50在完全展开的状态时,合页组件50呈三角形,其顶角部朝下,其底边朝上,平底门叶30靠近斜坡底座20侧具有平底门顶角部α,斜底门叶40靠近水平底座10侧具有斜底门顶角部β,平底门叶30的平底门顶角部α和斜底门叶40的斜底门顶角部β之间通过插入合页组件50的合页顶角部γ拼合连接,通过合页顶角部γ的角度变化实现平底门叶30和斜底门叶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列式斜坡卧底闸,包括沿河道(70)横向布置的多组闸门单元(100),每组闸门单元(100)包括沿河道(70)横向修筑于河道(70)水平面(80)上的水平底座(10)、沿河道(70)横向修筑于河道(70)斜坡面(90)上的斜坡底座(20)、沿河道(70)横向布置在水平底座(10)上的平底门叶(30)和沿河道(70)横向布置在斜坡底座(20)上的斜底门叶(40),所述平底门叶(30)的底边与水平底座(10)铰接,所述斜底门叶(40)的底边与斜坡底座(20)铰接;所述平底门叶(30)靠近斜坡底座(20)侧具有平底门顶角部(α),所述斜底门叶(40)靠近水平底座(10)侧具有斜底门顶角部(β),所述平底门顶角部(α)和斜底门顶角部(β)之间设有可随形变化的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为由第一连接板(51)和第二连接板(52)铰接组成的合页组件(50),所述合页组件(50)的下端具有合页顶角部(γ),所述合页顶角部(γ)由第一连接板(51)的顶角部和第二连接板(52)的顶角部铰接形成而且随合页组件(50)的开合发生角度大小的变化,所述合页组件(50)的两侧边分别与平底门叶(30)和斜底门叶(40)铰接,所述平底门叶(30)的平底门顶角部(α)和斜底门叶(40)的斜底门顶角部(β)之间通过插入合页组件(50)的合页顶角部(γ)拼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列式斜坡卧底闸,包括沿河道(70)横向布置的多组闸门单元(100),每组闸门单元(100)包括沿河道(70)横向修筑于河道(70)水平面(80)上的水平底座(10)、沿河道(70)横向修筑于河道(70)斜坡面(90)上的斜坡底座(20)、沿河道(70)横向布置在水平底座(10)上的平底门叶(30)和沿河道(70)横向布置在斜坡底座(20)上的斜底门叶(40),所述平底门叶(30)的底边与水平底座(10)铰接,所述斜底门叶(40)的底边与斜坡底座(20)铰接;所述平底门叶(30)靠近斜坡底座(20)侧具有平底门顶角部(α),所述斜底门叶(40)靠近水平底座(10)侧具有斜底门顶角部(β),所述平底门顶角部(α)和斜底门顶角部(β)之间设有可随形变化的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为由第一连接板(51)和第二连接板(52)铰接组成的合页组件(50),所述合页组件(50)的下端具有合页顶角部(γ),所述合页顶角部(γ)由第一连接板(51)的顶角部和第二连接板(52)的顶角部铰接形成而且随合页组件(50)的开合发生角度大小的变化,所述合页组件(50)的两侧边分别与平底门叶(30)和斜底门叶(40)铰接,所述平底门叶(30)的平底门顶角部(α)和斜底门叶(40)的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谌伟宁李瑞清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