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层钢板的端面防锈处理液、端面的化学转化处理方法、化学转化处理钢板以及成型产品技术

技术编号:2553129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形成进一步提高了耐腐蚀性的化学转化处理皮膜的端面防锈处理液。上述目的通过如下的镀层钢板的端面防锈处理液实现,所述镀层钢板的端面防锈处理液包含:包含氟树脂的有机树脂;包含第4族元素的化合物或第4族元素的离子;从己二酸或邻苯二甲酸与碳数1以上且3以下的醇的酯化合物、以及N‑甲基‑2‑吡咯烷酮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结合促进剂;以及硅烷偶联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镀层钢板的端面防锈处理液、端面的化学转化处理方法、化学转化处理钢板以及成型产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镀层钢板的端面防锈处理液、镀层钢板的化学转化处理方法、化学转化处理钢板以及成型产品。
技术介绍
以往,在外装建材等各种用途中,使用钢板、或者在钢板的表面实施了Zn系镀层处理等的镀层钢板。这些镀层钢板在初始状态下有可能耐腐蚀性、耐变色性等不充分,因此有时在其表面形成包含有机树脂的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另外,上述镀层钢板作为成型产品使用的情况也较多。在对镀层钢板进行成型加工时,为了提高通过成型产生的端面和通过成型加工产生的基材钢板的露出部位等的耐腐蚀性等,有时在成型加工等之后,在端面或露出部位形成化学转化处理皮膜。作为用于在端面上形成化学转化处理皮膜的处理液,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处理液,该处理液包含:对皮膜赋予耐腐蚀性的从Ca、Mg、Mn以及Zn中选择的金属成分、以及形成皮膜的具有磷酸离子及环氧乙烷基的有机化合物。根据专利文献1,上述处理液中,有机化合物的环氧乙烷基与磷酸离子键合而生成由磷酸酯形成的皮膜,在该皮膜中上述金属成分成为氧化物或氢氧化物而分散。作为用于在端面上形成化学转化处理皮膜的其他处理液,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处理液,该处理液包含:作为防锈剂的磷酸二氢镁、磷酸氢镁或L-抗坏血酸;以及作为粘合剂成分的二氧化硅微粒,该粘合剂成分用于从端面阻隔水。作为用于在端面上形成化学转化处理皮膜的另一处理液,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如下水溶液,其溶解有从不饱和醇类、饱和直链伯胺类、饱和直链仲胺类、饱和直链叔胺类、硫脲类、膦酸类、吗啉类以及咪唑啉类中选择的有机系腐蚀抑制剂作为腐蚀抑制材料。作为用于在端面上形成化学转化处理皮膜的另一处理液,在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一种丙烯酸清漆,该丙烯酸清漆是以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的酯类为主体,并在其中将使苯乙烯及乙酸乙烯等乙烯系单体反应而得到的共聚物树脂等,混合而成的。根据专利文献4,以使干燥时的膜厚成为5~30μm的方式涂覆该丙烯酸清漆而形成皮膜,由此端面被均匀地覆盖而充分起到防锈作用。作为用于在端面上形成化学转化处理皮膜的另一处理液,在专利文献5中记载了一种水性涂料,该水性涂料包含水性尿烷涂料和用于提高涂覆性的锌粉末。作为用于在端面上形成化学转化处理皮膜的另一处理液,在专利文献6~专利文献10中记载了如下的化学转化处理液,该化学转化处理液能够通过包含第4族金属的化合物而使氟树脂交联,从而提高包含氟树脂的有机树脂皮膜的耐水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4831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053404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3280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7-224391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3-010845号公报专利文献6:国际公开第2011/158513号专利文献7:国际公开第2011/158516号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12-21207号公报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12-177146号公报专利文献10:日本特开2012-17714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处理液存在如下问题:抑制红锈产生的作用(防锈作用)不太强,无法长期维持防锈效果。另外,若如专利文献4中记载的那样使用丙烯酸清漆,则需形成膜厚为5μm以上的厚皮膜。并且,由于该丙烯酸清漆包含有机溶剂,因此需要将挥发后的溶剂的回收的工序。由于这些因素,使用了专利文献4中记载的丙烯酸清漆的防锈处理容易变得昂贵。另外,由丙烯酸清漆形成的丙烯酸皮膜的耐气候性不太强。另外,在使用专利文献5中记载的水性尿烷树脂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涂覆性而使用包含锌粉末的处理液,因此在处理液附着于端部以外的部分时附着部位被锌粉末着色,外观可能受损。相对于此,若如专利文献6~专利文献10中记载那样,使用包含氟树脂及第4族金属的化学转化处理液形成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则能够形成透明且耐气候性优异的皮膜,而且通过氟树脂的交联还能够提高化学转化处理皮膜的耐水性,因此非常有用。然而,上述镀层钢板的成型产品由于在室外的各种环境中使用,因此不仅对于提高化学转化处理皮膜的耐气候性、而且对于进一步抑制红锈的产生(进一步提高耐腐蚀性)的期望也依然存在。