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中心芯构件的小直径纤维编织物
本专利技术旨在小直径的拉伸载荷控制(管理,处理)的编织绳(绳索,cord),该绳相对于相同直径的常规的已知绳具有增加的总体强度和尺寸稳定性。所述绳适用于需要小直径和高强度的应用。
技术介绍
具有中心芯结构的编织绳常规上可用于多种应用。一般而言,在各个已知的结构中,经编织的外部护套用于保护内部的芯结构免受例如磨损和环境应力。中心芯结构,无论是单个部件还是多根可缠结、编织和/或进一步加捻(扭曲)的线,都对绳的强度和刚度做贡献。因此,常规上,可通过改变芯的尺寸和构造来增加绳的强度。在诸如大直径绳索(rope)的应用中,增加芯的直径并因此增加绳索的直径通常不对实用价值产生不利影响。然而,在需要小直径(小于3mm)和高韧性的应用中,通过增加绳的直径来增加强度不是一种合乎期望的途径。已知双编织结构的常规绳,其中覆盖物和中心芯各自被设计成分别承载很大一部分的拉伸载荷。这些可以小至约0.25英寸(约6mm)的直径使用的绳索典型地用较低模量的纤维例如尼龙或聚酯制成。使用这样的较低模量的材料,可通过适当 ...
【技术保护点】
1.绳,包括:/n股线的管状编织护套,其具有外表面、内表面和由内表面限定并具有体积的中空部分;和/n在管状编织护套的中空部分内的芯;/n其特征在于:/n管状编织护套包括各自具有约8cN/分特克斯或更高的拉伸强度的股线;/n当绳处于松弛状态时,管状编织护套具有拥有约20μm至约5mm的外径的基本上圆筒形的形状和中空部分的松弛体积,其中芯未填满管状编织护套的中空部分的松弛体积;和/n当绳处于纵向拉伸状态时,管状编织护套在纵向拉伸下伸长,使得管状编织护套的中空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拉伸体积小于松弛体积;以及/n拉伸体积的管状编织护套的内表面接触并束紧芯的表面,使得芯和管状编织护套之间的滑动减少。/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23 US 62/620,8011.绳,包括:
股线的管状编织护套,其具有外表面、内表面和由内表面限定并具有体积的中空部分;和
在管状编织护套的中空部分内的芯;
其特征在于:
管状编织护套包括各自具有约8cN/分特克斯或更高的拉伸强度的股线;
当绳处于松弛状态时,管状编织护套具有拥有约20μm至约5mm的外径的基本上圆筒形的形状和中空部分的松弛体积,其中芯未填满管状编织护套的中空部分的松弛体积;和
当绳处于纵向拉伸状态时,管状编织护套在纵向拉伸下伸长,使得管状编织护套的中空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拉伸体积小于松弛体积;以及
拉伸体积的管状编织护套的内表面接触并束紧芯的表面,使得芯和管状编织护套之间的滑动减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其特征在于(i)在松弛状态下管状编织护套的编织物的织物密度为30至3000个丝单元交叉点/英寸;或(ii)芯以大于0直至1600匝/米(tpm)的加捻水平加捻;或(iii)芯是编织的芯;或(iv)芯占据在松弛状态下的管状编织护套的中空部分的体积的大于约95%;或(v)管状编织护套的股线(端)数为4到24端;或(vi)每单位长度的绳的管状编织护套的质量与芯的质量的质量比为约95/5至约50/50;或(vii)绳的线密度为约30至约5000旦;或(viii)管状编织护套的编织角度在松弛状态下为约5°至约95°,而该编织角度在纵向拉伸状态下增加;或(ix)(i)-(viii)的任意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绳,其特征在于,当处于松弛状态时,绳的护套和芯部件之间的关系符合方程(I)
c/10≤p/t≤c/2(I)
其中c是用于护套的编织载体的数量,p是护套中的每英寸的织物密度,和t是以匝/米计的芯的丝的加捻水平。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绳,其特征在于,管状编织护套的在纵向拉伸状态下的织物密度与在松弛状态下的织物密度相比减少。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绳,其特征在于,(x)管状编织护套的各股线独立地为加捻或未加捻的单丝;或管状编织护套的各股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科菲,F斯隆,
申请(专利权)人:可乐丽美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