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远端基站干扰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远端基站干扰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在远端基站干扰管理(remoteinterferencemanagement,RIM)中,当受扰站(victim)的干扰噪声(interferenceoverthermal,IoT)抬升超过门限时,认为其受到远端基站干扰。受扰站通过向施扰站(aggressor)发送参考信号,告知其对受扰站产生了远端干扰。现有的一种RIM机制,在应用于TD-LTE网络中时,包括:受扰站的上行传输符号检测到IoT抬升,触发其发送RIM参考信号;施扰站监听到RIM参考信号;施扰站向操作维护管理(OAM)网管上报其检测到RIM参考信号;OAM网管向施扰站发送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指令;施扰站实施干扰抑制方案。在新空口(NR)网络部署的初期,同一个运营商的网络部署中将出现大量NR网络与长期演进(LTE)网络共存的场景(例,2.6GHz),此时可能出现LTE干扰NR的情况,反之亦然,如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远端基站干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通信设备在第一频段上检测用于指示远端干扰的第一参考信号;/n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检测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在第二频段上进行干扰抑制处理;/n其中,所述第二频段包括所述第一频段,且在所述第一频段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均使用相同的第一空口接入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端基站干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设备在第一频段上检测用于指示远端干扰的第一参考信号;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检测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在第二频段上进行干扰抑制处理;
其中,所述第二频段包括所述第一频段,且在所述第一频段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均使用相同的第一空口接入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频段还包括第三频段,在所述第三频段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使用所述第一空口接入系统或第二空口接入系统,其中,所述第二空口接入系统不同于所述第一空口接入系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频段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使用所述第二空口接入系统时,在第二频段上进行干扰抑制处理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预先配置的系统间交互接口,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二空口接入系统发送用于指示在第三频段上进行干扰抑制处理的请求消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二频段上进行干扰抑制处理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二频段上执行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一种:天线下倾角调整、发射信号功率控制和传输符号回退处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为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RIM-RS。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用于指示远端干扰的第一参考信号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配置在所述第一频段上使用与第二通信设备相同的第一空口接入系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配置信息,包括:
接收网管OAM配置的的所述配置信息。
8.一种远端基站干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通信设备在第四频段上检测远端干扰事件;
第二通信设备在检测到第一通信设备的所述远端干扰事件时,在第一频段上发送用于指示远端干扰的第一参考信号;
其中,在所述第一频段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均使用相同的第一空口接入系统;且所述第四频段为以下频段中的任一种:所述第一频段、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其中,所述第二频段包括所述第一频段和第三频段。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频段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使用所述第一空口接入系统或第二空口接入系统,其中,所述第二空口接入系统不同于所述第一空口接入系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所述第三频段检测所述远端干扰事件,且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第三频段上使用所述第二空口接入系统时,在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预先配置的系统间交互接口,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一空口接入系统发送用于指示在第一频段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请求消息。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为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RIM-RS。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配置在所述第一频段上使用与第一通信设备相同的第一空口接入系统。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配置信息,包括:
接收网管OAM配置的所述配置信息。
14.一种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机,用于在第一频段上检测用于指示远端干扰的第一参考信号;
处理器,用于在所述收发机检测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在第二频段上进行干扰抑制处理;
其中,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文,柯颋,吴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