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凡专利>正文

防爆静电接地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274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静电释放消除的技术领域,特别是防爆静电接地钳。其特征是:钳口中有接地齿,接地齿连接有常闭防爆磁控开关,所述常闭防爆磁控开关由常闭干簧管、永磁体、弹性件构成,在钳口张开状态,在弹性件的弹力下使常闭干簧管和永磁体接近而处于开路状态,常闭干簧管跨接在接地齿和地线之间,当钳口咬合导体时,所述常闭干簧管和接地齿随动远离所述永磁体而闭合,此时导体和地线导通。有益效果是:在使用该静电接地钳时不产生静电电火花,进一步对人体静电进行安全释放,并且在人体静电释放过程中对人不产生电击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爆静电接地钳
本专利技术涉及静电释放消除的
,特别是防爆静电接地钳。
技术介绍
目前静电接地钳由接地齿口、钳体弹簧、钳臂等组成,当一辆满载的油槽车在卸油时,它自身携带的静电(油槽车一般对地电容为1500PF左右,经车轮与地摩擦产生的静电有2-3KV左右)与常规的接地钳接触,在接地齿口咬合的一瞬间产生的电弧足以在爆炸区内造成危害。CN200810123358.8披露了一种应用常开干簧管的防爆型静电接地钳:包括钳体、钳体大弹簧,钳体大弹簧安装在钳体上,特征是:绝缘护套套装在钳体上,钳口壳内安装小弹簧,在小弹簧间设置永磁钢,真空干簧管安装在绝缘件中,绝缘件设置在钳体内,由固定螺栓将绝缘件与钳体紧固,固定螺栓和钳体之间的绝缘垫圈设置在钳体内,钳口齿板安装于钳口壳上。本案钳口采用常闭干簧管构成防爆静电接地钳。
技术实现思路
本质安全源于按GB3836.4—201标准,防爆电器分为隔爆型、增安型、本质安全型等种类,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的特征是其全部电路均为本质安全电路,即在正常工作或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电路。也就是说该类电器不是靠外壳防爆和充填物防爆,而是其电路在正常使用或出现故障时产生的电火花或热效应的能量小于0.28mJ,即瓦斯浓度为8.5%(最易爆炸的浓度)最小点燃能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消除静电接地钳接地操作时可能产生的电火花。由于干簧管的两个电触点位于封闭空间内,属于防爆器件,即使干簧管的电触点产生电火花也不会传到到外界,所以是本安防爆器件,进一步,干簧管的外壁可以由非磁性材料制成,如铝管,这样防爆效果更佳。本专利技术钳口采用的干簧管为常闭干簧管以区别于现有技术方案。进一步,干簧管可以推广为磁控开关,如采用霍尔器件的固体开关,进一步,明确为防爆磁控开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爆静电接地钳,包括钳口、钳体弹簧、钳臂,其特征是:钳口中有接地齿,接地齿连接有常闭防爆磁控开关,所述常闭防爆磁控开关由常闭干簧管、永磁体、弹性件构成,在钳口张开状态,在弹性件的弹力下使常闭干簧管和永磁体接近而处于开路状态,常闭干簧管跨接在接地齿和地线之间,当钳口咬合导体时,所述常闭干簧管和接地齿随动远离所述永磁体而闭合,此时导体和地线导通。所述的防爆静电接地钳,其特征是:所述常闭干簧管和所述永磁体的安装位置可以互换。所述的防爆静电接地钳,其特征是:所述常闭干簧管并联电阻R1,在静电接地钳咬合导体的过程中对导体进行预放电。进一步,电阻R1的范围:1兆欧姆~1000兆欧姆。所述的防爆静电接地钳,其特征是:所述弹性件是弹簧。所述的防爆静电接地钳,其特征是:所述弹簧是拉簧或压簧。所述的防爆静电接地钳,其特征是:至少一个钳臂上设置有手触电极、接地电极,所述手触电极和接地电极由弹力保持分离,所述弹力小于钳体弹簧的弹力,当手握动静电接地钳的钳臂直至钳口张开时所述手触电极和接地电极必然已经克服所述弹力而接触导电,实现手触电极接地而释放人体静电。所述的防爆静电接地钳,其特征是:至少一个钳臂上设置有手触电极、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跨接在所述手触电极和地线之间,所述手触电极附着在压力开关的压力柄上,所述压力开关的触动压力小于钳体弹簧的弹力,当手握动静电接地钳的钳臂直至钳口张开时手的握力必然已经克服了触动压力使所述压力开关闭合导通,实现手触电极接地而释放人体静电。所述的防爆静电接地钳,其特征是:至少一个钳臂上设置有手触电极、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跨接在所述手触电极和地线之间,所述手触电极和压力开关的压力柄由弹力保持分离或零压力接触,所述弹力和压力开关的触动压力之和的合力小于钳体弹簧的弹力,当手握动静电接地钳的钳臂直至钳口张开时手的握力必然已经克服了所述合力使所述压力开关闭合导通,实现手触电极接地而释放人体静电。所述的防爆静电接地钳,其特征是:所述压力开关密封包裹在弹性腔体1中。所述的防爆静电接地钳,其特征是:至少一个钳臂上设置有手触电极、永磁体、常开磁控开关,手触电极和永磁体安装在一起可以随动,所述永磁体和所述常开磁控开关由弹力保持分离而开路,所述弹力小于钳体弹簧的弹力,当手握动静电接地钳的钳臂直至钳口张开时所述永磁体必然已经克服所述弹力和所述常开磁控开关接近而使其导通,实现手触电极接地而释放人体静电。