鉴于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形成进一步提高了耐腐蚀性的化学转化处理皮膜的端面防锈处理液、使用上述端面防锈处理液的化学转化处理方法、以及具有利用上述化学转化处理方法形成的化学转化处理皮膜的化学转化处理钢板及成型产品。解决问题的方案鉴于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镀层钢板的化学转化处理用的端面防锈处理液。上述端面防锈处理液包含:包含氟树脂的有机树脂;包含第4族元素的化合物或第4族元素的离子;蚀刻剂;从己二酸或邻苯二甲酸与碳数1以上且3以下的醇的酯化合物、以及N-甲基-2-吡咯烷酮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结合促进剂;以及硅烷偶联剂。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涉及镀层钢板的化学转化处理方法。上述化学转化处理方法包括对镀层钢板的端面提供镀层钢板的化学转化处理用的端面防锈处理液的工序。上述端面防锈处理液包含:包含氟树脂的有机树脂;包含第4族元素的化合物或第4族元素的离子;蚀刻剂;以及从己二酸或邻苯二甲酸与碳数1以上且3以下的醇的酯化合物、以及N-甲基-2-吡咯烷酮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结合促进剂。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式涉及化学转化处理钢板,其具有镀层钢板、和形成于所述镀层钢板的端面的化学转化处理皮膜。上述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包含:包含氟树脂的有机树脂;包含第4族元素的化合物或第4族元素的离子;从己二酸或邻苯二甲酸与碳数1以上且3以下的醇的酯化合物、以及N-甲基-2-吡咯烷酮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结合促进剂;以及硅烷偶联剂。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式涉及通过镀层钢板的成型加工制作的成型加产品。上述成型产品包含形成于所述镀层钢板的端面的化学转化处理皮膜,上述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包含:包含氟树脂的有机树脂;包含第4族元素的化合物或第4族元素的离子;从己二酸或邻苯二甲酸与碳数1以上且3以下的醇的酯化合物、以及N-甲基-2-吡咯烷酮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结合促进剂;以及硅烷偶联剂。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能够形成耐腐蚀性进一步提高的化学转化处理皮膜的端面防锈处理液、使用上述端面防锈处理液的化学转化处理方法、以及具有利用上述化学转化处理方法形成的化学转化处理皮膜的化学转化处理钢板及成型产品。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通过深入研究发现:通过使含有包含氟树脂的有机树脂以及包含第4族元素的化合物或第4族元素的离子的水系处理液进一步含有特定的化合物(以下简称为“结合促进剂”)和硅烷偶联剂,并以此作为端面防锈处理液,可使形成于镀层钢板的端面的化学转化处理皮膜的耐腐蚀性进一步提高。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通过对带来该耐腐蚀性的提高的作用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镀层钢板的端面防锈处理液,其特征在于,包含:/n包含氟树脂的有机树脂;/n包含第4族元素的化合物或第4族元素的离子;/n蚀刻剂;/n从己二酸或邻苯二甲酸与碳数1以上且3以下的醇的酯化合物、以及N-甲基-2-吡咯烷酮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结合促进剂;以及/n硅烷偶联剂。/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24 JP 2018-0095071.一种镀层钢板的端面防锈处理液,其特征在于,包含:
包含氟树脂的有机树脂;
包含第4族元素的化合物或第4族元素的离子;
蚀刻剂;
从己二酸或邻苯二甲酸与碳数1以上且3以下的醇的酯化合物、以及N-甲基-2-吡咯烷酮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结合促进剂;以及
硅烷偶联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层钢板的端面防锈处理液,其中,
所述氟树脂相对于所述氟树脂的总质量包含6质量%以上的氟原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镀层钢板的端面防锈处理液,其中,
所述包含第4族元素的化合物或第4族元素的离子的含量为以金属原子换算为2g/L以上。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镀层钢板的端面防锈处理液,其中,
所述结合促进剂的含量为0.5g/L以上且50g/L以下。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镀层钢板的端面防锈处理液,其中,
还包含从磷酸及磷酸盐、以及氨及铵盐中选择的蚀刻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镀层钢板的端面防锈处理液,其中,
所述蚀刻剂既包含磷酸或磷酸盐,又包含氨或铵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镀层钢板的端面防锈处理液,其中,
所述磷酸或磷酸盐的含量为以磷酸阴离子PO43-换算为1g/L以上,且所述氨或铵盐的含量为以季铵阳离子NH4+换算为1g/L以上。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镀层钢板的端面防锈处理液,其中,
固体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野雅典上野晋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