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大厚度水稳层模板的交叉支撑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1845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路面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良大厚度水稳层模板的交叉支撑件,包括至少两个依次排开的单元模板、至少两根钢管和固定装置,单元模板包括上槽钢和下槽钢,上槽钢与下槽钢开口方向相同且上槽钢底部的翼板与下槽钢顶部的翼板相互叠加形成叠加板;钢管第一端端面设有径向贯通的槽口,钢管第一端通过槽口插接在叠加板上;每两根钢管配套使用且通过槽口相互交叉叠加,插接延伸在该两个单元模板的交接面的两侧,且两根钢管分别位于该交接处的两侧;两根钢管通过槽口与叠加板相互制约形成交叉支撑结构,且钢管第二端能够通过固定装置固定设置,以固定两个单元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模板脱空和变形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大厚度水稳层模板的交叉支撑件
本技术涉及路面施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改良大厚度水稳层模板的交叉支撑件。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交通强国”号召的提出,以及我国对高速公路的投资不断加大,高速公路的施工正处于加速状态。水稳层是水泥稳定碎石层的简称,其是采用水泥固结级配碎石后压实、养护得到。水稳层是路面基层的理想选择,其具有一定的韧性、强度和刚度,不仅能够满足路面的承载负荷,可将路面承受的车辆荷载均衡的扩散到路基,同时又具有良好的滤水性,可避免路基积水产生的承载能力下降,且水稳层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设备作业,能够有效的减少建设成本。目前,在大厚度水稳层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压路机对水稳层进行碾压,在此过程中,水稳层拌合料受压并产生侧向力,对模板产生挤压,容易导致模板脱空和变形,水稳层拌合料从模板空隙处溢出,造成材料浪费和水稳层边部线性差的不良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改良大厚度水稳层模板的交叉支撑件,可以有效防止模板脱空和变形的现象发生。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大厚度水稳层模板的交叉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依次排开的单元模板、至少两根钢管和固定装置,所述单元模板包括上槽钢和下槽钢,所述上槽钢与下槽钢开口方向相同且上槽钢底部的翼板与下槽钢顶部的翼板相互叠加形成叠加板;所述钢管第一端端面设有径向贯通的槽口,所述钢管第一端通过槽口插接在叠加板上;每两根钢管配套使用且通过槽口相互交叉叠加,插接延伸在该两个单元模板的交接面的两侧,且两根钢管分别位于该交接处的两侧;所述两根钢管通过槽口与叠加板相互制约形成交叉支撑结构,且钢管第二端能够通过固定装置固定设置,以固定两个单元模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大厚度水稳层模板的交叉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依次排开的单元模板、至少两根钢管和固定装置,所述单元模板包括上槽钢和下槽钢,所述上槽钢与下槽钢开口方向相同且上槽钢底部的翼板与下槽钢顶部的翼板相互叠加形成叠加板;所述钢管第一端端面设有径向贯通的槽口,所述钢管第一端通过槽口插接在叠加板上;每两根钢管配套使用且通过槽口相互交叉叠加,插接延伸在该两个单元模板的交接面的两侧,且两根钢管分别位于该交接处的两侧;所述两根钢管通过槽口与叠加板相互制约形成交叉支撑结构,且钢管第二端能够通过固定装置固定设置,以固定两个单元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大厚度水稳层模板的交叉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为钢钎,所述钢钎竖直设置在钢管第二端端面与下承层的边部形成的夹角处,且钢钎尖端插入地基中以支撑钢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良大厚度水稳层模板的交叉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钎长60cm、直径为2cm。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耿廖明良韦天聪陈星鸿黄超覃俊翔潘家禄刘上靖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