所述的防爆静电接地钳,其特征是:至少一个钳臂上设置有手触电极、永磁体、常闭磁控开关,手触电极和永磁体安装在一起可以随动,所述永磁体和所述常闭磁控开关由弹力保持接近而开路,所述弹力小于钳体弹簧的弹力,当手握动静电接地钳的钳臂直至钳口张开时所述永磁体必然已经克服所述弹力和所述常闭磁控开关远离而使其导通,实现手触电极接地而释放人体静电。所述的防爆静电接地钳,其特征是:磁控开关和永磁体的安装位置可以互换。所述的防爆静电接地钳,其特征是:磁控开关为防爆磁控开关。所述的防爆静电接地钳,其特征是:磁控开关为干簧管。所述的防爆静电接地钳,其特征是:钳臂上包裹弹性腔体,所述弹力由弹性腔体提供。所述的防爆静电接地钳,其特征是:所述弹性腔体由亚导体材料制成,其电阻值R。所述的防爆静电接地钳,其特征是:所述弹性腔体由导电橡胶制成,其电阻值R。所述的防爆静电接地钳,其特征是:手触电极通过弹性件和钳臂联接,所述弹力由弹性件提供。所述的防爆静电接地钳,其特征是:设置电阻跨接在手触电极和地线之间,当手接触静电接地钳的钳臂时通过所述电阻对人体静电进行预放电,电阻值为R。所述的防爆静电接地钳,其特征是:电阻值R为:10兆欧姆~1000兆欧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该静电接地钳时不产生静电电火花,进一步对人体静电进行安全释放,并且在人体静电释放过程中对人不产生电击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弹性件为拉簧)。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弹性件为压簧)。图3为本钳口接地电器原理图。图4为钳臂设置电极触点安全释放人体静电的实施方案。图5为钳臂设置压力开关安全释放人体静电的实施方案。图6为钳臂设置常开干簧管安全释放人体静电的实施方案。图7为为钳臂设置常闭干簧管安全释放人体静电的实施方案。图8为手触电极通过弹性件和钳臂联接的设计方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弹性件为拉簧),静电接地钳包括钳臂101、钳臂105、钳口夹唇103、钳体弹簧102、防爆钳口容器104,在防爆钳口容器104中设置有动部件202,在动部件202对应钳口夹唇103的部位设置接地齿201,动部件上设置有常闭干簧管205,在常闭干簧管205对应的位置设置永磁体204,永磁体204固定在防爆钳口容器104上,由拉簧203的弹力将常闭干簧管205拉紧停靠在永磁体204上使常闭干簧管205处于开路状态,常闭干簧管205一端连接接地齿201,另一端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爆静电接地钳,包括钳口、钳体弹簧、钳臂,其特征是:钳口中有接地齿,接地齿连接有常闭防爆磁控开关,所述常闭防爆磁控开关由常闭干簧管、永磁体、弹性件构成,在钳口张开状态,在弹性件的弹力下使常闭干簧管和永磁体接近而处于开路状态,常闭干簧管跨接在接地齿和地线之间,当钳口咬合导体时,所述常闭干簧管和接地齿随动远离所述永磁体而闭合,此时导体和地线导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爆静电接地钳,包括钳口、钳体弹簧、钳臂,其特征是:钳口中有接地齿,接地齿连接有常闭防爆磁控开关,所述常闭防爆磁控开关由常闭干簧管、永磁体、弹性件构成,在钳口张开状态,在弹性件的弹力下使常闭干簧管和永磁体接近而处于开路状态,常闭干簧管跨接在接地齿和地线之间,当钳口咬合导体时,所述常闭干簧管和接地齿随动远离所述永磁体而闭合,此时导体和地线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静电接地钳,其特征是:所述常闭干簧管和所述永磁体的安装位置可以互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爆静电接地钳,其特征是:至少一个钳臂上设置有手触电极、接地电极,所述手触电极和接地电极由弹力保持分离,所述弹力小于钳体弹簧的弹力,当手握动静电接地钳的钳臂直至钳口张开时所述手触电极和接地电极必然已经克服所述弹力而接触导电,实现手触电极接地而释放人体静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爆静电接地钳,其特征是:至少一个钳臂上设置有手触电极、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跨接在所述手触电极和地线之间,所述手触电极附着在压力开关的压力柄上,所述压力开关的触动压力小于钳体弹簧的弹力,当手握动静电接地钳的钳臂直至钳口张开时手的握力必然已经克服了触动压力使所述压力开关闭合导通,实现手触电极接地而释放人体静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爆静电接地钳,其特征是:至少一个钳臂上设置有手触电极、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跨接在所述手触电极和地线之间,所述手触电极和压力开关的压力柄由弹力保持分离或零压力接触,所述弹力和压力开关的触动压力之和的合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志仁邵家辉吴凡
申请(专利权)人:吴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